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藝術“的思考
(一)誰理解我,我理解誰
相互理解,自古而難。如果不難,俞伯牙為什麼摔琴謝知音呢?還不是因為知音難覓嗎?古時難,今時也難,魯迅先生有博大胸襟,交友雖多,知音不多,唯有瞿秋白有特別的關係,自謂“天下得一知已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毛澤東也多交友,不要說與黨內同誌,即與章士釗友情,也曾傳為佳話。然而論其知心,世所罕見。他也曾感歎說自己的心和魯迅是相通的,相通於逝者,便有可悲成分在內。
舊時壓迫深重,要理解,也無法理解,你讓黃世仁理解白毛女,怎麼能理解?你要假洋鬼子理解阿Q,比登天還難。美國大亨理解馬克?吐溫就不易,舊時西班牙皇帝理解小賴子簡直就沒有可能。賈政不解寶玉,賈老太雖最愛外甥女,卻終於不能理解林黛玉,這種勢不兩立的情況,在不合理的製度下,要相互通融,也沒可能。
就我們親身體驗而言,相互理解乃大不易事,如果都能理解,也就沒有“文化大革命”這樣的悲劇發生了。還有反右運動,多少右派,全都錯劃。而且,一旦被劃右派,且不論是因為你提了意見,還是遭人暗算了,還是被誇大事實了,還是被湊數了,總而言之,一成右派,就成怪物。誰都不解,甚至包括自己的親人。這樣的處境,使人生大悲苦,且有大難忍。屈原跳汨羅,不僅僅傷楚國之亡也,更重要的是楚國沒有理解他的人。於是乎,便以一死示決絕,離騷即離憂,而憂能傷人,其內心所思所想,無所發泄之故耳。
不能理解的原因很多,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有心理原因,也有文化原因。比如我們這些作者,對於煉鋼工,對於司售人員,對於修鞋匠,對於清潔工,對於企業家,對於現代農民,對於機關幹部,對於警察,都可以說理解嗎?
理解殊非易事。不理解則可能影響幸福,增加誤會,破壞效益,甚至產生離心離德的力量。理解於人人有益,特別於管理者有益。豈但有益,理解乃是你們的必修功課。
但真理解不容易,特別處在改革大潮中的企業家,最易被別人誤解。那麼怎麼辦?別人可能誤解你,你卻不能夠不理解他們。
能夠被別人誤解而不失理解之心的,我要由衷地稱他一聲大賢人。
(二)人人皆有隱私權
有兩種管理者,一種是什麼都想知道,什麼都要管,一種是什麼都不知道,什麼也不管。兩種極端,都很不妙,但就中國的實際情況而言,還是前者更多一些。
什麼都管,必定沒有重點。尤其以這方式管人,稍不注意就侵犯了人家的隱私權。
隱私權這個詞,中國人聽著有點耳生。因為它不合中國傳統。中國古來講究忠孝,認為忠孝是人生兩種最大的事情。臣子對皇帝盡忠,當然對皇帝不能有半點隱瞞,欺騙皇帝,剮了也活該。皇帝為了控製臣下,希望什麼都知道。特別明清兩代,有時候監視和偵察到了荒謬的程度。連大臣在家玩牌,皇帝也要知道,不是玩牌有什麼偉大意義,而是要派去的人偷一張牌回來,來日臨朝一問,看臣子說不說實話。不說實話,必有嚴懲;倘說實話,把取來的牌順手發還,管叫他服服貼貼,永遠不敢生二心。
皇帝怕別人生二心,因為他是家天下。好不容易取得天下,妄想子承孫繼,永遠傳下去。別人倘有陰謀,能不嚴厲處之?但社會主義企業,並非個人財產,所有管理人員,都應由職工認可才能享有管理職權。但有時也變得好疑神疑鬼,一切都要知道,一切都要管理,豈不太過辛勞?況且說,與工作無關的事情,你本沒有幹涉的權利。他要穿什麼,吃什麼,玩什麼,和什麼人交朋友,隻消法律允許,誰也無權幹涉。管得太多,不但於事業無補,而且有傷人心。
從人的健康發展這一麵言,還是有點隱私好。實際上,即使皇帝也不能全知天下事情,有時越是專橫,越被小人欺瞞,不過不能自覺罷了。人無隱私,很難生活,縱是聖人,也有缺點,何況聖人自古少有,凡人比比皆是。人生在世,是免不了需要點小聰明,來點小手腕,扯點小謊言,發點小脾氣,弄點小秘密的。如果一點秘密皆無,人生必無趣味,但有秘密並非就是惡意。比如夫妻生活,兩人把什麼都說出來嗎?海誓山盟時候可以,平時怕就不行。而且,如果和一個能洞察一切的人一起生活,任何一點念頭,對方都洞若觀火,比如你受了妻子的氣,公開反抗,沒這膽兒,心裏剛悄悄罵了人家一句,人家又知道了。一清二楚,我想這人生活得一定不舒服。
管理者能保護職工的隱私權,與其刨根問底,不如替他們保密。賈寶玉本為貴族公子,沒有什麼管理才能,但他深愛下人,自己本受壓迫,懂得不自由者的心。有一次,看見茗煙與一個丫頭作“那件事”。他不但不說,還要為之保密。實在是賈寶玉特別可人的地方。現在什麼時代了,我們的管理者難道還不如賈寶玉聰明?
(三)誰該先樹立參與意識
現在有個詞叫“參與意識”。所謂參與意識,說得通俗一點,就是一定意義上參加管理,從而增強對企業的責任感。參與管理,二次大戰後,西方國家已普遍采用這種方法,有人批評說這是資本主義的一種虛構。因為本質上它還是在剝削工人,工人參與企業對他們自己的剝削,可憐可歎。其實這是左家莊理論。縱然真如此,不能拒絕把它作為管理經驗移殖到社會主義企業中來。社會主義企業存在剝削嗎?不存在。既不存在。請職工參與管理就不會有欺騙的嫌疑了。工人也是主人,主人來點管理,這是天經地義。工人有了管理責任,確實可以對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產生積極作用。
職工具有參與意識,非有管理者肯定與支持才行,而且不能猴年馬月,幾百年來那麼一下子。好了,今天本廠長高興,就聽聽你的批評。那個不行,要讓職工參與管理,非有製度保證才好。
一個是作風,一個是製度,二者加在一起,要求管理者把屁股坐下來,和職工坐在一起,大家同甘共苦。縱觀古今名將,有一個最普遍的特點,就是他們可能有許多對頭,卻特別能得到士兵的擁護。士兵喜歡他們,振臂一呼,應者雲集。於是信心倍增,可以一戰。如果象張翼德那樣,勇則勇矣,偏喜歡酒後傷人,不知哪一天,會叫人家把腦袋偷了去的。嶽飛用兵,最好與部下商議,大家七嘴八舌,然後起兵一戰。
(四)武大郎請誰開店
早些年,方成先生有一幅漫畫,專畫武大郎開店,店中夥計,全是矮子,有客人好奇,問其原故,回答說,我們掌櫃的有個脾氣,凡比他高的全不要。
武大郎開店要矮子,結果不免更受欺辱。碰上西門慶搗亂,喊警察都跑不動路。試為武大郎先生計,既要開店,就該招收英才,改變舊貌,自己個子矮了。爹媽給的,沒有辦法。但門衛非高點不行。最好就清武鬆。武二哥管理安全,別說幾個潑皮二混,就是景陽崗上來了老虎,也不怕它。待到資本富裕,樣樣要請能人。會計,就請鐵算子蔣敬;采購,就請神行太保戴宗;紅案要請石秀,白案就請燕青;經理助理要請智多星吳用,公關就請宋公明。炊餅棄而不取,起碼改為風味餐廳。餐廳要請名廚,名廚要有真本領。孫二娘且不要請,那婆娘不太注意飲食衛生;笑麵虎朱貴更不能請,此公雅好弄假酒,假酒傷人,法律不容。要請就請北京烤鴨店、美國肯德基那樣名氣的高級廚師。讓人們知道知道劉三皇帝雖無賴,陸賈隋何會讀經。
高明的企業家,要重用聰明人。日本索尼公司董事長盛田昭夫,對此極有感受。他曾向年輕企業家們鄭重地說:“和一個你完全信任,又和你非常不同的人共事。我的經驗證明:這麼做可以擴展你的思考領域。可能的話,雇傭比你還聰明的人,他可以加強你的長處,彌補你的缺失。如果隻因為部屬比你聰明,就覺得受到威脅,那就太荒謬了。因為,能夠與一個聰明人共事,畢竟表示你自己一定也不差。”其實威脅並非壞事。我們中國人特別共產黨人,不是總在提倡大公無私的精神嗎?倘或真有比你更高明的人在,那麼,讓位好了。伯樂能識千裏馬,但伯樂自己絕對不是千裏馬。如果找馬的目的隻是為了和馬過不去,還要伯樂幹什麼用?
盛田昭夫如此,美國同行也有同感。美國《交流》季刊曾發表文章,題目叫作“如何管理富於創造才能的人”。而且,編者說:“出類拔萃的專業人員到處求之不得,但大多數美國公司對這種人才的管理卻處於一籌莫展的境地。”那麼,究竟如何管理富於創造性才能的人呢?他講了幾條,有些內容泛泛,不說也罷。但有一條講得很好,他說:“管理者應該當導演。”“研究表明,對科學家、統計師和其他具有創造才能的專業人員的最佳管理辦法,應盡可能為其‘開綠燈’。又說:“創造性勞動力的優秀管理就象一位導演,他鼓動並引導具有高度個人主動性的演員,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他的作用有如老師、教練甚至啦啦隊隊長,而不是負責製定和實施各項規章製度。”
導演的職責在於協調,協調各種力量,創造整體藝術。如果反其道而行之,自以為臉蛋比阿蘭?德隆還漂亮,腦瓜兒比張藝謀還聰明,演技比石揮、趙丹還高明,作戲比鞏俐、薑文還在行。於是攝影也不要,化裝也不要,劇務也不要,別人都不行,隻有自己行。那就甭當導演,幹脆演“獨角戲”去好了。
導演未必有演職員高明,能把大家的高明發掘出來,才是導演的高明。
(五)塑造“英姿”給人看
形象的含義很多。身體形象,表情形象,語言形象,道德形象,工作形象,等等。企業家形象很重要,形象是一種力量。好比戀愛,形象不好,無論如何是個缺點。廠長沒個好形象,僅僅是長得醜點,也還罷了,如果缺乏文明,作風不正,那就麻煩。廠長是企業的首領,廠長的形象,在一定意義上講,就是企業的代表。與外商或內商談判,憑你這副尊容,也難於成好的結果。
外部形象說俗點,叫有派。北京青年人,好說這詞。“嗬,真有派。”但什麼算有“派”,什麼算沒“派”,界限也難定。但肯定地說,官架子不能算派,因為讚成有派的人往往還偏偏特別愛反對別人的臭架子。又不僅僅是臉蛋長得漂亮,奶油小生,現在有點不吃香。沒有架子,卻有優美形象,還要有不凡之處,大概“派”需要這麼幾點,想來與“風度”有些接近。企業家需要風度。風者,時髦也,度者,水平也。企業最好能走在時代的前麵,最壞電不該落在時代的後麵。企業的管理者,能有風度,的確讓部下增加信心,為企業增添光采。有人說,風度能值多少錢?關鍵是實幹。這話三分有理,七分無理。風度其實是有價值的,偉大的風度,無價。比如周恩來總理,那風采,簡直就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這麼說,您服不服?
形象不僅指風度,還有語言、行為和人品等等方麵。語言風度,是一個不高不低的企業家素質條件。能說不是壞事,能說不能幹才是壞事。好的企業家要又能說又能幹。有人以為,隻有政治家或者文學藝術家善“侃”。錯了。日本不是講話著稱的民族,但許多企業家,善寫文章,如盛田昭夫,榮澤澀一,都是著名的寫手。能言能寫.也是一種風格,包括很多軍事家,能打固然能打,而且能講。許世友也稱虎將,語言形象非常鮮明,中央派他去膠東,他第一次亮相,將手槍向桌上一拍,說了句開場白:“太平我不來,我來不太平。”怎麼樣?真有“派”。
企業家形象的塑造,需要各種條件。有主觀條件,也有客觀條件,兩者相輔相成,大事諧矣。客觀條件,首先是時代的要求。舊時代,並非不講形象,不過因為社會潮流不同,講法與現代人不大一樣。舊時商行老板,也講形象,但要求不離商行本色。中國封建社會,士、農、工、商,商排老四。即使排第一,也不能和“官”相提並論,所以,有“派”還要有“度”,太過了不行,比縣太爺還威風,好,找你個碴子,讓你賠兩萬。現代人強調平等,又推崇審美。企業家隻管向著美的方向努力,沒啥限製,越漂亮越有風度越有“派”越好。自然,審美與官僚和奢侈兩件事無關。
從主觀方麵講,就是要有形象意識。自慚形穢沒這必要,自甘形穢,更其不妙。企業家代表企業,非有點風度不行。而且應該學點美學,知道怎樣才算好形象。舉凡走路,說話,舉止,表情,喜、怒、哀、樂皆有風度在裏頭。象美國那樣的國家,總統的表情就要小心,一不小心,照片見報,非出漏子不可。也許有企業家會說,當一名企業管理者還要這麼謹慎嗎?回答說,當然了,企業管理本來就是一件麻煩事。如果撥拉腦袋就一個,為什麼隻有廠長才具有企業法人代表地位呢?
企業家的形象,還要注意社會於企業人員的要求,他們希望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個很重要。形象塑造,本無須借問他人,以免東施效顰,或者邯鄲學步,終成笑柄。但企業管理者的形象與社會有關,特別與企業從業人員有關。你的形象符合他們的要求,才能更有魅力。實際上,決定美者,不是美者,而是看美的人。恰如時裝表演,好的時裝表演可以引導時裝潮流,但真正決定潮流走向的還是喜歡時髦的普普通通的人們。
企業家形象應如何?研究不夠,但這裏有幾個材料,是美國和法國選民談對他們總統所希望的。便抄幾句,以為參考。
美國人對總統的希冀,通過打分製,民意測驗的結果如下:
誠實和溝通能力——9.5分;
智慧——9.4分;
同情心——9.2分;
以往的政治經驗——8.9分;
強硬——8.3分;
幽默感——7.7分;
良好的親子關係——7.4分;
良好的夫妻關係——7.3分;
高度的熱情——5.3分;
英俊——3.6分;
性感——3.3分。
美國人自由沒了邊,性感作為總統的形象要求之一,奇。但所列內容並非全無參考價值。誠實與溝通能力,名列第一,值得企業家思考,智慧第二,同情心第三,也值得重視。
法國人也曾作過民意測驗,這次測驗是早幾年在1000名18歲以上的法國各界公民中進行的。結果是,法國人心目中的總統需要具備3種優先考慮的品質,第一,聰明、睿智;第二,正直老實;第三,平易近人。情況也差不多。西方人雖重功利,對領導人的要求還是把道德人品放在首位的。
聰明的企業家,或許也可以來點民意測驗,聽聽大家心目中希冀的管理者該是什麼樣子?
(六)他重要,你知道“他”重要嗎
美國女企業家瑪麗?凱有一本《談人的管理》的書,其中第三章,專門討論“看不見的信號”。什麼看不見的信號?瑪麗寫道:“每一個人在他或她的脖子上都掛著一個看不見的信號:讓我感覺自己重要!和員工相處時,千萬要記住這個信號。”
認為自己重要,不見得人人如此,但反對別人說自己不重要,則幾乎人人如此。愛重要不重要,一點都不在乎的,還活著什麼勁兒呢?小孩子有自我中心要求,非自覺如此,而自然如此。譬如,一家團聚,外孫女來了,人人要聽她說話,最好請她表演節目。如果大人們隻管在一邊神說,冷落了孩子,她就要鬧。孩子如此,成人何嚐不是這樣。不過孩子天真,表現無須遮掩,成年人愛麵子,不好意思直接表現出來。但是,如果別人都不重視他,他的心情一定很壞。就說阿Q吧,夠沒羞沒臊的了,但他也要出點風頭,欺負一下小D,或者小尼姑什麼的,以此尋找心理平衡。
可以這麼說,作為企業的組成人員,人人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將來,開放搞活深入了,主體要求還會高。聰明的領導人,要讓職工明白你了解他們的活動,並且尊重他們。而不是隻顧看著別處,忘了自己的“同胞”。想當初,毛澤東主席去重慶談判,蔣介石派自己的警衛人員保衛毛主席的安全,臨別的時候,毛主席和周恩來副主席一一接見他們,向他們表達謝意。他們大為感動,其中為首的一個人就發表感慨說,將來得天下的必然是毛澤東。因為什麼呢?因為毛主席得人心。
得人心,僅憑手腕不行,非關心人、尊重人、知道別人的價值才行。
(七)聽比說好
聽與說係一對矛盾,甚至可以說聽是說的一部分。會說的人,先要會聽,否則,就不是一個真正能言善辨者。聽還有許多別的妙用,是說所不能替代的。
聽,認真地聽,傾聽,表示了對講話人的尊重,於是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好主意你才能聽到。聽說,蔣介石敗逃台灣的時候,也曾苦苦思索,其中一個體會,就是敢和他說真話的人太少了。說真活的人少了,不關說話人事,主要是聽話人的事。再好的話,你不聽,甚至一聽就火冒三丈,非把人家嚇跑或氣跑不可。項羽把範增都氣死了,還有人說真話嗎?
聽,又便於了解對方的主張。作為個人自我欣賞,隻要說,無須聽。但與別人交往,非聽不可。你不了解人家怎麼想的,縱然你比林肯總統還能說,管什麼用。講話妙在有的放矢,有的放矢就要知道“的”在什麼地方。如果連目標都沒有,放也是瞎放。
聽,管理者的聽,尤其需要管理者的領導風度和領導藝術。現代社會,還不能完全取消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各種差異——公民人格差異除外。因此,與管理者交往,管理者能聽自己職工的意見,從職工這一方來說,是很高興的。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聽一些小夥子聊天吹牛,說自己和廠長,和經理,和辦公室主任,或者和什麼什麼的,特“鐵”,特“磁”。有的三杯酒下肚,不覺天花亂墜。真有那麼“鐵”,那麼“磁”嗎?恐怕不見得。如果管理者能夠聽他們講話,他們的心會被“磁”性吸住的,和您的關係也容易“鐵”起來。還是那位瑪麗?凱女士講的:“好的管理人員必然是好的傾聽者。上帝給予我們兩隻耳朵,一張嘴,就是要我們多聽少講。傾聽有雙重好處,不但聽到了有用的意見,而且還使別人覺得重要。”
是呀,上帝希望我們多聽少說,所以給兩個耳朵一張嘴。否則,為什麼不給一個耳朵兩張嘴呢?我們雖不信上帝,在這一點上卻與瑪麗女士很有同感。
(八)親近計算機
計算機真是寶貝。在某種意義上,比阿拉伯神燈還要好得多。現代管理者要學會使用計算機,不僅自己會用,而且能在企業管理和生產方麵應用。
應用不應用,大不一樣。比如,機關文件,因為中國行政管理方麵,有文山會海之稱,什麼都要文件。所以文件管理,相當困難。丟丟找找,找找丟丟,耗費很多人力。企業不僅文山會海,數據、指標也多,沒有電腦的時候,沒有辦法。好比火車不通,飛機不通,汽車不通,爺兒倆逛新城,隻好騎毛驢了。騎著毛驢上北京。如果可以坐汽車、火車或者飛機,再騎毛驢,可就蠢了。電腦應用,勢在必行;先用者興,後用者衰。這樣說,好象有點誇張。好在大家都還要在地球上住一段時間,是耶非耶,但請拭目以待。
我曾在《北京晚報》上看到一條消息,“計算機法律數據庫走向各行各業。”消息上說:“成百上千的法律、法規已經或正在判定和生效,且涉及社會生活各個方麵,用常規方法通曉和掌握它們已越來越困難。“北京大學法律電腦”研究解決了這個問題。據記者說:“在實際工作時記者看到,利用法律電腦係統可以在近3000件法規、約上千萬字的內容中以9種方式任意地迅速提取和查詢有關法律內容,確為常規書籍翻查方式所望塵莫及。”
電腦是管理者的好朋友,大朋友,管理者得以電腦在手,那情形,就和孫悟空得到金箍棒的意思差不許多。
(九)資金不過是一種數字遊戲
企業家所管不過人、物、財、技、信5樣大事。所謂人流、物
流、財流、科技流、信息流。五樣大事,缺一不可;作為發展中國家,一般情況,最著急的還是錢。
錢——資金——資本——利潤,這是一個多麼誘人的公式。然而一文錢憋死英雄漢。個別時候,一個堂哉皇哉的大企業,因為沒有流動資金,急得跳樓的心思都有。
資金要緊,資金難尋。然而對於善於理財用財的大企業家來說,資金不過是一種數字遊戲,並非他們態度過於不莊重,資金本來性情幽默,他們東竄西流鬼精靈,最喜歡企業家身手不凡。
錢的產生,在於交換;錢的本質最喜交換,金錢生來喜動不喜靜。靜下來便要生鏽,動起來光彩照人。
資金喜歡交流,贏利便成資本,中國傳統,君子不喜歡言錢。其實錢是商品的價格展現,也是勞動者的報酬表現。有效勞動越多,創造的價值越多,得到的金錢也越多。
金錢進入企業,成為資金。它似乎一根魔棒,高明的企業家,就喜歡用這根魔棒,幹變萬化,化出更多的錢來。
資金的品格時而風趣,時而端莊,他作為有效勞動的代表,一是一,二是二,儼然正人君子;他和其他商品個個是好朋友,雖是好朋友卻不作長談,見麵點頭微笑然後各奔東西。一分錢,一分貨,態度絕對不偏不倚,不但正人君子,而且誠實君子。但他好大喜功,最佩服高附加值,最喜歡攀高枝,越是熱鬧的地方,他越要去,攔也攔他不住,好像自由的空氣;他喜歡成群結夥,越是同夥多,越表現出勃勃生氣。或有人說,他有點勢利眼,又不像個正人君子。他生性好冒險,最愛以一當十,不怕千裏奔走,愛好進進出出。他自己沒有特長,卻最愛慕有特長的東西。東家有新產品,他去;西家有新技術,他去;南屋來了專利,他去;北屋有了新夥伴,他也去。他愛慕別人,勝過愛惜自己;他如果是一位女性,必定水性楊花,他若是一位男子,必定喜新厭舊。但他什麼也不是,他不願在任何一個地方,安安靜靜無所事事。但他並非不忠貞,隻要你將他存在一個給他自由的地方,他便屬於你,而且可以給你生兒育女;隻要你在商戰場上,永遠風流,便千年萬年,他便一片癡情永遠把你看成一位白馬王子。但他也常出入誤區,他最厭懶人,最恨懶人,最容不下蠢人,他又特別嫉惡如仇,越是遇見貪心者,自私者,狡猾者,欺騙者,他便頓生殺機,不惜化為美女引誘你,變成鬼狐迷惑你,扮成仙女欺騙你,招來禍水淹沒你,及至你死到臨頭,他翩翩然抽身而去,臨了還要對你來個臨別贈禮笑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