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老年人常見的疾病與護理 (5)(1 / 3)

1.能順利排出痰液,呼吸道保持通暢,缺氧表現改善。

2.能學會有效的呼吸技術,維持在理想的氣體交換狀態。

3.活動耐力增加,參與日常活動時無呼吸困難。

4.食欲改善,能攝入足夠的營養,體重增加。

5.能及時發現和處理並發症。

(四)護理措施

1.排痰護理

老年人因咳嗽無力,痰液黏稠,常排痰困難,可通過霧化吸入、胸部叩擊、體位引流的方法促進排痰,同時要鼓勵老年人攝入足夠的水分。

2.氧療護理

按醫囑合理氧療,以糾正缺氧和改善呼吸功能。應予持續低流量、低濃度吸氧(氧流量1~2L/min,氧濃度25%~29%),每日濕化吸氧15h或以上。

3.呼吸功能鍛煉

為改善呼吸功能,可教會老年人做呼吸操及腹式呼吸鍛煉,也可通過練氣功、太極拳、定量行走或登梯練習等醫療體育運動達到目的。

4.用藥護理

按醫囑給予抗感染藥物、支氣管舒張藥、祛痰藥。選用抗生素時,考慮到老年人腎功能減退應慎用氨基糖苷類。同時注意觀察各種藥物的副作用,如茶堿類有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抗膽堿藥可有口幹、口苦的反應;β受體興奮藥可引起心動過速、心律失常,長期使用可發生肌肉震顫;糖皮質激素可引起老年人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鬆及繼發感染等。

5.心理護理

關心體貼患者,給予精神鼓勵。指導患者學會相關的應對技巧,如控製呼吸、散步、參加運動或勞動、適當發泄等應對焦慮的方法。鼓勵家庭成員承擔為促進患者康複的責任,如改善環境、改變飲食習慣、減少煙霧、花粉等過敏原的接觸。

(五)護理評價

1.咳嗽、咳痰是否減輕,痰液能否順利排出,呼吸道是否通暢。

2.呼吸困難是否緩解或減輕。

3.活動時耐力有無增強,疲勞感是否減輕。

4.食欲是否改善,是否能攝入足夠的營養,體重是否增加。

5.能否及時發現和處理並發症。

五、健康指導

1.戒煙戒煙是控製COPD的有效措施。

2.避免刺激性氣體或汙染物的吸入盡量減少或避免去公共場所,選擇空氣清新的環境居住和生活。

3.高營養易消化飲食COPD患者身體慢性消耗,營養差,應指導科學膳食,進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低脂易消化飲食,如瘦肉、蛋、奶、魚、蔬菜、水果等。鼓勵患者少量多次飲水,每日飲水量不少於1500ml,以稀釋痰液利於排出;少食多餐避免加重喘憋。

4.耐寒鍛煉、避免感冒應指導患者注意避免受涼、過勞等誘因,氣溫變化時及時增減衣服。在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期間盡量不去公共場所,避免接觸流行性感冒患者。

控製COPD的有效措施是戒煙。

第九節老年人常見心腦血管病

一、概念

心腦血管疾病是一大類疾病的總稱,其主要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腦血管病和高血壓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腔狹窄或阻塞和(或)冠狀動脈功能性改變(痙攣)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引起的心髒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按臨床表現分成5種類型:①無症狀性心肌缺血;②心絞痛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③心肌梗死;④缺血性心肌病;⑤猝死。

腦血管病主要是指腦動脈硬化,造成腦的血液循環發生故障,導致出血性腦血管病(包括腦出血及蛛網膜下腔出血)及缺血性腦血管病(包括腦血栓形成和腦栓塞等),腦血管病發病率和病死率目前在老年病中占首位,即使病後存活,也有大部分患者留下後遺症,如肢體癱瘓、失語、吞咽困難、癡呆等。影響患者的生活並給患者及其家屬、社會帶來極大危害。老年高血壓是指年齡在60歲以上人群中,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診斷標準,在休息狀態下,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的高血壓患者。而老年高血壓病是指除了血壓升高以外,還伴有心、腦、腎的損害,且排除繼發性高血壓的全身性疾病。老年高血壓病是老年人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經人群調查,我國60歲以上高血壓病的患病率達38.2%。心腦血管並發症高且嚴重,據統計2/3心肌梗死患者、3/4腦卒中患者有高血壓病。隨著年齡的增長,其患病率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