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批評家都說,詩人是“人類的兒童”。因為他們都是天真的,和善的。在現在的許多詩人中,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更是一個“孩子的天使”。他的詩正如這個天真爛漫的天使的臉;看著他,就知道一切事物的意義,就感得和平,感得安慰,並且知道真相愛。著《泰戈爾的哲學》的S.Rabhakrishnan說:泰戈爾著作之流行,泰戈爾之能引起全世界人的興趣,一半在於他思想中的高超的理想主義,一半在於他作品中的文學的莊嚴與美麗。他的著作在現今尤有特殊的價值;因為這個文明世界自經大戰後,已宣告物質主義的破產了。(參閱《泰戈爾的哲學》第二頁)

泰戈爾是彭加爾(Bengal)[1]地方的人。

印度是一個“詩之國”,詩就是印度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新生的兒童來到這個世界上所受的一次祝福,就是用韻文唱的。孩子大了,如做了不好的事,他母親必定背誦一首小詩告訴他這種行為的不對。在初等學校裏,教了字母之後,學生所上的第一課書就是一首詩。許多青年的心裏所受的最初的教訓就是:“兩個偉大的祝福,能消除這個艱苦的世界的恐怖的,就是嚐詩的甘露與交好的朋友。”許多印度人寫的書,也都是用詩的形式來寫的;文法的條規,數學的法則,乃至博物學、醫學、天文學、化學、物理學,都是如此。結婚的時候,唱的是歡愉之詩;死屍火葬的時候,他們對於死人的最後的說話,也是引用印度的詩篇。

在這個“詩之國”裏,產生了這個偉大的詩人泰戈爾自然是沒有什麼奇怪的。

泰戈爾的生辰是一八六一年五月七日。他的家庭是印度的望族;他的長輩,出了許多名人;他的同輩和晚輩也出了好些哲學家、藝術家,他自己曾說道:“我小的時候所得的大利益,就是文學與藝術的空氣彌漫於我們家裏。”他的接待室裏,每天晚上燈都亮著,客人來往不絕。他的兄弟Ganendra在家裏搭起戲台,演過Pandit Taskaratna作的戲;他的侄子Jyotiprokash也教過他作詩。他的父親Dabendranath Tagore更是當時的一個天才。泰戈爾在此優越的環境中長成,他的偉大的詩才受了不少的灌溉,自然是要出芽、生枝,而且開花結果。

泰戈爾的母親死得很早。他在兒童時代,寂寞而不快樂,很少出外——到街上,或園林裏——去遊玩。離了家塾以後,他進了本地的東方學校,師範學校,又進了英國人辦的彭加爾學校,又被送到英國去學法律。但是對學校裏的刻板而無味的生活,他十分憎惡。無論到哪個學校,都不過一年就退學回家。他父親很知道他的性情,並不強迫他去服從學校裏的殘酷而不明了兒童個性的教師,隻在家裏請了人教他。

但他還有兩個大教師呢!一個是自然界,一個是平民。泰戈爾他自己告訴過我們:自然界就是他的親愛的同伴;她手裏藏了許多東西,要他去猜。泰戈爾的猜法真是奇怪!凡是她給他猜的東西,他沒有不一猜就中的。這因為他與自然界相處已久而且很深了,他很小的時候就愛她。他家裏有一棵榕樹,他少時常到樹下洗澡遊玩,到了後來,還記住它:

繞纏的樹根從你枝幹上懸下,嗬,古老的榕樹呀,你日夜不動地站著,好像一個苦行的人在那裏懺悔,你還記住那個孩子,他的幻想曾同你的影子一同遊戲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