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93(2 / 2)

有了老大夫的幫助,醫官的那一大片藥田,又有擴大的趨勢。

等匠人們全部找好住處,再跟族人們磨合好,又是一個多月過去了。

既然跟著隊伍來了草原,這些匠人就默認會傳授畢生所學,隻要族人們尊師重道,又真的上心,不怕學不到東西。

匠人師傅們都安排好,明窈才想起來剩下四五十文臣。

對於大瑜使者,草原皆是善待,從一進王城就安排了最好的氈帳,每日吃食也是有族人專門做好送去的。

文臣們雖不滿被擱置,但有吃有喝,隻當是來度假了。

直到這天,明窈找來後,得知他們要去學堂教孩子們念書,文臣們的不滿登時達到頂峰。

但他們並沒有將不滿表現出來,而是憋著一口氣,就等著王後自己發現,讓他們教皮孩子,是如何大材小用之舉。

這些文臣自詡飽讀詩書,於詩詞歌賦上頗有造詣,便是在衙門裏用不上的算學,也能略通一二。

再看草原子民粗蠻,連自己的文字都沒有,無論是傳授他們詩書禮學,還是帶他們學算學,簡單一點皮毛,怕不是就能被崇拜得不行。

理想很豐滿,然真到了實處——

“先生你講的這些我們早學會了,能不能講些深奧的?”

“大瑜字?先生你不知道嗎,我們四五歲的時候就開始上學堂,那時候還是王後親自叫我們寫字,在場這些裏,都是會寫大瑜字的。”

“作詩?這個我們不會,不過王後會!”說著,濃眉大眼的姑娘搖著腦袋,念了一首連文臣都覺妙的小詩,再聽這是王後隨口做的,不覺收了輕視心思。

還有他們粗通的算學,說句難聽的,族裏隨便找個小娃娃,撥算盤的速度都要比他們快。

入學堂三天,一群百半的文臣也不自詡聰慧了,湊到一起,無一不是蔫頭。

他們自幼習學,人前表現得謙虛,可骨子裏的清高傲氣,隻有他們自己知道。

哪想來了一趟草原,就是這些被他們認作蠻夷的草原人,給了他們當頭一棒。

一群人商量半天,一齊去找了明窈。

這一回,他們收了渾身傲慢,謙虛問了他們能做的。

明窈笑得和善:“諸位大人不妨按著自己思路來,孩子們沒什麼定性,一向是先生講什麼,他們就聽什麼,學得雜了些。”

“正好之前草原和大瑜簽的合約裏有寫,大瑜可為草原族人提供官職,諸位大人要是有看得上的苗子,他們又願去大瑜,不妨認作學生,帶回冠京去。”

認做學生?

想起數年前的草原榜眼,一眾文臣們不覺動了心思,回去後開始琢磨起收學生的事,有些互不對付的,更是等著學生爭氣。

至於幾年後他們回大瑜,學生能帶走多少,便是後話了。

前後四五個月時間,明窈終於將大瑜來的使者們安置好。

而狄霄那邊,武將們也漸漸融入到族兵中去。

草原人體魄強健,一些日常訓練,卻是叫這些武將苦不堪言,一連堅持幾個月,方才慢慢適應了去。

等適應了,武將們再開始接觸騎兵訓練,看看叫無數人聞風喪膽的草原騎兵,是如何訓練出的。

眾所周知,草原兵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