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起訖:公元前4366—前4330年。
生卒年:公元前4396—前4330年。
出生地:常隆(今山西臨汾市翼城縣東)。
立都:霍山(今山西臨汾霍州市南)。
年號:帝號元年(丙子,前4365)。
———————————————————————————————————————
黃帝姬號,男,姓姬,名號,號軒轅氏。中國氏族聯盟時代黃帝軒轅氏政權的六任帝。
姬號的祖父是黃帝軒轅氏政權三任帝姬豕,父親是黃帝政權四任帝姬本,母親薑氏。黃帝政權五任帝姬常是他的叔叔。
姬號生於帝本二十年(乙巳,前4396),出生在汾水流域的常隆(今山西臨汾市翼城縣東)。常隆是黃帝政權四任帝姬本少妃薑氏的故鄉,姬本在一次視察汾水流域時,與美麗的少女薑氏邂逅相逢,二人一見鍾情,旋即便在薑氏的居住地成婚。婚後,姬本就把薑氏封在了這裏,並在此修建宮室和城郭,供薑氏居住和遊玩。後來薑氏懷了身孕,便在此地生下了兒子姬號。
四任帝姬本雖然娶了多名妻子,但所生子女皆智力平平,無一人可以繼承帝位,為此他心中常悶悶不樂。直至帝本十九年(甲辰,4397),他結識了薑氏,第二年生下了聰明的兒子姬號,他這才看到了希望。然而,這時他已經四十七歲了。於是他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小兒子姬號身上,給他請最好的老師教他學習文化,給他請最好的武師教他武功。姬號果然不負父親所望,不僅能文善武,而且多才多藝,四任帝姬本便選定他為帝位繼承人。
眼看著接班人漸漸長大,再過幾年他就可以放心交班了,可偏偏天不作美,突如其來的疾病使姬本一下子到了下去,而此時兒子姬號還不滿十三歲,他還沒有能力獨自支撐朝政。姬本隻好在臨終前召見分封在各地的宗族諸侯首領,想托付他們來輔佐姬號。
很快各路諸侯都隻帶著少量隨從匆匆來京,唯獨他的弟弟姬常帶領著上千人的軍隊浩浩蕩蕩地開到京都,駐軍的營地包圍了大半個都城。姬本知道弟弟向來就有稱帝的野心,聞報大驚,一麵派人去城外迎請弟弟,一麵召集群臣議事,商量對策。這時,他的弟弟姬常卻先進宮看他來了,並且向他申明,他帶軍隊進京完全是為了京都的安全,絕無他意。姬本信以為真,很是感動,便把後事托付給他,讓他輔佐姬號治理朝政。
誰知,弟弟姬常竟當著他的麵公然假傳遺詔,向大臣們宣布說是讓他來繼承帝位。
姬本原本已經是病入膏肓朝不保夕了,聞聽此言,當時就被氣死了。
於是,他的弟弟姬常強行坐上了帝位。
姬常即位後,立刻調軍隊入城,維護城中治安,群臣一見這個場麵,都嚇得躲藏起來,哪個還敢多嘴多舌。
姬常為了除掉身邊的隱患,他把姬號及其全家封在了汾水流域,並限期離開都城。
姬號對叔叔的奪權十分不滿,全家在汾水流域安頓下來以後,他便開始廣招四方豪傑,網絡各種人才,積蓄力量,發展自己的勢力。
經過了十幾年的奮鬥,姬號終於建立起了一支能征善戰的軍隊。
而這時,居住在汾水流域的炎帝後裔薑句龍的子孫,也因為對五任黃帝姬常的不滿,在自己的封地古陽(今山西臨汾市古縣北)和吉昌(今山西臨汾市吉縣),建立起了自己的軍隊,支持姬號起兵征討五任帝姬常,爭奪帝位。
姬號認為:自己部下將士勇猛,兵精糧足,而且民心所向,士氣高漲,正是起兵的最佳時機。於是,擇日殺牛宰馬,祭告蒼天,宣布起兵討伐篡權奪政的逆賊。
公元前4366年春天,汾水侯姬號的討逆大軍兵分兩路,同時向五任帝姬常的統治區發起攻擊。
邊情急報接連不斷地進入帝都下洛(即涿鹿)。
五任帝姬常大驚。
姬常執政的最初幾年還不錯,關心國事,勤於朝政,可是後來就逐漸變了,開始腐化墮落,終日沉醉於吃喝玩樂中,把朝政上的一些大事,全都交給大臣們去做。那些大臣們便乘機巧立名目盤剝百姓,從中取利,社會秩序日益混亂。
軍事設施更是一塌糊塗,服役的軍隊老弱病殘者居多,根本就沒有作戰的能力。
眼見得大兵壓境,都城危在旦夕。姬常這才匆匆忙忙地召集群臣商議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