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皇帝氣得中風的消息傳出,宮內更是人心惶惶。
眾人皆驚恐地看著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擔憂著自己的命運和前途。
各宮的宮女和太監們都小心翼翼地行事,生怕稍有不慎便會惹來殺身之禍。
然而,隨著傳位於三皇子夏晗昱的聖旨的頒布,猶如一顆定心丸,讓慌亂的局麵逐漸穩定下來。
雖然仍有一些人心存疑慮,但大勢已定,眾人也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
而在這期間,大皇子和五皇子的爪牙早已被夏晗昱不動聲色地拔除。
他們曾經的勢力土崩瓦解,再無翻身之力。
至於皇後和錢貴妃,她們因聯合謀害皇帝的罪行被揭露,也已被打入冷宮,曾經的輝煌一去不複返。
如今,整個大夏的焦點都集中在了夏晗昱登基這件大事上。
宮廷內開始籌備著盛大的登基儀式,工匠們忙碌地打造著各種禮器和裝飾,官員們也在緊張地商議著各項事宜。
百姓們聽聞即將迎來新皇登基,也都充滿了期待,他們渴望著新的君主能帶來新的氣象和福祉。
宮廷內外,一片忙碌而又充滿希望的景象。
夏晗昱計劃把登基大典和封後大典湊在一起舉行。
盡管群臣強烈反對夏晗昱將登基大典和封後大典一同舉行這破天荒的舉動。
但夏晗昱依舊堅持己見,絲毫不為所動。
朝堂之上,群臣們個個麵露難色,紛紛跪地進諫。
“陛下啊,此舉實在不妥啊!登基大典向來是國之重典,從未有過與封後大典同時舉行的先例,這有違祖製啊!”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痛心疾首地說道。
“陛下,登基大典關係到國家的根本和傳承,應當莊重嚴肅地單獨舉行,怎能如此草率地與封後大典混在一起呢!”另一位大臣言辭懇切地急忙附和。
然而,夏晗昱卻目光堅定如鐵,他神色威嚴地掃視著眾人,擲地有聲地說:“朕與皇後情深似海,這大典就該一同舉行!朕意已決,無需再議!”
群臣們麵麵相覷,雖心中仍有諸多不滿和擔憂,但見夏晗昱如此堅決,也不敢再多言。
隨著大典之日的臨近,宮廷內的籌備工作越發緊張忙碌。
負責大典的官員們一邊要精心安排登基的各項繁瑣事宜,一邊又要周全地兼顧封後的複雜流程,忙得不可開交,甚至有些焦頭爛額。
但在夏晗昱的強硬態度下,他們也隻能竭盡全力地去完成這項極具挑戰的任務。
終於,盛大的大典之日來臨。
宮廷中處處張燈結彩,熱鬧非凡,洋溢著喜慶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