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2 / 3)

想要收集信息,沒有比自己監視得到的信息更直接了當了。

不過他這次來也沒想著會有這種情況,所以沒有攜帶隱秘的偵查設備,需要從自己的秘密基地裏調運。

作為一個掛比,他怎麼可能隻有正經的生意,那麼多黑科技不可能都拿出來,必須得留一些自己的底牌。

當智能機器人造出來之後,他就把一部分智能機器人扔進了大海,讓它們在海底搞了一處秘密基地,裏邊全都是他從未公布過的黑科技。

得到命令之後,一艘先進的隱身潛艇就從中離開了。

當然,迷你型的,全長不過10米。

因為海底基地也不算大,一直走的是小而精的配置,基本沒有什麼超級大型設備。

也正因為這艘潛艇的體型很小,所以非常隱蔽,加上用了超級科技,所以速度非常快,一天時間就飆進了出雲國首都的外海。

到了那裏之後,潛艇上浮,打開上艙門之後直接彈射出了十幾枚黑色物體。

當它們飛到空中之後,展開翅膀就朝出雲國首都飛去。

如果有人看到它們,一定會把它們當成烏鴉。

事實上它們不是真正的烏鴉,而是有些烏鴉模樣的放生撲翼機。

隻是從外表看起來,它們可是一點機械的東西都看不出來,完完全全就是一隻常見烏鴉的模樣。

撲翼機是指機翼能像鳥和昆蟲翅膀那樣上下撲動的重於空氣的航空器,又稱振翼機。

撲動的機翼不僅產生升力,還產生向前的推動力。

早在很久以前,人們就想過模仿鳥兒飛向天空,繁星的春秋時期就有人試圖製造能飛的木鳥,達·芬奇也繪製過撲翼機的草圖,還有更多人們不知道的撲翼機設計方案。

但由於控製技術、材料和結構方麵的問題一直未能解決,撲翼機很長一段時間都停留在模型製作和設想階段。

技術發展到現在,人們已經能夠製造出接近實用的撲翼飛行器了。

這些飛行器從原理上可以分為仿鳥撲翼和仿昆蟲撲翼,以微小型無人撲翼為主,也有大型載人撲翼機試飛。

仿鳥撲翼的撲動頻率低,翼麵積大,類似鳥類飛行,製造相對容易。

仿昆蟲撲翼撲動頻率高,翼麵積小,製造難度高,但可以方便的實現懸停。

現代撲翼雖然已經能夠實現較好的飛行與控製,但距實用仍有一定差距,仍無法廣泛應用,隻能用在一些有特殊要求的任務中,例如城市反恐中的狹小空間偵查。

撲翼的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氣動效率低、動力及機構要求高、材料要求高、有效載荷小。

以氣動問題為例,微小型撲翼屬於低雷諾數、非定常過程,如今仍無法完全了解撲翼撲動過程中的流動模型和準確氣動力變化,也沒有完善的分析方法可以用於撲翼氣動力計算,相關研究主要依賴試驗。

現在的撲翼機已經很不錯了,很多公司和個人都能輕易的製造出來,但是基本都是玩具級別,跟真正的鳥類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更別說超越鳥類了。

它們的造型可以和各種鳥類一樣,但是它們做不到鳥類那麼靈活,它們翅膀扇動角度僵硬,而且起飛需要人力或機械力投擲,還無法像鳥類那樣降落。

有些仿生鳥連爪子都沒有,更無法站立,無法收束翅膀,隻能那樣直愣愣的張開翅膀挺著。

李未來派遣的這些烏鴉就不存在這些問題,它們可以幾乎完美的模仿鳥類。

同時又超越鳥類。

它可以模仿鳥類起飛、降落、站立、行走、收束翅膀,雖然有些許的僵硬感,不如真正的鳥類那麼靈巧,但是隻要站在一個角落,偶爾挪幾步,扭扭頭,沒人能發現它們跟真正鳥類的不同。

而超越鳥類,那是因為它畢竟是機械產物,有黑科技的強大體現。

它們的飛行速度遠超正常烏鴉,可以達到每小時100多公裏,可以跟地球上飛行最快的鳥類比肩。

而且烏鴉的體型本來就大,搭載上石墨烯電池之後可以讓它的活動時間超過了一天。

要是有個合適的無線充電地點,這些仿生烏鴉隻要裝模做樣的降落到那裏,在那裏歇歇腳就能完成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