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關於多鐸的一點介紹(不斷更新)(1 / 2)

多鐸在清朝諸王當中最為與眾不同,特立獨行,這個人,極富特色,在清初諸王中別具一格,有的學者認為他是屬於中國曆史上比較少見的那路奇人。之所以多鐸有那麼率性而為,狂放不羈的叛逆個性,同多爾袞一樣,與他幼年在一晝夜之間喪父喪母心理遭受極大創傷很有關係。父死母生殉,給當時隻有十一歲的他造成心理上的重大刺激,所以一直表現得性情乖張,行為荒唐,使繼承汗位的皇太極大傷腦筋。孝莊秘史裏的多鐸的個性和曆史上的多鐸很相似,率性而為,反抗權威。

多鐸生於1614年二月初九,也就是萬曆四十二年,是努爾哈赤最年幼的嫡子,大福晉阿巴亥所出的第三子,兄弟中排行十五。作為努爾哈赤最心愛的老兒子,自幼恃寵而驕是可想而知的。

同多爾袞一樣,多鐸短暫的三十六年人生大半是在戰場上度過的,乾隆給他的評語也恰如其分,清朝入關多鐸“實為開國諸王戰功之最”

。所以人們對於相傳豫親王府前的石獅是臥著的解釋是多鐸鞍馬勞頓,回了家就該好好歇息了,這也是清廷對於多鐸屢立戰功的特殊恩榮。

但是這個清朝開國第一戰將並不象他的兄長多爾袞那樣百戰百勝,卻是經曆了一番坎坷和挫折。

作為努爾哈赤的嫡出幺子,多鐸的政治地位是很高的,他六歲被封為和碩額真,十二歲成為正黃旗旗主,領有十五牛錄,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按照女真族未分家幼子享有繼承權的習俗將努爾哈赤領有的十五牛錄分給多鐸,在改換旗號後,多鐸所領的正白旗是八旗中最強大精銳的一旗。

多鐸從小也是聰明伶俐,努爾哈赤生前尤為寵愛這個幼子,同時也因為遊牧民族的習俗,未分家的幼子稱為守灶兒子,有權繼承父親所有遺產,因此多鐸從小的政治地位就相當高。

天命五年三月,努爾哈赤廢太子代善,宣布八王議政製度,當時年僅六歲的多鐸和八歲的多爾袞被和立為和碩額真,名列四大貝勒,德格類,濟爾哈朗和阿濟格之後,成為滿州地位最高的大貝勒之一,而其他戰功赫赫的兄長們和侄子們反而沒有這樣的政治地位,可見阿巴亥母子受寵的程度了。

天命九年的元旦朝賀禮,這時朝賀汗王的列次是很能體現政治地位的。

當時未滿十歲的多鐸排名第七,隨班朝賀大汗,如果排除蒙古來的台吉不算,在貴族中,多鐸是第六個單獨朝賀努爾哈赤的,僅次於四大貝勒和阿濟格之後,比德格類,濟爾哈朗還要靠前,而嶽托和杜度並列朝賀,可見多鐸的地位之高了。

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把親將的兩黃旗大部分人馬撥出,分授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兄弟三人各得15牛錄,多鐸更被立為正黃旗旗主貝勒,領有全旗。

從以上總總來看,由於小小年紀就因為備受努爾哈赤的寵愛甚至溺愛,自幼年起多鐸的政治地位在滿州貴族裏已經相當高了,這也養成了他任性,恃寵而驕的個性,據說努爾哈赤對他的兩字斷語是莽撞。

天命十一年八月十一日,多鐸兄弟的保護人和父親努爾哈赤病逝,母親在幾個時辰後被逼生殉,這時多鐸年僅十二歲半,本身正處於少年的敏感反叛期,加上一夜之間遭受父喪母亡的巨大打擊,從地位優越的旗主貝勒到孤弱無依的弱主,對多鐸年幼的心靈的巨大刺激是可想而知的,從而影響了他一生的性格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