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後記(1 / 1)

同樣為了解渴,不一樣的人會用不一樣的水杯。烈日下在馬路揮掃帚的環衛工人,他們的水杯就往往是一個用過多次、且沾滿塵土的可樂瓶;酷暑中在田間勞作的農民,他們的水杯,可能會是一個平日吃飯用的大碗;深山裏打柴的樵夫,他們的水杯往往就是那雙長滿老繭的雙手;條件好一點的,有的人用真空杯,有的人用保健杯,有的人甚至用價值不菲的金銀杯……

水杯千差萬別,喝水的滋味也大不一樣。那到底是誰在喝到水的那一刻感到最愜意、最開心?不用問,當然是最渴的人最愜意,最想喝的人最開心。

對於世人來說,清心恬淡的生活,和睦歡樂的家庭,健康陽光的身心,都是我們渴望喝到的人生福水。為了喝到汩汩甘泉,有的人用職場作杯子,有的人用商場作杯子,有的人用筆杆作杯子,有的人用田埂作杯子……無論用什麼樣的杯子,目的都是能夠在最渴的時候,更安全、更便利地舀起更多的水,讓自己痛快地喝下。

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對自己的“喝水問題”,卻往往會犯下本末倒置的錯誤。我們在追求人生時,會因為過於看重外在的形式,反而淡忘了生活的本真。就如我們自己喝水或看別人喝水時,會格外地關注“到底用什麼樣的杯子”,而忘記了用杯子隻是為了能夠喝到水。特別對於身在職場的人來說,我們關注“職位”這個杯子,往往重於關注這個杯子裏的水。

麵前世上眾多的杯子,特別是在那些富麗堂皇的杯光炫耀下,我們開始迷茫了。在最渴的時候,我們已經不能旁若無人地端起大瓷碗,開懷暢飲,去享受那一刻最簡單、最實在的快樂和美妙,而是更多地在乎自己喝水的容器,在乎自己喝水的姿勢,在乎別人對自己的水杯的評價。為了找到一個更優美、更自信、更引人注目的喝水方式,我們不得不忍受著幹渴的煎熬去四處尋找杯子。

有的人頻繁跳槽,是因為他們總是發現那個杯子更比這個杯子好。有的人煩惱不斷,是因為發現了別人的水杯比自己的要漂亮。有的人憤世嫉俗,是因為他們抱怨,為什麼沒有人送給他一個更時髦、更尊貴的杯子。還有的人,不惜伸出罪惡的雙手偷搶騙貪,是因為他們總是相信,華麗的杯子能夠給他們帶來更好的生活質感。我們甚至會在最渴的時候,因為羞於用便宜的、別人看了會笑話的杯子喝水,而讓自己的身心受到了莫大的創傷。更可怕的是,我們有時會發昏到用生命的甘露去換取一個杯子。就這樣,本來應該充分享受生命福水的人生,卻在我們“選擇何種杯子喝水”的彷徨苦惱中,恍恍惚惚地度過了。

因為有了太多的奢望和選擇,我們時常會抱怨,生活如何如何失意,工作如何如何不順,社會如何如何不公。抱怨越多,我們內心深處的鬱悶和不安就越會如荒草般瘋長。鬱悶和不安越多,抱怨隨之越多。如此惡性循環,把生活搞得一團糟。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是我們因為喝不到水而苦惱嗎?根本不是。事實上,我們很容易喝到水,而且能喝到甘甜的泉水。隻是有時候,我們因為找不到一個體麵的杯子,甘願受渴,而不屑去喝;有時候,我們雖然也找到了喝水的杯子,有了一份體麵的工作,但又總是感覺自己的杯子還不是最好的,而心生煩惱,總是感覺別人的杯子比自己的要好,從而徒生痛苦。

有一個好的水杯,我們喝水會更方便,心情更好;但水杯不是我們生活的全部。有一份好的工作,有一個高的職位,我們可以掙到更多的錢,可以讓生活更加富有,但工作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人生的重要過程。在我們的一生中,大約會有一半時間是在職場中度過的,工作不快樂,我們的人生也不會快樂。如果我們為了追求自己想象的“人生幸福”,而在職場中痛苦掙紮,豈不是本末倒置?

放鬆心情,隻去做那些能夠做到的事,去爭取那些能夠得到的東西,我們才不會被自己眼前的欲望束縛,被職場奴役。

北行劍客

作於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