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1 / 3)

幾個重要曆史人物的正史記載

同治皇帝(1856-1875)

愛新覺羅•;載淳,滿族,是鹹豐帝唯一的兒子。其母葉赫那拉氏即慈禧太後。親政兩年後駕崩,其死因史學家爭論不止。在位期間被稱為“同治中興”,其實都是在奕等洋務派官員極力促成的。

慈禧(1835~1908)

葉赫那拉氏,滿族,鹹豐帝是為懿貴妃,同治帝生母。1861年,同治即位後,被尊為聖母皇太後。發動辛酉政變後掌握最高權力48年。其政治立場在仇外與媚外之間擺動,在洋務運動與保守派之間找平衡,善於玩弄政治手段。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是其外交之論,也為後人所詬病。

恭親王奕(1832~1898)

中國清末大臣,洋務派首領。滿族。愛新覺羅氏。道光帝第六子。1861年,鹹豐帝病死後,與慈禧太後密謀發動辛酉政變。主張對外妥協,對內鎮壓太平天國等農民起義,支持並推動洋務運動。後與慈禧太後爭權被罷免一切職務。

曾國藩(1811—1872)

字伯涵,諡文正,漢族,湖南湘鄉人。道光十八年(1838)中了進士。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者。晚清著名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著《曾文正公全集》。軍事上曾國藩建立地方團練,稱為湘軍,士兵則主要招募湘鄉一帶農民為主,對太平軍作戰雖屢戰屢敗,但毫不氣餒整備軍務終於占領天京。使湘軍威震天下。由此,戰亂各省紛紛赴湖南募勇招兵,蔚然成風,故有“天下無湘不成軍”之說。政治上主張“國貧不足患,惟民心渙散,則為患甚大。”是洋務運動的支持者、推動者。後世史學家對其評價頗高。

李鴻章(1823~1901)

字漸甫,號少荃,漢族,諡文忠,安徽合肥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進士。晚清軍政重臣,淮軍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的主要倡導者。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事務大臣,官封文華殿大學士,一等肅毅伯。軍事上前期和湘軍一起鎮壓了太平天國。保住了即將崩潰的清王朝。被譽為“中興名臣”。後期政治上、軍事上趨於保守,代表朝廷簽訂了一係列賣國條約。曾自詡為東方俾斯麥,為外人所譏笑。

字聲甫,號叔平。江蘇常熟人。中國晚清大臣。鹹豐六年(1856年)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協辦大學士,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大臣,同治帝、光緒帝的師傅。前後充鄉試考官、會試總裁等,參與主持科舉考試達40年。後成為清流派的領袖人物。1894年(光緒二十年)中日甲午戰爭時,他極力主戰。次年馬關議和,反對割地,力爭修改約稿。《馬關條約》簽訂後,因憤於割地求和,遂“有變法之心”,欲輔佐光緒帝籌謀新政。6月11日,光緒帝頒布定“國是”詔,開始變法維新。翁同龢為慈禧太後及後黨所忌恨,15日即被開缺回籍。同年12月,又被革職,永不敘用,交地方官嚴加管束。1909年(宣統元年)詔複原官,追諡文恭。

劉銘傳(1836-1896)

字省三,號大潛山人,安徽肥西人。台灣第一巡撫。,平時喜歡耍槍弄棒,練就一身武藝。1862年,率練勇編入李鴻章的淮軍,號稱“銘字營”,後因軍功累升至三等輕車都尉世職及一等男爵的封賞。中法戰爭時被授予台灣巡撫。

字季直,號嗇庵,江蘇海門人。光緒二十年(1894年)狀元。中國近代著名的實業家、教育家,主張“實業救國”,他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為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寶貴貢獻,被稱為“狀元實業家”。

伴隨著飛機的轟鳴,高在春同新婚妻子紀靈靈踏上了南國蜜月旅程。他倆憧憬著黃山的美景、桂林山水的清秀、九寨溝的神奇,絲毫沒在意危險逼近。飛機上的多數乘客都已經昏昏欲睡,但第一次坐飛機的高在春還在興奮的東張西望。在故宮的遊覽更令其激動不已,巍峨的太和殿,富麗堂皇的宮殿群,精美的珍藏文物,無不令其向往。盡管這次蜜月之旅花費頗多,但望著紀靈靈滿足的表情,回想這幾天她的歡呼雀躍,高在春嘴角漏出欣慰的笑容。

忽然高在春感到飛機一陣顫抖,緊接著原本舒適的航空座椅也隨著上下顛簸起來。飛機揚聲器中傳來空乘的聲音“飛機遇到強烈氣流,請乘客不要慌亂,係好安全帶,三分鍾後準備迫降。”機上乘客頓時忙做一團,時不時伴隨著女人的尖叫和孩子的哭聲。高在春趕緊手忙腳亂的係著安全帶,扭頭一看發現紀靈靈正雙手顫抖著,怎麼也係不上安全帶扣。高在春急忙探身去幫靈靈扣好,正要轉身,隻覺得飛機猛地一顫,身子便隨著慣性重重的磕在舷窗上,不醒人事…

不知過了多久,高在春在渾渾噩噩中醒來,隻覺得頭疼欲裂,昏迷前他清醒的記得自己是磕在飛機舷窗上,怎麼這回兒躺下了,四周還有厚厚的帷幔,空氣中還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香味兒。難道是在醫院裏嗎?他心中暗想到。也不對啊,醫院都是白色的,怎麼這裏都是紅、黃的,醫院的設施啥時變得如此人性化了。靈靈也不知怎樣了,念及此,忙起身喊道:“靈靈,”再想喊你在那兒時,話還未出口,便眼前一黑,又躺了下來。

帷帳外傳來一聲驚叫“皇上醒了,快去請太後,小順子快傳太醫。”隨著“嗻”的一聲,一陣通通的腳步聲跑了出去,高在春暗道:還皇上、太後呢,這是演的哪出戲。還未等他回過神兒來,帷幔輕輕一挑,一個發髻高綰、衣著華麗、容貌清秀的姑娘俯身過來,坐在邊上,高在春打量了一眼,盡管她化著妝,但仍掩飾不了雙眼的疲憊之色,臉上卻掛著欣慰的笑容。這那是靈靈啊,護士也不是這幅打扮,正在詫異間,外麵傳來尖細的叫聲:“皇太後、聖母皇太後——駕到!”身邊這位姑娘趕緊站起來,屈身行禮道:“臣妾給皇太後、聖母皇太後請安。”“快起來吧,皇上怎麼樣了,傳太醫了嗎?”“回皇太後、聖母皇太後,皇上剛剛醒來,臣妾已經讓人去傳太醫了。”“嗯,我來看看。”那個自稱臣妾的姑娘退在一邊,兩個衣著、發飾相似,但都渾身珠光寶氣的中年女子走近來,右邊一個說道:“姐姐,你看,皇上的氣色好多了。”“是啊,都是托大清列祖列宗的福啊,祖宗保佑,佛祖保佑。”她們倆兀自說著令高在春莫名其妙的話,誰也不曾想到他的內心劇烈翻騰著:這是怎麼回事,聽她們說話的口氣像是清朝皇宮裏的人,難到是穿越了,原來看網上的穿越類小說總覺得荒謬可笑,不現實,如今這種事竟降臨到自己頭上。今後該怎麼辦,再想穿回去不太可能了,向她們承認事實,瞧她們那樣還不得把自己吃了。唉,隻好裝下去了,能瞞多久是多久,這裏看樣子規矩挺大,我還是少說為妙。要記住禍從口出啊。心裏打定注意,眼神也不再陰晴不定。那兩個女人又問了高在春一些身體上的話,他也隻能裝作明白,又是點頭又是嗯、嗯的答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