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韓兵使用的“激將法”已經奏效了,張燕忍無可忍之下將五千賊軍盡數集結在寨門前,張燕指揮身邊的親信將山賊分隊後排列成扇形狀的陣形向官軍的紮寨處行進著,鋒利的兵刃已經朝向官軍。
此時韓兵也指揮官兵和玩家來到賊寨前半裏處,讓兵士們相互配合組成了八卦陣,每四個玩家與每四個官兵組成一隊,具體陣勢就是韓兵作為主將居中,四麵各布由官兵和玩家組成的一隊步兵,步兵之間再派出四隊機動作戰的官兵中的騎兵,構成八陣。
於是兩軍都在主將的指揮下布陣完畢,接下來就是靠各自士兵的實力去拚殺,隻有在戰到一方剩餘一兵一卒才肯罷休了。
在官軍的擊鼓聲中,戰意濃濃的兩軍接觸了,混戰已經開始。
不過韓兵卻在八卦陣中心有意的指揮著剛和賊軍交戰的官軍且戰且退的,還裝出相當狼狽的向後撤退著。
於是雙方交戰不到十分鍾,韓兵指揮的官軍就丟下一麵大鼓和驚慌的馬匹敗逃去了。那佯裝出的戰敗形式實在相當逼真,一整隻隊伍就這樣東奔西跑的往黑風山外撤退。
張燕騎在戰馬上清楚明了的看見交戰雙方的形勢,大喜之下,決定乘勝追擊官兵。他帶領手下中自己的親信,騎上為數不多的戰馬,帶著一隊騎兵絕塵追擊官軍去了。
張燕繼續追擊的軍情被韓兵留在隊伍後麵的充當斥候的官兵探知,馬上被彙報給韓兵了。
韓兵自己也覺得此計甚是大膽,畢竟丟下營地不要,卻要吸引賊軍追擊,如果沒考慮設伏的話,那可就這場剿匪戰可就真的遭遇失敗了。
他摔開這些現下不切實際的想法後,就去詢問軍士在密林處設伏的情況,並仔細囑咐軍中的參謀,一定注意在引賊軍入埋伏地前一定要佯裝已有部分玩家逃跑了,這樣才能讓賊軍更有信心繼續追擊,如果他們一旦放棄或醒悟過來,所做的這些努力也就前功盡棄了。
所以官軍一邊緊急向黑風山外撤退,一邊還假造出有玩家就地下線沒繼續作戰的情況,兵器和戰馬等各類輜重物資也全被士兵們到處扔在路邊。
素來有“飛燕”之稱的張燕見到韓兵特意布置出的敗逃情景,更是堅定繼續追擊的決心,所以更加快馬加鞭的沿撤退出山的痕跡急追官軍的腳步。慢慢地,張燕的寶馬已經將他身邊的騎兵衛士甩開好遠,而張燕還未醒覺到他已經在單兵作戰了。看來韓信早已猜到張燕是一個有勇無謀的莽人,不然也不會定計“誘敵深入”。
於是張燕隨官軍撤退的痕跡急追一陣後,發現已來到一片密林裏,卻不見了官軍留下的痕跡。張燕曾讀過幾本兵書,知道行軍打戰都奉行“逢林莫入”的道理,可當下自己已然深入密林,身邊並還沒有衛士,看來這次追敵太大意了,所以他想等在原地手下中的等騎兵來齊。
等了一會,張燕發現還不見手下前來,卻見密林深處突然竄出許多官兵。一個個穿著厚重鎧甲的士兵拿著鋒利的長矛將他團團圍住,反射著陽光的矛尖都指向他。
經過大風大浪張燕卻不驚慌,當下一摧馬就已跳出士兵重重的包圍圈,就想著騎馬快速衝出密林。不想他剛要衝出密林,可他身下的坐騎卻好象被什麼拌倒在地,害他也被摔出馬背。
張燕他跌在鋪著樹林厚厚的落葉上,倒到林地上才見樹與樹之間設了拌馬索,還有好幾十個官兵和玩家躲在樹後麵拉著拌馬索呢!
張燕自言自語道:“看來這次真的在劫難逃了”。
於是就見許多官兵上前捉住摔倒在地的張燕,卸掉其身上所有有威脅的兵刃,然後用套馬的韁繩穩穩地綁住張燕,押去見這場戰爭的“軍師”韓兵。
韓兵與韓信謀劃的計策就是佯裝敗逃,誘敵深入並設下埋伏,再翁中捉鱉智擒下山賊“張飛燕”。
韓兵如此想到:隻要沒了張燕這個頭領,剩餘的賊軍不足為慮,軍隊就能一舉殲滅餘下的山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