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論李白的五言絕句(1 / 3)

李白詩集中有五言絕句93首(包括個別存疑之作),雖不能說是字字精絕,首首磯珠,但絕大部分都是絕妙的短章,確有自己突出的特色。曆代詩論家對於李白的五言絕句雖則讚不絕口,其實是有許多保留和偏見的。譬如《詩蔽》的作者胡應麟說:“太白五七言絕,字字神境,篇篇神物”,“太白五七言絕自是天仙口語”,又說:“五言絕二途:摩潔之幽玄,太白之超逸”。但縱觀他對李白五言絕句的全部評價,就可以發現有些地方,不免有違心之談。如他在同一部著作中就說:“太白五言,如《靜夜思》、《玉階怨》等,妙絕古今,然亦齊、梁體格。他作視七言絕句,覺神韻小減,緣句短,逸氣未舒耳”。

這段話與前麵的話,分明是有抵悟的。在這裏,他強調了詩人創作的個性而又忽視了詩歌體裁的特點。五言絕句以幽靜自然為上,七言絕句以展示才華見長。體裁對於詩的內容與風格有一定的製約性,在評價作家作品的時候,這一點是不能忽視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量衡一律,評價不免有失,胡氏恰恰用了七言絕句的尺子衡量五言絕句的得失,當然是不合適的。其他評論家也往往著眼於《靜夜思》、《玉階怨》等少數篇章,對其大部分五言絕句重視不夠,這從曆代唐詩和茅白詩的選本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總之,以前對李白五言絕句的評價,在思想內容與藝術技巧上,都有片麵性,因此有重新探討的必要。

李白詩歌藝術論李白的五言絕句,反映了較為廣闊的社會生活,並有一定的深度,與他的前輩詩人和同代詩人相比,都是超卓的、屬於領先的地位。他寫的反映工人、農民生活的少數篇章,彌足珍貴。這不僅因為曆代詩人的五言絕句,多抒情言誌之作,在題材上很少超出個人狹小的生活圈子,李白首先衝破了這個圈子,打破了五言絕句僅僅抒個人之情、言詩人之誌的局限,而且由於他長期飄泊不定的生活,較多地接觸了下層人民,對於他們的生活比較熟悉和了解,感情上接近他們,因而能夠較好地刻劃他們的精神麵貌,寫下了在史料中難以找到的真實的一頁。稱之為“詩史”,也不為過譽。譬如,他的《秋浦歌》其十四,就是這樣的珍貴詩篇: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掇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據《新唐書·地理誌》記載,秋浦“有銅、有銀”。李白這首詩是描寫冶煉工場的景象和工人夜晚勞動的動人情景。一二兩句寫冶煉工場的壯闊景象,很有氣魄:你看,爐火通紅,照得大地透亮;火星淩空,化成美麗的彩雲,天空的紫煙也為之減色。

三四兩句也極為生動;你看,工人通紅的臉堂,使月夜更為明亮;勞動的號子聲震撼得地動山搖。這是一首極為珍貴的詩,它的可貴之處在於題材的新穎,正如郭老指出的:“歌頌冶煉工人的詩不僅在李白詩歌中是唯一的一首,在中國古代詩歌中恐怕也是唯一的一首吧?”其題材之新穎、氣魄之宏大、情緒之健康,在曆代詩人的五言絕句中,都是罕見的。盡管這是詩人偶農接觸到的主題,並非有意為工人寫頌歌,但從詩裏可以看出論李白的五言絕句他對他們真摯的態度。

又如《秋浦歌》其十六,是描寫農民辛苦勞碌的動人詩篇:

秋浦田舍翁,采魚水中宿。

妻子張白鵬,結置映深竹。

再如寫釀酒老頭兒的《哭宣城善釀紀曳》一詩:

紀史黃泉裏,還應釀老春。

夜台無曉日,沽酒與何人?

此詩悼念釀酒的紀史,寫他生死不離釀酒與沽酒的生活,字裏行間,流注著對他辛苦生活的深厚同情。

以上三首詩,在李白五言絕句裏雖則占很小的比重,但終唐之世,以及唐代以後曆代的五言絕句,都很少反映這方麵的社會生活。用這樣短小的篇幅,寫如此重大題材,這無疑是成功地創造性地嚐試,也是對五言絕句藝術表現力的開拓和貢獻。

此外,李白寫婦女的閨怨和遊子思鄉之情的詩,也是比較突出的,如《玉階怨》、《怨情》、《靜夜思》等,都是非常感人的詩篇,反映了社會某一側麵的生活,也應引起我們的注意。李白詩歌藝術論李白五言絕句的一種風格是含蓄蘊藉、感情深摯,詩味雋永,耐人品味。所謂味在“鹹酸之外”、“言有盡而意無窮”“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等等對詩的含蓄的要求,李白的某些五言絕句堪為楷模。這種風格的作品,曆來詩評家讚不絕口,對於古典詩歌藝術的發展,起了很好的影響;就在今天,如何把新詩歌寫得更為精煉含蓄一些,仍有著借鑒意義。

玉階生白露,夜久浸羅襪。

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

此詩寫一位貴婦人思念丈夫不至而產生的幽怨情緒。詩人飽蘸感情,突出主人公的一個“怨”字,而在怨的背後,表現出她對丈夫的一片深情,“怨”正說明她對丈夫思念之切,感情之深。

一二兩句寫主人公站在門外,凝視著遠方的道路。夜深了,華美漂亮的台階上落了薄薄的一層霜,露水已經浸透了羅襪,她仍然站著,似乎她思念的親人由遠而近的走來了。透過詩人含蓄的筆觸,可以看出她焦灼的神態。後兩句突出其思念七夫的縫緒的情懷。夜已經很深了,她仍然等不著丈夫,隻得懷看悵惘的情緒,回到房子,放下水精簾,卻不能入寐,隔簾望著玲瓏的秋月。圓圓的皎潔的秋月,增加了她的幽思,昔日團聚之樂與今夜分離之悲交織在一起,煎熬著她思念破損了的心靈。這首詩多麼含蓄啊!蕭士貫說:“太白此篇,無一字言怨,而隱然幽怨之意見於言外,晦庵所謂聖於詩者此欽!”此詩確為精金粹玉,不可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