第十九回 整頓內務府(1 / 2)

高在春同軍機大臣們議定了琉球方略後,大臣們都回各自的衙門處理政務,這也是高在春製定的衙門工作條例中的一條規定。等大臣們離開養心殿後,高在春和小順子、依興換上便裝微服出宮。這次他們直奔步軍統領衙門。

還沒到提督府,薩克多就已經站在門外等候了,見到高在春後忙跪下行禮:“臣護軍右翼統領薩克多叩見皇上。”

“免禮,朕有話問你,前幾天朕讓你查的那個人怎樣了。”

“回皇上,臣已派人調查過了,此人確實是順天府通州人,生於道光21年(1841),鹹豐十一年(1861)考中舉人,但連續四次參加會試均未中,其家境較富有,有田地三百多畝,其父親在繳撚期間曾組織過團練,是當地較開明的士紳。目前正住在外三條胡同朋友家。他已娶一妻納一妾,他的朋友和親屬都是正經本分人,臣就知道這些。”

“很好,那天抓住的那個叫什麼隆綺的怎麼樣了。”

“回皇上,臣正要啟奏皇上,隆綺這幾天正鬧著回家呢,臣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好啊,那我就交給你一個任務,秘密審問隆綺,主要是要從他嘴裏得到內務府總管榮祿的事情,朕有用,記住了,此事千萬不能讓其他人知道,還有朕準備成立一個特別侍衛府,由醇親王主管,直接向朕負責,主要是執行秘密調查任務,刺探國內國外的各種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種信息,朕正需要一個負責京師及國內秘密情報的主管,朕看你還不錯,有興趣嗎?”

“回皇上,臣承蒙皇上厚愛,臣定當萬死不辭。”薩克多趕緊跪下表態。

“好了,這件事要抓緊辦好,朕等著你的好消息。”

“臣這就去辦,臣告退。”

高在春見沒什麼要緊的是要做,就帶著二人到上次去過的醉鄉樓看看。門口的堂倌見三位熟客來到忙招呼道:“三位裏麵請。”

剛進門高在春就看見上次賣唱的父女倆還在串桌賣藝,高在春示意小順子叫二人過來,很快父女二人就被帶到高在春的桌前,高在春笑著說:“還認識我嗎,在下艾再春,順天府人士,我從小就喜歡聽彈詞,你們能給我唱一唱嗎?”

“小老兒多謝上次公子出手相救,我這就給公子唱。”

“不忙,先吃點東西吧。”高在春抬手示意他們父女倆坐下先吃飯再說。

“謝謝公子,那小老兒父女就恭敬不如從命了。”說完父女倆不客氣的吃了起來。看來是好幾天沒吃過飽飯了。

大約半個時辰後,父女倆吃飽了,老者抹了抹嘴說道:“小老兒吃飽了,可以唱了嗎。”

“不著急,聽你的口音不像是蘇州人啊。”

“這位公子好耳力,小老兒祖籍安徽滁州,鬧長毛時,逃難到了蘇州,後來蘇州也呆不下去了,這不沒別的本事隻好沿路賣唱來到京城討口飯吃。”

“老人家,這京城的人都好京劇,大鼓、相聲什麼的,很少有人聽什麼蘇州彈詞,也聽不懂,我看你們還是回蘇州吧,那裏才有你們的聽眾。”

“艾公子有所不知,這說唱都是一回事,慢慢都會習慣的,想當年我們安徽徽班進京時,不也是沒多少人聽得懂,後來聽的人多了,又融入了京城風韻,就慢慢被京城人接納了,成了人人愛聽的京劇,假以時日這蘇州彈詞小老兒想會有人聽懂的。”

“看不出來啊,老人家說得挺有道理的,哦對了,你說你是安徽滁州人氏,那裏可有座有名的醉翁亭,‘翁去八百年,醉鄉猶在,山行六七裏,亭影不孤’。不知那座亭子還在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這裏又是醉鄉樓,真是不醉不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