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纖維藝術在空間中的功能與應用(2 / 2)

資生堂的商業展示櫥窗,采用竹纖維材料製作出好似旋轉流動的纖維造型,懸掛在櫥窗之內,在纖維造型之間擺放產品,借用纖維藝術營造出一種高雅浪漫的感覺,使產品更吸引消費者的眼光;在北京國際貿易中心的商業空間中,路易·威登的商業櫥窗也采用了纖維語言進行裝飾和陳設,眾多線軸的排列組合形成一種秩序感,幾個標誌性的英文單詞被以縫製的手法加以表現,到結尾處沒有用完的線自然垂落,線和線軸的形態豐富了櫥窗的裝飾效果,增加了櫥窗空間的層次,使空間藝術化、趣味化。

消費者都渴望在消費過程中獲得一種審美體驗。現代商業建築應用的材料多為花崗岩、大理石、瓷磚、不鏽鋼、玻璃等硬質材料,在這些硬質材料的基礎上,選用具有親切、自然、柔和氣質的纖維材料來分割空間和營造氛圍,既美化環境,又具有實用價值。尤其在當今環保意識深入的設計領域,“環保低碳”、“綠色設計”成為一種時尚,纖維藝術則憑借其材料優勢進入現代商業空間。如美國電信大樓的大廳裏,主牆麵的飾品不是別的,正是一幅傳統的毛織壁毯,表現的視覺形象是一個人形從電話筒跑出,漸變成飛機,飛向宇宙星空。這樣的內容用染過色的天然羊毛編織而成,其寓意的表達顯得含蓄而又深刻,與所處建築空間的主題也相呼應,更是一種天然、環保的裝飾形式。

3.公共空間中的纖維藝術

知識點

景觀(Landscape):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間和物體所構成的綜合體。它是複雜的自然過程和人類活動在大地上的烙印。

在現代景觀設計中,材料運用的內涵與外延都得到了極大的擴展與深化,其中纖維材料的運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麵。現代纖維藝術的發展經曆了一個從各種編織技法和圖案的古典時代,再到包豪斯的形式構成,再到“二戰”後全新的蓬勃發展過程。當代纖維藝術家根據公共空間的需求,在采用特殊材料與技法來設計和實施的過程中進一步豐富和擴展了纖維藝術的空間。

纖維材料首先以一種文化和符號性的應用介入公共空間。例如日本纖維藝術家八木真理代的藝術景觀設計與雕塑作品《地球之繩》,我們似乎可以體味到一股田園風味。在毫無生命跡象的巨石上,植物那頑強的生命力向下探求生命之源,向上攀爬不止,麻繩正像自然界中的藤蔓,根、莖的交纏與延展,顯示著頑強旺盛的生命力。

當人們走進公共空間時,空間環境會給人以或開放、或封閉、或流通、或擁堵等功能性感受,而空間中的一幅羊毛掛毯,其豐富的表現內容就能深刻地打動觀者的心靈,使人們對整體環境產生連帶印象和引發聯想,滿足人們精神層麵的需求。正是纖維藝術作品在公共空間中恰到好處的運用,實現了環境與人的協調與互動,起到了緩減人的精神壓力、提高生活質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