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回去吧,回去好好用功,期待你征戰四方,到京城領功受勳。”
“你等我。”
“我等你。”
回京路上,皇甫誠隻見過李呈錦兩回,知道她在變好,但她更不願意在人前出現了。
李呈錦起了疑心,她娘是皇後,皇後的娘家人呢?本來順其自然就該想辦法嫁給皇甫誠的,但好像還不行,她娘這事沒個說法,她不能離宮,離開皇宮之後,再回來就難了。
十五天後,聖上回宮。
第一天夜裏,儀嬪就被貶斥了,言行失態,被勒令不得出宮殿,一年為期。
這就是關禁閉,蹲冷宮了,就差沒把人真往冷宮裏送。
敏嬪,封賢妃;寧嬪溫柔淑慎,封淑妃;夏妃照拂六宮有功,封德妃。
一品四妃歸位,妃位全滿了,看似對資貴妃沒褒獎沒貶斥,其實是貶了的,別人都升位份,就是資貴妃原地不動,可不就是貶了。
還有一個明麵上沒升,實際貶了的是儀嬪周婉音,看似是嫌棄她不安分,更有可能是川西戰場不順利,她兄長不能幹,她受了牽連。
莊倩敏本來就是賢妃,被貶去才人,五年後又爬上了賢妃的位置,讓人刮目相看。
夏妃當上了德妃,這有沒有什麼暗喻和用意,很難說。
真正讓人看不懂的是寧嬪,她除了進宮晚,人年輕,沒看出來別的優點,兩年成嬪,三年成妃,屬實是後宮的一段傳奇了。
許明寧現在是四妃之末的淑妃,雖然是四妃之末,可是個妃啊,儀嬪前兩年這麼風光受寵時都沒混上妃位,這許氏何德何能,三年爬到了妃位上,教人想不通。
儀嬪自然要咬碎大牙,貼身的吉福給她出主意,“您何不與長公主殿下走得進一些,您瞧夏妃娘娘、資貴妃娘娘,還有現在的賢妃娘娘,都和長公主走得很近。”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儀嬪自己不能出門,丫頭婢女們還是要出門的,總要去內務府行走,領東西。她說:“公主病著,拿顆人參去公主那兒請安,就說我想去的,可有心無力。”
就是想借李呈錦的嘴出來,但一顆人參,禮輕了。
吉福走了一遭,連禮帶人一並出來了,沒見著長公主殿下,人參沒送出去。
李呈錦又沒失憶,儀嬪害她,在她肩膀上抹蜂蜜,引來棕熊,還想用一根人參出來,在自己宮裏好好待著吧。
李呈錦除了賢妃,沒有同盟,賢妃母族都被拔幹淨了,反而是最有可能上位當皇後的人選。
這個儀嬪,仗勢欺人,仗著有寵愛為所欲為,她當然可以幫儀嬪出來,但對方拿什麼來換呢?
她要往事,要答案,要皇後為什麼會流落在宮外,落得這樣淒慘結局的答案。
誰能給她答案,她就推誰一把。
皇帝想了又想,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西北那些人安逸太久了,京城也未必沒有煊赫戰將,不培養培養,哪來的將領呢?
夏韜也不是不行,還有一個皇甫誠,現成的女婿,就是不知道這兩人,哪個有意尚公主。
永安公主要過壽了,呈錦還沒見過她姑母,皇帝想叫李呈錦在還沒出嫁之前,去泰山見見永安公主。
李呈錦求之不得,天天在皇宮內院呆著有什麼意思,什麼信號都是別人給自己的,別人怎麼說,自己就要怎麼聽。她母後這事兒,她一定要查清楚,她就不信這個邪,殺了人,還真能一塵不染的。
永安公主大壽,她是皇帝的姐姐,大皇帝三個月,不是一個母親生的,但與皇帝也是很親近,畢竟年紀相仿。
夏韜和皇甫誠都作為公主衛隊一起隨行,夏生覺得這是皇帝陛下在給公主殿下選夫婿了。
夏韜對汪玉兒的想法很特別,覺得娶她有趣,她蠻有意思的,但介於她的公主身份,反而不那麼想娶了。
尚公主,從此以後多一個駙馬爺的身份,很難建功立業。
皇甫誠當然也知道,但不管汪玉兒的身份怎麼改變,他都要娶她的。
車隊裏都是給永安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