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州落雪山莊
當初燕州還是燕王朝的時候,落雪山莊就已名滿天下。隨著梁王朝與燕王朝聯手南下中原,一統天下,消除所謂國界後,無數人慕名而往。不論是讀書人還是江湖俠客都想瞧一瞧那所謂落雪山莊的景致通天。
落雪山莊,因冬季漫長且飛雪不斷而得名。有三亭六台十二閣,二十一處觀雪處。其中以三亭六台最為著名,號稱九天九落雪,每處飛雪都有各自韻味,言傳不可領會,亦無從描繪。然而落雪山莊僅僅對外開放這三亭六台,深處十二閣則是一概謝客,原因很簡單,落雪山莊本是燕朝大將軍雲山的私人領地,深處的十二閣以及各府邸,某種意義上算是將軍府的範圍內。
冰溪亭
冰溪亭屬於三亭之一,以前的冰溪亭叫做冬水亭,不過是得名於亭外的一小池。自打三十年前月冉在此悟境,寫下“半峰殘月一溪冰”後,冬水亭就改名為冰溪亭,一夜間聲明大噪,遊人絡繹。可時過境遷,如今的冰溪亭格外冷清,隻有一人獨坐其中,披白裘、手捧小暖爐。
眼前此人,正是落雪山莊三公子,雲溪。當初各王朝割據一方的時候,燕朝大將軍雲山突然獨自離開疆域,消失在茫茫人海。按理說守將擅離疆域,燕皇本該對此大發雷霆,但是似乎早有預料,燕皇立刻提拔前騎太尉為代大將軍,並對雲山出走之事不提一詞。直到半年多後,雲山才回到落雪山莊,並且帶回來一個十多歲的孩子。人們紛紛猜測該子與大將軍的關係,大多數人都認為該子是大將軍的私生子,後來又知道了少年姓雲名溪,加上雲山對這些流言的默許態度,人們更加肯定了雲溪其實就是雲山之子。之後燕皇下旨,雲山依舊是大將軍,前騎太尉依舊是前騎太尉,隻是不知這之間又發生了什麼。再後來,就是那燕梁王朝聯手南下,一統中原的故事了。
天地俱靜,雪花緩緩飄散,雲溪突然想到什麼,起身走出冰溪亭,走過亭外小池。剛剛下人才打掃過的小徑,這會又覆上了薄薄的一層雪。雲溪不願意這時候走那些莊內的主路,這些路往往會碰到賞景的遊人,而遊人見了雲溪難免談論一些與景色無關的話,多半是身世的事情。剛來的時候雲溪並沒有覺得什麼,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雲溪終於察覺到那些人語氣中的揶揄。其實也沒有什麼,但聽得多了就漸漸覺得刺耳,不如不聽,所以雲溪在外府總是有意避開遊人,選擇走一些外人不知的小徑。可遊人也不全然如此,若是哪家的小姐有興致來落雪山莊遊玩,多半是為了見上雲溪一麵,不為別的,就為了雲溪是近年來天下公認的幾位美男子之一。
龍門王子言,聽雨小謝安。落雪三公子,風起葉滿山。
這句話說的便是近幾年來天下公認的四位美男子,王訴字子言,本一介儒生,卻拜在龍門王平門下,揚言要以“禮、義、仁”入武道,且自稱“天下讀書人屬我風流”。謝諒,舊梁朝丞相謝安之子,常年居住在江州的聽雨山莊,至於為什麼叫小謝安,那是因為謝安年輕時就是聞名天下的美男子,謝諒雖然出色,但比他老子當年的程度還是差了那麼一丟丟的,所以戲言為小謝安。至於葉滿山,那隻是個外號,真人本名葉成,是個浪跡江湖的俠客,據說曾經一劍遞出後劍氣如風,滿山樹葉紛紛被吹落枝頭,遊人驚覺飛葉滿山,由此得名。而落雪三公子這個名號,自然就是屬於雲溪了,雲山本有一子一女,皆長於雲溪,後來雲溪來到落雪山莊,大家都認為是大將軍的小兒子,便自然而然的稱呼雲溪為三公子。
雲溪並不覺得自己的相貌有多出眾,他一直不過是自覺自恃,宛若倒映在水中的花影,從不知曉這美可以令人動容。
小徑上,雲溪偶遇了負責冰溪亭的老人,這裏的三亭六台往往有專人看管,主要是為了防止俠客遊者之流一時興起打鬥,破壞景致。但這看管其實更像是閑職,因為這裏的景色往往讓人忘記紛爭,從未有哪個真的動起手來。
“怎麼這麼早就走了?”兩人極為熟悉,老人和藹的笑著問道。
“冰溪亭的景致又不在白天,再久也賞不出什麼意境。”雲溪微笑說道。“而且,我突然想去軒轅台看看。”
“唉,軒轅台有什麼好看的。你呀,不如呆在我的冰溪亭,我拿點莊外用雪水新釀的酒,咱倆喝幾杯不是更好?”老人瞪大了眼睛,直爽的說道。
“唉。”雲溪學著老人唉了一聲,“您老就自己喝吧,我還想到處走走呢。”
聽了雲溪的腔調,老人哭笑不得的說道:“你這小子,行行行,那我就自己去了,這回可不給你留酒了!”
雲溪笑著離去,轉過小徑,朝軒轅台的方向走去。很久以前,當雲溪剛來到落雪山莊時,他常常想念娘親,於是晚上總是跑到冰溪亭看月色,恰巧碰見這看管冰溪亭的老人,老人性格直爽而雲溪又平易近人,一來二去,兩人很快成了極好的朋友,算是除了親人外最要好的了。走過不遠,雲溪突然想起什麼,回頭大喊:“酒還是要給我留些的!”但是早已不見老人蹤影,於是捶胸頓足,那莊外的新釀其實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