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在水心一時興起的堅持下,她與慕容白在這海邊偏僻的小漁村中,循著朱南國傳統習俗成了親。
並且讓水心終於如願以償,穿了一把朱南國傳統喜裙,過了把癮。
成親當天,場麵很是熱鬧,村中的村民們一個不落,全數到場。
村裏的小孩子圍成一團,眼巴巴地望著從一百多裏地之外的鎮子上請來的,專門操辦喜宴的廚子,望著他鍋中冒著油光的肉丸子和肉片,不斷地流著口水。
“嗬嗬。”坐在屋中,望著院子裏動靜的水心嗬嗬一笑,指著那群還在流水的小孩子,“小六,你去跟那廚子說,炸好的丸子就先給那些孩子一盆。咱們準備的材料足夠多,時間也還早,讓他們先吃些,墊墊肚子。”
“好。”一直跟在水心身邊忙前忙後的冷小弟,趕忙跑了出去,出去之前,還對被打發過來幫忙的多娜眨眨眼,叫她機靈一些。
望著冷小弟離去的背影,水心的手指輕輕撫過身上那套色彩鮮豔的喜裙,轉頭看了眼天,見時辰還早,便靠坐在椅子裏,閉目養神。
在朱南國,很多習俗都與大魏不太相同。
就像是這成親的習俗,新嫁娘是不興避嫌那一套的,在成親之日,新娘的兄弟也要跟著一起忙活,忙裏忙外。
成親當天的喜宴,也要在午時之後才能開始。
新娘子不能學大魏的姑娘家一樣,躲在新房中,由女眷們陪著,是要跟著夫婿一起,向著兩邊的長輩,以及所有前來赴宴的眾人敬酒,以示感謝。
而且,在成親的當天,新娘子不能哭的,要笑,笑得越燦爛,笑得越甜美,就代表著今後的日子會越發的甜甜蜜蜜,和和美美。
水心與慕容白本就是大魏人,習慣的也是大魏國的風俗,現在要照著朱南國的風俗來成親,自然讓所有人都雞飛狗跳,忙得暈頭轉鬧。
尤其,很多東西、很多事,都要提前半年,甚至是好幾年前就開始陸續著手準備,這才能顯示出雙方對這場親事的重視,也不會唐突了姻親。
可是水心偏偏獨出心裁,心血來潮地要體驗一把朱南國的風俗,加上她家師父又很堅持,一定要三天後舉辦婚事,這可讓對水心等人十分有感情的迦古一家,還有這小漁村中的所有村民全都傷透了腦筋。
最後大家湊在一起一琢磨——算了!反正都是亂來了,那在細節上也就別講究那麼多了!
像是彩禮,嫁妝,喜服,添箱等物和事,就大家夥一起湊湊,甭管整齊不整齊,好歹湊夠個數,讓麵上能過得去,也別讓水心丟了臉麵。
當然,這裏所說的彩禮,嫁妝什麼的,也和大魏國不太一樣。
在大魏國,那些無非是些金銀首飾、黃白之物、尺頭、布料、家具、田產等物,都是些有錢就能輕易買到,甚至是半天隻內就能全部準備好的易得之物。
可是在朱南國,特別是這個古老而封閉的小漁村,這些東西多代表的含義和意義顯然就更加的不同,上述那些東西如果有,更好,沒有,也不會挑你理。
但是,這並不代表這裏的這些東西就好準備,不,應該說,要比那些有錢就能買到的東西要難上幾倍,幾十倍,甚至是幾百倍……
就比如水心今天穿在身上的那身喜裙,那是多娜娘從多娜八歲的生日那天起,一針一線,斷斷續續用了兩、三年的時間才完成的。上麵鑲滿了小珍珠和五彩的貝殼,走在陽光下,耀目非凡。
還有水心身上所戴的那些首飾,也全是珍珠、貝殼、魚骨等物,全是大海裏的東西。是由多娜的爹迦古一點點收集回來,交給多娜的娘親,一點點打磨、穿孔,費事費心費力完成的。
可以說,這樣的一身裝扮,全都是多娜的娘親,一個弱女子,為了心愛的女兒能夠在成親當天嫁得風光,用自己的心血和時間打造出來的,裏麵充斥著慢慢的母愛。
對於水心,多娜的一家都是充滿了感激和親密的。
不光是水心為村中的人施藥看病,也不光是因為水心自掏腰包,自己花錢去建造大漁船,能夠讓村中出海打漁的人更加的安全,當然,像是水心能夠認識使節大人,能夠與官府的人說得上話,能夠與那些官老爺們平起平坐的這個理由,則更夠不上理由。
他們之所以願意如此地幫助水心,幫她完成這個突發奇想,也是因為他們實在是很喜歡水心,很難忘這半年來的朝夕相處。是打從心底的,想要為水心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