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轉移話題的幽默談判技巧也能打破僵局。這種轉移話題打破僵局的方法,常常使談判繞了一個圈子,多走了一些彎路之後又成功地到達了終點,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協議。話題轉移得幽默巧妙,不僅能調節氣氛,還能為談判掃除障礙,鋪平道路。
幽默能減少人們之間的緊張對立。因為代表各自的利益,恐怕很難輕易地讓步,談判期間必有一番唇槍舌劍的苦鬥,有時甚至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這時,如果某一方代表說句幽默的話,或講個小笑話,大家一笑,緊張的氣氛就可能化解,雙方可以繼續談下去。
其實,轉移話題存在相當大的難度,須有對語言駕輕就熟的技巧。話題轉移得不好,有時雖然能暫時緩和一下緊張的氣氛,但對於大局並沒有什麼益處。
轉移的話題必須視具體情況和對象,因地製宜,就近轉移,不能不著邊際,隨心所欲,風馬牛不相及。
轉移的話題主旨也不能變,雖然不涉及正題,但必須與正題有關,不管繞多少圈子,牛鼻子始終不能放,做到“形散神不散”。
寬容與快樂的人生源自幽默
有一位大校到某連蹲點,一名士兵見他長得又胖又矮,便冒冒失失地說:“首長,你又胖又矮,我們這些士兵誰不能同你比個高低?”這話帶有一點挖苦味。可大校笑嗬嗬地說:“你們這些小鬼要同我比高低,我不怕,但必須是躺著比!”
這位大校的寬容與幽默在士兵中留下了可親可敬的印象,為他以後工作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德國空軍將領烏戴特將軍患有謝頂之疾。
在一次宴會上,一位年輕的士兵不慎將酒潑到了將軍頭上,全場頓時鴉雀無聲,士兵也悚然而立,不知所措。倒是這位將軍打破了僵局,他拍著士兵的肩膀說:“兄弟,你以為這種治療會有作用嗎?”
全場頓時爆發出了笑聲。人們緊繃的心弦鬆弛下來了,將軍也因他的大度和幽默而出名。
西方有句諺語說得好:“同是一件事,想開了是天堂,想不開就是地獄。”人的煩惱多半來自於自私、貪婪,來自於妒忌、攀比,來自於自己對自己的苛求。列夫·托爾斯泰說:“大多數人都想改變這個世界,但卻極少有人想改造自己。”
古人說“境由心造”。幽默是一種積極的心態,是一種純主觀的內在意識,是一種心靈的外化。如果一個人能從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尋找和發現幽默,那麼他就比別人快樂。
猶太人以善掙錢、會做生意而聞名。而且,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猶太人經曆了幾千年的流亡歲月,幾經血與火的洗禮,為什麼他們仍然能夠在商場上取得巨大的成功呢?
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們能始終保持其堅忍不拔和樂觀向上的本性。這從猶太人的一些言語和笑話中就不難看出,如:
“人不能哭著過完一生。”
“生物中隻有人會笑,而越賢明的人越會笑。”
某天夜裏,一位猶太商人的店鋪發生了火災,人們在店鋪主人的指揮下終於撲滅了大火,可店裏的許多貨物和房子都被燒毀了。可店主卻開口說:“我們實在是太幸運了,一定是得到了上帝的保佑!”
眾人大惑不解,問:“這是為什麼呢?”
店主道:“如果沒有這麼亮的火光,在這樣漆黑的夜裏,我們怎麼能進行滅火工作呢?”
如此看來,猶太人的幽默充滿積極性,這也是猶太人創造奇跡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說,正是這種樂觀積極的心態,使猶太人變得堅強和具有韌性。
幽默造就豁達胸懷
所有成功人士,都是具有幽默感的人。他們總是胸懷寬廣、豁達大度地去看人看事,自然心境平和,幽默油然而生。
一個幽默的人能夠給朋友帶來笑聲,在人際交往中釋放自身的魅力,因而備受大家的歡迎。
一個幽默的人對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具有海納百川的胸襟。
上世紀50年代初,杜魯門總統會見麥克阿瑟。麥克阿瑟自恃戰功赫赫,在他麵前表現得很傲慢。會見中,麥克阿瑟拿出煙鬥,裝上煙絲,把煙鬥叼在嘴裏,取出火柴,當他準備點燃火柴時,才停下來,轉過頭看看總統,問道:“我抽煙,你不介意吧?”
顯然,這不是真心征求意見,但如果阻止他,就顯得總統不夠大度。杜魯門看了一眼麥克阿瑟,說:“抽吧,將軍,別人噴到我臉上的煙霧,要比噴在任何一個美國人臉上的都多。”
這句話軟中帶硬,委婉地指出了麥克阿瑟的無禮,此刻,感到難堪的應該是麥克阿瑟了。
英國著名作家毛姆對人性的觀察細致入微,《人性的枷鎖》是他的代表作。他原本在倫敦學醫,四年級時,到醫院附近的貧民窟實習了三周。根據三周的所見所聞,他寫了第一本小說《貧民窟》。這本處女作銷路不壞,於是他棄醫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