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拿自己的業績說話。提要求時,要讓上司知道你為公司節省了多少錢,或獲取了多少經濟效益。最好把時間、地點、工作經曆也說一下。
【3】不要猶豫不決。向上司提條件時不要猶豫不決,否則上司會覺得你的要求沒道理,滿足可以,不滿足也可以。
重視自己說“不”的權利和方式
你做事情不是為你的老板,而是為你的公司。你擁有這個項目,你就擁有權力。你應該相信,在你自己的領域裏,你比老板懂得多。
——李開複
作為一個長期生活在美國的中國人,李開複坦誠地麵對媒體和大眾,用自己的體會解釋了美國文化和中國文化的區別。其中,他對年輕人提出一條建議:你有拒絕的權利。
年,劉挺到六西格瑪麵試,是從哈爾濱坐火車去的,他很出色,留在了微軟中國。後來有人悄悄告訴李開複說,劉挺認為,研究院說他們既可以坐飛機也可以坐火車,其實是希望大家坐火車節省經費。聽了這件事,李開複很驚訝,他真切地感受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於是在以後的工作中,他格外注重中西方思維方式的不同。在與其他研究院的接觸中,李開複進一步發現,中國研究員普遍認為自己是為老板工作的,所以總是想老板會怎樣想,自己該怎樣去做。麵對這種想法,李開複坦誠地告訴大家:“你做事情不是為你的老板,而是為你的公司。你擁有這個項目,你就擁有權利。你應該相信,在你自己的領域裏,你比老板懂得多,比開複懂得多,開複也不是萬能的……”
這種現象在我們身邊也屢見不鮮。對老板命令的盲從,幾乎是職場裏的慣性行為。很多時候,麵對老板的錯誤命令,或者是超負荷的命令,員工懾於老板的壓力,或是出於某些方麵的考慮,不會拒絕命令而是馬上應承下來,結果卻成了自己的枷鎖和危險。
其實,一個成熟、自信的人都懂得,人有說“不”的權利,在老板麵前也是,這並不是一種反叛,而是在理解尊重的前提下說“不”,反映的是自己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隻不過,對老板說“不”要注意方法,避免和老板正麵衝突,要表明自己是為公司和大家的利益才這樣做的。
拒絕老板時,可以嚐試“先肯定、後否定、再安撫”的方法,具體來說就是不管老板對你下達怎樣的命令,都用盡可能積極的回答來回應,接著再緩和地向否定過渡,如“您的計劃因為某某原因我們暫時還做不到……”,注意要解釋清楚做不到的原因,最後再用自己的積極態度“安撫”老板:“不過您放心,我們一定想辦法盡快完成!”
這是職場裏比較常見也普遍適用的拒絕方法,其中關鍵就是要體現出自己的誠意和積極的態度。在自己的工作領域,應該相信自己的專業素質,麵對老板的不適當要求,更應該掌握這個方法,一方麵既合理地拒絕了老板,另一方麵,也不失專業素養和職業操守。此外,還可以推動自己提案的進行。
德國一家貿易公司請人設計了一個商標,開會征求各部門的意見。經理報告說:“商標的主題是旭日,象征公司無限的前景。同時,這個商標很像日本的國旗,有利於日本市場的開拓。”
接著經理征求其他部門主任的意見。營業部主任和廣告部主任都極力恭維經理的構思巧妙,隻有一個年輕職員說:“我也覺得這個商標不錯,但似乎並不妥當。”
“怎麼,你不喜歡這個設計?”經理吃驚地問他。
“我是不喜歡這個商標。”年輕人直率地回答,“我恐怕它太好了。”
經理笑著問:“你能說得具體一些嗎?”
年輕人點點頭,繼續說道:“這個設計鮮明而生動,因為和日本國旗相似,無論哪個日本人都會喜歡的。但是我們還有一個重要市場,那就是華人社會,如中國及東南亞國家,因為曆史原因,這些國家的人們恐怕很難喜歡這個商標,甚至會產生反感。也就是說,要是因為這個商標的關係使他們不願意購買我們的產品,這不是因小失大了嗎?本公司的營業計劃是要擴展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市場的貿易額……”
“天啊,我怎麼沒想到這點,幸虧你及時提醒。”經理笑著接受他的提議。
這個青年憑借一句“我恐怕它太好了”的妙語,先打開局麵,接著肯定了設計出色的方麵,滿足了經理的自尊心,接著再提出反對意見,經理也不會覺得難堪,並且能仔細聆聽下去。這個年輕人敢於向上司說“不”,不僅阻止了一個不成熟提議將產生的惡劣影響,也展示出自己的能力和專業精神。
盡管員工是在老板手下工作,但在人格上卻是獨立的,這包括獨立的思想和獨立的工作方式。本著對工作負責的態度,做好精心的準備和研究,麵對老板的不合理要求,你可以說“不”,這是為了公司,也是為了你自己。
李開複的職場聖經
怎樣對上司說“不”?
【1】弄清上司的意圖。當上司交給你一項任務時,應該問清楚他的要求、工作性質、完成期限等等,在交接任務的時候,對有疑問的地方要大膽提出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