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優秀的小說集(1 / 3)

肖陽

這是安明法同誌從數十年來業餘創作的作品中精選出的18篇形成的一部短篇小說集。

這是一部勸誡人們飲酒適量避免進入朦朧狀態吃虧出醜的一部短篇小說集。

這是我近年來看到的優秀短篇小說集之一。

我和作者都是河北省鹿泉市人,但是由於離開家鄉整整50年了,對於家鄉人物並不熟悉,此前與作者隻在鹿泉市文聯召開的3次會議上見過麵。當時,他是市人大領導,我是文壇老兵,我隻覺得他與會是例行公事,沒想到他在今年初夏時節卻將《朦朧悲喜》短篇小說集初稿送到了我手上“請教”。說實在話,我對近些年的官員“從文”沒什麼好感,對於他們的“請教”甚感頭疼。前些年,曾擔任過獲鹿縣(現鹿泉市)縣委書記的解青林曾謙虛地說自己寫小說是“挎著竹籃賣杜梨——冒充果木行”的,送我“請教”的稿件很有修改價值,讓我感到是真請教。這幾年的官員對自己“輕薄文字”行為自我感覺良好,自認為自己一旦有了權就成了天才、全才,送上來的“作品”都是結集出版的“成品”,名義上是“請教”,實際上讓你說好話給予肯定的。我這人生來脾氣倔強,雖已年過耳順,但是秉性難移,對於文學還是很敬畏的,不敢昧著良心隨意吹捧附和,因而常以緘默做武器,得罪人不少。接到《朦朧悲喜》稿件後,我的心境照舊如此,隻是由此想到了解青林,想到了他送上的是稿件不是印刷品,想到了兩年前曾翻閱過他贈予的一部書——《鄉村接訪奇遇記》。說實在的,當時我對他送的書並不怎麼看好,隻是從書中感到他的生活底蘊豐厚,此前應該有過創作中短篇小說的經曆,便在肯定他從生活出發進行創作的同時表示了願意看一看他的舊作的意思。想到這裏,我覺得人家是要我還願的,隻好實踐諾言翻一翻。這一翻不要緊,我頓時感到一股清風撲麵而來,竟然一口氣將小說稿讀完了。讀完掩卷深思,腦海中閃現出的都是一個字——好。

該書之好,首先是其立意好,取名為《朦朧悲喜》和書中內容是很貼切的。從事短篇小說創作的同誌都有結集出版比較難的感受,之所以產生這種感受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每篇小說創作時的時代不同、立意不同,書名難以確定,最後隻好以自認為較好的小說定為書名。安明法同誌則不用為此發愁,選擇結集出版的18篇小說每篇均與飲酒有關。我國的酒文化曆史悠久,從飲用方麵講卻不外乎悲愁時飲,喜慶時也飲,飲用過量則會因酒精中毒而出現意識受損、非理性行為的朦朧狀態,進而演繹出各式各樣的悲喜劇來。安明法的《朦朧悲喜》正是揭示了這樣一個主題,在宣揚酒文化的同時,勸誡大家飲酒適量,避免貪杯後朦朦朧朧地誤事、壞事、出醜。在他選擇出版的小說中,雖然因酗酒出醜、壞事的篇幅不多,但是仍然讓我們不難看出其勸誡人們適量飲酒、不能酒駕的良苦用心。至於書中收入的酒後奇遇的僥幸人物,我們也隻能從呂蒙正所說的時、命、運方麵理解,進而從作者的這種構思中看到其樸實善良、愛憎分明的內心世界,看到其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良好意願。

該書之好,最重要的是成功地塑造了數十個性格各異、命運不同的典型人物形象。小說是一種以塑造人物形象、敘述故事為主的文學體裁。我在30餘年的文學創作生涯中,感受最深的是故事好編、人物難寫,所看到的失敗作品也大都栽在這個問題上。這些失敗作品乍看故事編寫的非常熱鬧、複雜,讀起來也能湊合著讀下去,隻是讀過之後掩卷回味就感到寡淡無味了,至於故事不是忘得一幹二淨就是缺胳膊少腿,人物不是張冠李戴就是丟三落四。出現這一問題的根源是作者錯誤地沒有把塑造人物形象放在首位,僅僅注重了故事的敘述,對於故事中的人物采用了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態度。如此作品中的人物多為千人一麵,充其量隻是一個蒼白的、臉譜化的化妝宣傳符號,根本談不上性格和有血有肉、躍然紙上,這樣的人物怎麼能讓人記住?不能為藝術畫廊增添新人物的小說豈不是喪失了自身功能?還能算作小說嗎?為此,在上世紀80年代,文學界曾針對“四人幫”提出的文學創作“三突出”原則進行過討論,嚴厲地批評譴責了主題先行、人物臉譜化、概念化的文學創作弊端。然而,時過30餘年,這一弊端仍未根除,一些人仍在熱衷於圖解主題的把戲,終將小說搞到了少人問津的尷尬境界。我拿到安明法的小說稿之初,對此是擔憂的,結果翻開一看不僅憂慮一掃而空,反而產生了耳目一新的感覺。安明法同誌交給我的稿件是多年創作積攢的60餘篇,我讀後對20餘篇的人物頗感興趣,便率直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安明法同誌邊聽我說邊記錄,回去後隻對與酒有關的18篇進行了認真修改,數日後交到了我手上再次征求意見。我對這18篇小說是無話可說了,因為這18篇作品成功地塑造了27個個性鮮明、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這些人物中,從職業上可分為個體經商的9人,公安幹警4人,農村和脫產幹部12人,記者1人,熱衷文學創作的業餘作者1人;從性格和命運上分就相差懸殊、各自不同了。以個體經商者為例,田大膽喜張揚、愛賣弄,明明是出賣墳地的偏說是搞房地產的,醉酒後敢誇口買銀行,醉駕被抓敢耍賴咬警察,在派出所裏還要賣弄“學問”,結果不言而喻;聶俊海膽大無心,屢屢受名義上是個體戶實際上是地方一霸的羅彬之騙,最後鋃鐺入獄;高二妮機智幽默,借酒後官員戲耍之機將他們一一笑罵、捉弄,結果遏製了鄉鎮官員到個體飯店吃喝記賬不還的歪風;齊誌魁奸詐無比,總以吃虧為名占便宜,最後在競選村委會主任一職時真的吃了大虧,落得了家破人亡的下場;高大強為人豪爽,粗中有細,最終擊潰了心懷鬼胎、不務正業的緱小兵;胡海泉屬於先富起來的農民企業家,被樹為典型後得意忘形而成為鄉內一霸,最後在鄉親們猛擊下驟然清醒再成致富典型。再說4個幹警,祁軍強豪爽粗狂,鐵麵無私,卻又謙遜有禮,酒後鬧出了大笑話;魯長順為人厚道,廉潔奉公,頗有長者之風,最終識破了齊小兵的肮髒嘴臉;齊小兵貪婪異常,為保住發財的門路,醉酒後跪倒在魯長順腳下力辭提拔,反而露出了徇私枉法的罪惡行徑;於是之學識淵博,談吐文雅幽默,醉酒後也保持著高度的警惕性,因此屢有奇遇,屢建奇功,不僅獲得了領導賞識和同事愛戴,而且受到了出家人的尊重……該書27個生活在不同環境中的人物,有著27個不同的性格,為我們展現出了27個典型人物形象,是這部小說創作成功的顯著標誌之一,不能不令人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