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陰、陽離子相互作用而構成的化合物為離子化合物,如NaCl、NaOH、ZnSO4等。
由共用電子對形成分子的化合物為共價化合物,如H2O、CO2、HCl等。
⑩懸濁液、乳濁液、溶液。
固體小顆粒懸浮於液體裏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懸濁液,如泥水。 小液滴分散到液體裏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濁液,如牛奶。
一種或幾種物質分子分散到另一種物質裏,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如白酒。均一、穩定、透明等性質是溶液不同於懸濁液、乳濁液的特點。溶液有液態、氣態、固態之分,通常指液態。
紜{1}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裏,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
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裏,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
關鍵區別是能否繼續溶解。
紝{1}酸、堿、鹽。
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酸。HCl、HNO3、H2SO4都屬於酸類。
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做堿。NaOH、KOH、Ca(OH)2都屬於堿類。
電離時生成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鹽。Na2CO3、NaCl、MgSO4都屬於鹽類。
紞{1}酸性氧化物與堿性氧化物。
能跟堿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大多數是酸性氧化物。
能跟酸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叫做堿性氧化物,金屬氧化物大多數是堿性氧化物。
紟{1}氧化與還原。
原子或離子失電子的過程為氧化;原子或離子得電子的過程為還原。
電子得失或電子偏移的化學反應為氧化—還原反應。
同一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得失電子總數相等。
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得電子的物質為氧化劑,氧化劑在反應過程中本身化合價降低,被還原;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失電子的物質為還原劑,還原劑在反應過程中本身化合價升高,被氧化。
紡{1}風化與潮解。
風化是結晶水化物在常溫下,自然失去一部分或全部結晶水,使晶體變形而被破壞的現象。風化是化學變化過程。例如:Na2CO3·10H2O和Na2SO4·H2O都可失去水變為白色粉末。潮解是物質在潮濕的空氣中,吸收水而自身溶在其中,形成飽和溶液的現象。潮解多是物理變化過程,也有的是化學變化過程。例如:CaCl2可潮解為溶液,所以CaCl2為常用的幹燥劑。
紣{1}燃燒、緩慢氧化和自燃。
燃燒、緩慢氧化和自燃都是化學反應。從反應的條件來看,都是可以被氧化的物質與氧氣(也可以是其他物質)接觸;不同點是反應的程度不同。
燃燒須溫度達到可燃物燃點時才能發生;緩慢氧化在常溫下即可進行;自燃則是常溫下發生緩慢氧化反應,且燃點較低的物質在某種情況下由於緩慢氧化反應產生的熱量不易散失,使熱量積累,溫度升高,達到著火點而自發燃燒。
從現象來看,燃燒是發光、發熱的劇烈反應;緩慢氧化有熱量產生,但不易覺察到升溫的變化;自燃在達到著火點之前與緩慢氧化相類似,達到著火點後與燃燒現象相同。
紤{1}摩爾與物質的量。
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單位,物質的量是指物質所含指定微粒(分子、原子、離子、電子、質子、中子)數目多少的物理量。
物質的量的單位是摩爾,離開了摩爾這個單位,物質的量就失去了它的特定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