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法]波德裏亞:《論誘惑》,張新木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100][法]福柯:《生命政治的誕生》,莫偉民、趙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01][法]阿蘭·巴迪歐:《小萬神殿》,藍江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102][法]朗西埃:《歧義》,劉紀蕙等譯,西北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103][美]賴特·米爾斯:《馬克思主義者》,商務印書館編輯部譯,商務印書館1966年版。
[104][美]馬斯洛:《人性能達的境界》,林方譯,雲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05][美]約翰·霍夫曼:《實踐派理論和馬克思主義》,周裕昶、杜章智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8年版。
[106][美]羅伯特·戈爾曼編:《“新馬克思主義”傳記辭典》,趙培傑等譯,重慶出版社1990年版。
[107][美]馬丁·傑伊:《法蘭克福學派史》,單世聯譯,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08][美]諾曼·萊文:《辯證法內部對話》,張翼星等譯,雲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09][美]斯蒂芬·貝斯特、[美]道格拉斯·科爾納:《後現代轉向》,陳剛等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110][美]戴維·哈維:《後現代的狀況:對文化變遷之緣起的探究》,閻嘉譯,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
[111][美]麥克爾·哈特、[意]安東尼奧·奈格裏:《帝國——全球化的政治秩序》,楊建國、範一亭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2][美]托馬斯·庫恩:《科學革命的結構》,金吾倫、胡新和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113][美]愛德華·W.蘇賈:《後現代地理學:重申批判社會理論中的空間》,王文斌譯,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
[114][美]道格拉斯·凱爾納、[美]斯蒂文·貝斯特:《後現代理論:批判性的質疑》,張誌斌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版。
[115][美]詹姆遜:《詹姆遜文集》(第一卷),王逢振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116][美]愛德華·W.蘇賈:《第三空間:去往洛杉磯和其他真實和想象地方的旅程》,陸揚等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17][美]道格拉斯·凱爾納:《波德裏亞:批判性的讀本》,陳維振、陳明達、王峰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8][英]佩裏·安德森:《西方馬克思主義探討》,高銛等譯,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19][英]戴維·麥克萊蘭:《馬克思以後的馬克思主義》,林春等譯,東方出版社1986年版。
[120][英]佩裏·安德森:《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餘文烈譯,東方出版社1989年版。
[121][英]查特爾·墨菲:《政治的回歸》,王恒、臧佩洪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22][英]斯科特·拉什、[美]約翰·厄裏:《組織化資本主義的終結》,征庚聖等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23][英]恩斯特·拉克勞:《我們時代革命的新反思》,孔明安、劉振怡譯,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4][英]丹尼斯·德沃金:《文化馬克思主義在戰後的英國——曆史學,新左派和文化研究的起源》,李鳳丹譯,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25][英]斯圖亞特·西姆:《後馬克思主義思想史》,呂增奎、陳紅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26][加]本·阿格爾:《西方馬克思主義概論》,慎之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127][加]艾倫·伍德:《新社會主義》,尚慶飛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28][加]菲利普·漢森:《漢娜·阿倫特:政治、曆史與公民身份》,劉佳林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29][斯]斯拉沃熱·齊澤克等:《圖繪意識形態》,方傑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130][斯]斯拉沃熱·齊澤克:《意識形態的崇高客體》,季廣茂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版。
[131][斯]斯拉沃熱·齊澤克:《快感大轉移——婦女與因果性六論》,胡大平、餘寧平、蔣桂琴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32][斯]斯拉沃熱·齊澤克:《實在界的麵龐》,季廣茂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版。
[133][斯]斯拉沃熱·齊澤克:《易碎的絕對》,蔣桂琴、胡大平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34][斯]斯拉沃熱·齊澤克:《有人說過集權主義嗎?》,宋文偉、侯萍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5][斯]斯拉沃熱·齊澤克、[英]格林·戴裏:《與齊澤克對話》,孫曉坤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6][斯]斯拉沃熱·齊澤克:《幻想的瘟疫》,胡雨譚、葉肖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7][斯]斯拉沃熱·齊澤克:《敏感的主體——政治本體論的缺席中心》,應奇、陳麗微、孟軍、李勇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8][斯]斯拉沃熱·齊澤克:《伊拉克:借來的壺》,塗險峰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版。
[139][南]普雷德臘格·弗蘭尼茨基:《馬克思主義史》(第一卷),李嘉恩等譯,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40][南]普雷德臘格·弗蘭尼茨基:《馬克思主義史》(第二卷),胡文健、楊達洲、賈澤林譯,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41][西]聖地亞哥·卡裏略:《“歐洲共產主義”與國家》,鍾琦譯,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
[142][比]埃內斯特·曼德爾:《論歐洲共產主義》,齊春子等譯,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43][日]廣鬆涉:《物象化論的構圖》,彭曦、莊倩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144][日]廣鬆涉:《存在與意義——事的世界觀之奠基》(第一卷),彭曦等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145]陸梅林選編:《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文選》,陸梅林等譯,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
[146]俞可平主編:《全球化時代的“馬克思主義”:九十年代國外馬克思主義新論選編》,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版。
[147]羅鋼、劉象愚:《文化研究讀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148]汪民安、陳永國、馬海良主編:《後現代性的哲學話語:從福柯到賽義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49]張一兵:《無調式的辯證想象:阿多諾〈否定的辯證法〉的文本學解讀》,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版。
[150]羅崗、顧錚主編:《視覺文化讀本》,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152]張一兵、胡大平:《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曆史邏輯》,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153]張一兵:《文本的深度耕犁:西方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解讀》(第一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154]汪民安主編:《生產》(第二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155]蘇紅軍、柏棣主編:《西方後學語境中的女權主義》,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156]許紀霖主編:《帝國、都市與現代性》,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57]張一兵:《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學映像》,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
[158]周凡主編:《後馬克思主義:批判與辯護》,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年版。
[159]張一兵:《回到列寧——關於“哲學筆記”的一種後文本學解讀》,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60]張一兵:《反鮑德裏亞:一個後現代學術神話的祛序》,商務印書館2009年版。
[161]汪民安主編:《生產》(第七輯),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62]劉森林:《物與無:物化邏輯與虛無主義》,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