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十四年的兩難(1 / 2)

蕭與義領命退去,從後院至馮府大門這一段路,他來來回回走了整整十四年,如此熟悉的一條路,他此刻卻走的那麼艱難,快一點,慢幾步,仿佛都是一條不歸路,因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再也不會回到此地。

他的確故意用最拙劣的手段放走了小少爺,故意在昨夜給馮實人露出馬腳異樣,故意在一處不設看守——花園後牆那一片蔓藤處。他果然十分了解小少爺,畢竟小少爺呱呱墜地時,他是第二個抱他的人。

他故意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讓馮實人早些發現端倪,早一步采取行動,派另一撥人手秘密尋找小少爺,這樣他便能安心一些吧。

汪仰溪終於命他動手了,可他卻下不了手。

他放走馮驍,是他對汪仰溪的最後一次效忠。不,是報恩。

時間追溯至他投靠馮實人的前一年,他被仇家方守道追殺,蕭與義那時的武功便已嶄露頭角,不可小覷,方家見輕易不能得手,竟使出違於江湖之道的下三濫手段,將蕭與義的雙親從老家捉了回來,以此作為人質要挾。蕭與義深知若回去救人,便是自投羅網的必死之路,可不救是絕不可能的,蕭在孝道麵前,絕不會吝惜自己的性命,他懷著“一命抵二命”的妄想,毅然上路。

汪仰溪似乎是早已盯上蕭與義的才華性情,故意在這當口伸出援手,他第一次碰到汪仰溪時,汪仰溪的身後已站著兩個人,蕭與義的父母,他們安然無恙。

從那以後,蕭便死心塌地跟隨汪仰溪,任他驅馳,從不拂逆。

此時此刻,按照汪仰溪的指示,他應該做的並非尋找小少爺的下落,而是在午時之前將其抓回,帶到汪仰溪的麵前。

強收思緒,他已跨出了馮府的大門,走向熙熙攘攘的大街。

目之所及,大街上人來人往,他有一種想要閉起眼睛的衝動——現在他最害怕的莫過於看到小少爺——既不能將其帶回馮府也不能交到汪仰溪的手裏,他隻有漫無目的地向前走著,直到馮、汪其中的一方先將自己找到,解脫自己。

蕭與義在一處僻壤的街角停下了腳步,轉過身,站在麵前的是他的三個手下,亦是朝夕相處的兄弟——在執行任務中,蕭與義不止一次舍身相互,替他們擋箭挨刀,這三人對他更是死心塌地,忠心耿耿,有如親兄弟一般。此時這三人麵目凝重,卻也泰然無懼,蕭與義的心裏實在笑不出來,可他還是給他們一個訣別的笑容:“老二、老四、老五,你們本是馮府的人,卻配合我故意放走小少爺,如此累了你們。。。。。”

老四搶道:“弄得跟生離死別似的,哥,一句話我們追隨你。”

老二、老五雖然沒有點頭,但目光卻異樣的堅定。

老五說道:“哥,跟我們一起去找吧,或許老爺沒有發現你,否則為何放你出府去找少爺?”

老二搖搖頭:“不對,當時老爺身邊無人,不敢輕舉妄動,是以沒有動手。”

蕭與義苦笑道:“我是一定不能累及你們的,我了解馮實人,此刻是用人之際,他無非隻找我一人,絕不會為難你們,時間寶貴,你們快去找少爺,我走我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