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童年1(1 / 3)

1724年,在人類史上沒有重大的意義,然而也並非完全乏善可陳。路易斯安那(新奧爾良州)的總督發布了“黑色法典”,藉以箝製黑人並驅逐猶太人。與此同時貴格教會與門諾主義者起草了他們的第一份反奴隸宣言。在費城第一個歐洲式的行會成立;在愛爾蘭(當時仍為英格蘭的屬地,由外來的領主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喬納森·斯威夫特發表了《布商的信》,鼓吹愛爾蘭人抗拒威廉·伍德的計劃,因為他取得了鑄造愛爾蘭新幣的專利,卻意圖操作貶值從中取利。以“彼得大帝”聞名的彼得一世創立了俄羅斯科學與藝術學院。保羅·達德利發現了穀類雜交的可能性。赫爾曼·布爾哈夫在他的《化學元素》一書中主張熱是一種流體,華倫海特說明了水的過冷現象。韓德爾完成了兩部不甚著名的歌劇《愷撒》以及(《帖木耳》。拉莫完成了三部大鍵琴作品集的其中之一。丹尼爾·笛福發表了《羅珊娜》與《新環遊世界》。勒薩日完成了小說《吉爾·布拉斯》的第二卷。拉法耶特女伯爵的遺作《丹德的女伯爵》在此時問世。貝爾納·德·豐特奈爾完成了《神話的起源》,探討神話的心理學的和知識的起源,破解一般人的迷信。克勞德·比菲埃出版了《論第一真理與理智判斷的根據》,揭露人類知識的基本原理。大衛·休謨則是愛丁堡大學的二年級學生。

在普魯士,1713年即位的腓特烈·威廉一世(1688-1740)兢兢業業地進行統一的工作,並憑借微薄的稅收,培養出一支優秀的軍隊。在1713年前幾年間,他完成了政府改造的工程的關鍵準備,統一了政令係統,由總理院涵括一切的政務。這個組織後來成了一個有效率的官僚係統,節省了皇室的開支,並進而使歲入加倍,提供了充足的軍費來源。1723年威廉一世並且在哈勒敬虔會狂熱的信徒的壓力下,放逐了克裏斯蒂安·沃爾夫。他們所持的理由是,沃爾夫接受萊布尼茨“預定和諧”的理論,其中蘊含了宿命論,可能為逃兵提供借口。事實上,這樣的可能性的確存在,因此威廉一世甚至完全禁止了沃爾夫思想的傳播。如此一來,反而使沃爾夫成了啟蒙運動的焦點人物。由於普魯士威脅要將沃爾夫處死,於是他輾轉在馬堡大學落腳,於1724年出版了代表作《論自然界之目的因》在這部探討目的因的著作裏,沃爾夫剖析了自然世界是如何地理性而井然有序。

這些發生在普魯士及世界各地的事件或早或晚都會在哥尼斯堡留下烙痕。普王的某些措施甚至帶來了立即而明顯的改變:哥尼斯堡是在1724年間由舊城、勒貝尼赫特與克奈普霍夫三個城鎮合並而成的,以利於管理和提高行政效率(例如絞刑台就由原先的三架縮編成一架)。該年,教會領袖羅加爾重返哥尼斯堡為普王效力。由於他是沃爾夫在哈勒的死敵所培養出來的敬虔教派信徒,頗能得到同是信徒的普王的信賴。他履新以後的第一件工作便是把沃爾夫哲學的支持者逐出哥尼斯堡大學。自然哲學教授費合爾(1686-1751)最後也遭遇到了與沃爾夫相同的命運,原因是羅加爾向柏林打小報告。

這一年的4月22日,伊曼紐爾·康德誕生於哥尼斯堡。在《舊普魯士年鑒》裏,那一天稱為“埃馬努埃爾”,因此他的教名就叫“埃馬努埃爾”。康德後來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伊曼紐爾”,因為他認為如此更接近希伯來語字源的發音。“埃馬努埃爾”或“伊曼紐爾”的原義是“與上帝同在”。康德認為這是最適合的名字,對它感到相當自豪,甚至在晚年為文闡釋它的意義。康德認為有必要對自己的名字進行批判甚至勘正,或許是很有意義的事。但是更值得注意的是,他終其一生都對這個名字的字麵意義感到自在且自信。康德自主、獨立、自己靠自己的品格,可能預設了一個樂觀的信念,亦即這個世界是個有目的的整體,而其中的一切,包括他自己在內,皆有定所。

埃馬努埃爾的父親是哥尼斯堡的馬具師約翰·格奧爾格·康德母親則是當地另一個馬具師的女兒安娜·雷吉娜·康德,娘家姓羅伊特。約翰原籍蒂爾西特,後來才移居到哥尼斯堡。他與安娜在1715年11月13日結婚,使他得以在事業上自立門戶。當時的工匠若要開業,必須加入行會。由於行會嚴格限製一個地區店鋪的數量,娶老師傅的女兒就成了許多業外人擠進這個職圈的惟一辦法。要取得開業的資格,要不然就是生為行會師傅的兒子,要不然就得與某個師傅的女兒結婚。安娜則是卡斯帕爾·羅伊特與雷吉娜·羅伊特的女兒。卡斯帕爾原來也是外地人。他來自與哥尼斯堡素有密切貿易關係的紐倫堡。

取得師傅頭銜的條件,是提交一件成熟的作品並且取得執業地點的公民權。公民權通常意味著當事人或者至少其家屬有人擁有不動產。但更重要的是他必須在行會中完成注冊。從入會的那一刻起,包括他自己以及他的家庭都必須遵從行會特殊的規範與習俗。進入行會之前,申請人與他的妻子必須提交出生證明。傳統上,行會不太接受官方的約束,習慣於自行仲裁內部糾紛。行會的舊俗支配著商人們的生活,在生意上沒有給予他們太多的自由空間。例如學徒與熟手的人數都有嚴格的規定。技術差的工人不準在業界工作,商品的價格也不是由市場調節。行會的組織基本上是個封閉的係統,其規則與機製則壓抑了自由競爭,並以此提供相當的生活保障。作為業界的師傅,康德的父親對熟手與學徒享有的支配權,以我們的眼光來看,或許很不合理。舉例而言,一個熟手要遷移必須得到他的準許。另外行會還享有懲罰會員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