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幾位是如何奪取密約的呢?當時的情景能否與我們分享一下?”。年輕的記者把手伸得老長,將話筒送到蕭放嘴邊。
“額,這個,當時的情況十分危急,我們不僅肩負著奪取密約的任務,而且又要保證臥底身份不被前政府官員察覺,在M國使館內周旋,我們麵臨著諸多危險,尤其是...”。蕭放滔滔不絕的講訴著自己的英雄事跡。
即使這已經不是蕭放第一次回答這個問題,但蕭放仍然保持著充沛的精力,耐心的為記者們解答疑惑。
開完記者招待會,蕭放和晨辰走到了大街上,出於對英雄的優待,他們獲得了休息三天的權利。
“看到沒?那邊的幾個人好像在議論我們誒”。晨辰洋洋得意的說道。
“那是自然,我們可是英雄人物”。蕭放淡定的衝著那邊招了招手。
“這兩個禍害,還敢不知廉恥的走到大街上來”。
“沒錯,戰爭禍源,給國家帶來災難的災星”。
“滾出這個國家!”。
“滾出去!滾出去!滾出去!”。
出人意料的是,回應蕭放二人的不是歡呼聲,反而是一片咒罵。
“我...”。蕭放聞言氣得發抖,滿麵通紅,情緒激動。
晨辰見狀趕緊拉住了蕭放,免得事態惡化,發展成為一場街頭罵戰。
那些謾罵者似乎並不滿足於語言攻擊,三十幾個人走過來把蕭放和晨辰團團圍住,摩拳擦掌,一副準備打群架的姿態。
“喂喂喂,大家能不能冷靜一下”。晨辰阻止道。
那些人卻把晨辰的話當做耳邊風,幾個人已經揮舞著拳頭向蕭放和晨辰衝了過來。
“來的正好”。蕭放一副躍躍欲試的激動表情。
“蕭放,別亂來,不要毆打這些平民百姓...蕭放,小心後麵”。晨辰屢勸不止,最後加入了這場混戰。
不遠處的咖啡廳內,幾個人正仔細觀察著蕭放與晨辰二人的一舉一動。
其實這一行五人的身份是特派調查團成員,負責對蕭放、晨辰還有林尋培這幾個上級準備精心栽培的大功臣的發展潛力進行估算與判定,外麵的那些“刁民”不過是士兵扮演的群眾演員。
三十幾個士兵倒下了十幾個才將蕭放二人製服,五個考察團成員個個都露出了無比驚訝的神色。
但武力隻能作為評判因素中的一項指標,不能憑此決定優劣。
在考核期間,蕭放等人的一舉一動都會被記錄在案,作為評判標準。
幾天後,一份調查文檔放在了統帥辦公室的案頭上。
調查團之所以進行這些調查工作,正是出於這位最高統帥的指令。
“三個人之中除了那個叫蕭放的除外,其他兩個都有培育成為國家骨幹的潛力?”。統帥自言自語道,他輕輕地把檔案扔回了辦公桌上,對著他的助理說:“去安排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