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每一步都如履薄冰。邁一步停下,再邁一步又停下。
所謂具現是把原本遊離態的個體元明投入到一個結構複雜且連接緊密的元明群落中,在落子般安其位後依照群落運行機製顯現出個體形象。這形象不一定和世間界相同,但是這形象和世間界一樣不由自己做主。在這個群落裏具現出一個樣子,在另一個群落裏就是另一個樣子。如果有人在不同群落裏具現出同一個模樣,那麼就要由衷恭喜此人。因為他所行的道已經得到魂界認可。再進一步,如果此人於兩界一模一樣則其必然秉承大氣運。話說回來,無論在魂界具現出什麼樣子,這樣子麵對麵看來就是天生地造的,卻仍然不是實體。因為這樣子生於魂界,先天不具備世間界屬性。隻是比較於不說話不出手就分不清誰是誰的遊離態元明便於他人區別。
這次具現後的青龍不同於上次。上次身著校尉服,而這回青龍身披遊擊將軍明光鎧頗顯威武。這是當下群落結合上古大陣而得來的運轉機製對青龍這段時日以來所作貢獻的另類表彰。之前玄武的道賀就因此而來。這在青龍看來僅是自然。
當下麵對眼前情形,青龍臉上找不出一點意氣風發地感覺,有的隻是凝重。腳下這通道絕不是什麼急就章的產物。憑著在之前走過的幾步路裏麵隱藏的內容來看,這完全是一條煉心魔途。
前三步,是考校自己於天地人三道的定位。以青龍的閱曆來說道。天道,以何為生;地道,因何為生;人道,憑何為生。青龍在兩界都有位置,這說明他的內在是得到認可的。心有所持,青龍憑心通過天地人三道考驗。事實說明,很簡單。
再五步,涉及對金水木火土或風火水地空的深層理解。這個原本就是修證者的入門基礎。無論金水木火土還是風火水地空都不能簡單視其為五個元素,要分成五元和五素來看才不會問道於盲。世人多以五個元素觀念來架構己身靈海浮屠,受此影響的青龍在初窺門徑時走過許多彎路。而要在修證這條單行道上登堂入室,還必須過此關卡。在一次大難不死後,青龍才有所悟。簡單說來,堅固的對應柔弱的,二者和為糾合的,糾合至極質變為綻射的,綻射最終由無化有為凝聚的。堅固的對應金,柔弱的對應水,糾合的對應木,綻射的對應火,凝聚的對應土。如此金水木火土在一條時間線上就說的通也想的通。同樣,在一條空間線上亦如是。這便是青龍五行觀念的五元理解。
如此意識中的堅固的和柔弱的就通過陰陽理論和物質裏的金和水相對而成。柔弱的,堅固的,陰陽兩儀;柔弱的,堅固的,糾合的,太極三才;柔弱的水,堅固的水,柔弱的金,堅固的金,兩儀生四象;糾合的,陰陽相對綻射的,陰陽相對凝聚的,至此五元數到。其中最為本質的即是道生一的概念。有了道生一這個概念,才有建立三生萬物概念存在的思維空間。如果世界隻有一個物體,那誰是觀察者?如果世間隻有一個太極係統,那又該把它稱作陰,還是陽,或是和,還是混沌?換而言之,無論世間萬物有幾多,有幾端變化總脫不開概念中的0和一。量子理論中的測不準原理恐怕就來源於此,道不需要觀察者。
基於太極三態,青龍建立起自家受用的五行五元理念。之後青龍在修證路上可謂迎風上揚。在那五步的考驗裏順風順水的通過。
又七步,用眼耳鼻舌身意六欲為根交錯喜怒哀懼愛惡欲七情構建內外熬煎的極情幻境來考驗來者的本心不動勢。這對長處空靈鏡照中的青龍來說通過極為輕鬆。而現在腳下這一步,青龍遲遲沒有落定。
倘若玄武在旁邊的話,會發現青龍一反常態。青龍的氣勢在一絲一絲的攀升。這一步所營造的真幻令青龍心存疑慮。這一步不再是單一的考驗,青龍從其所散發的味道裏嗅出仁義禮智信的氣息。其間還摻著溫良謙恭讓,忠孝悌慎廉,勤正剛直勇。這算怎麼回事,青龍實在有些摸不著頭腦。剛才還一步步的來,怎麼猛地跟女人使小性子似的一股腦的來場大雜燴。要知道,單單一個仁字難倒古今多少人。這又不是科舉,即便是科舉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闡述。沒辦法,青龍對這個題目實在是一點把握都沒有。有鑒於剛才的考驗,通不過不至於令人有走火之憂。頂多就是止步。可青龍所要的答案隻有這裏的主事者才能給出。如果見不到,青龍就根本放不下心去大師那裏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