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使學生在熟悉材料和工具的基礎上,通過學習掌握傳統技法的基本要領,能夠靈活地運用傳統技法獨立完成一幅纖維藝術作品。使學生充分熟悉各種新技法,掌握“因材施藝”的設計與製作原則。
教學要求 通過係統的講授和操作演示,使學生了解纖維材料的屬性;要求學生在掌握纖維藝術設計製作技法的同時,逐步提高自身的設計修養和造型能力;培養學生全方位的現代設計、製作和藝術品市場應對能力。
教學建議 課外閱讀《考工記》。對於工藝美術專業的學生來說,《考工記》是一本必讀之書:字數很少,但對於“材料與技法、工藝與製作、天時與地氣”都有很深刻的論證。這本書對於已經從事工藝美術相關行業工作的從業者們來說也很具有啟發性。
實踐項目 包括緙織、緯編等傳統技法在內的7個技法實操過程。以綜合材料與傳統技法相結合的纖維藝術設計製作實操過程。以綜合材料與新技法相結合的纖維藝術設計製作實操過程。材料與技法是相輔相成的,一幅綜合材料的纖維藝術作品往往可能需要同時運用多種傳統技法。這些作品都是技法與材料很好結合的典範,所以對技法和材料的研究是必要的。
知識點
材料的基礎作用
材料是作品的結構和造型的基礎,材料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一件纖維藝術作品適合運用的工藝。
知識點
技法的中介作用
技法是造型的手段,是幫助材料實現其價值的中介,沒有技法就沒有工藝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