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當競爭對手成為頂頭上司(1 / 3)

愛新覺羅·皇太極,一個沒有媽的孩子,他要想和別人相處,他要想在眾多的大大小小的兄弟姊妹當中能夠獨樹一幟,沒有一個很好的協調力是根本就做不到的。他也非常清楚地知道,沒有媽的孩子要想取勝,必須追隨他的父親:“父親走到哪裏,我就打到哪裏,我的一生就要追隨我的父親,讓他看到我的英雄本色,我才能夠成功。”

準一把手沒那麼好當

話說莊妃嫁給愛新覺羅·皇太極的第二年,也就是1626年,後金政權發生了一件塌天大事:後金政權的建立者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愛新覺羅·多爾袞和愛新覺羅·皇太極的父親——去世了。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去世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根據專家的考證,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死於抑鬱症——我們說白了吧,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是被人活活給氣死的!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是因為某件意外的事想不開而被人活活給氣死了!我們的問題在於:到底是誰有這麼大的本事能夠把一代英雄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給活活氣死?

能夠把愛新覺羅·努爾哈赤這個人給活活氣死的,便是明朝大將袁崇煥。

我們說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一生征戰無數,勝利在他眼中那是非常容易的事。他在東北,無人敢敵。盡管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一生戰功赫赫,但是,他也有失敗的時候,而且他也有失敗得非常慘的時候。

話說1626年正月,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大舉出兵,親率八旗大軍6萬人——八旗兵當時一共就有6萬——也就是說,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帶領所有的六萬八旗精兵——號稱20萬大軍,橫渡遼河,一路之上如入無人之境一般,奔著尚在大明王朝掌握之中的遼東地區唯一的一座孤城——寧遠——猛撲而來。

當時,在整個東北,原在大明王朝掌握之中的所有的城池,除寧遠城還在明朝的守軍手裏之外,都已經被清軍占領。這個時候的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已經打了43年仗,擁有43年豐富軍事經驗的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向孤城寧遠撲來。

明朝守衛孤城寧遠的將領是誰呢?袁崇煥,41歲,進士出身,拿起個20斤重的槍來,對他來說,都應該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袁崇煥,一個純粹的文人,說手無縛雞之力吧,有點過分。袁崇煥一生,沒動過刀槍,沒有任何作戰經驗。

進攻者,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有著43年豐富的戰爭經驗,時年67歲。守衛者,袁崇煥,沒有任何從戰的經驗,時年41歲。

話說這一年正月二十四日,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命令猛轟寧遠城,城上的守衛者袁崇煥命令用大炮向下轟擊,隻聽一聲炮響,正中八旗軍隊的中軍大帳,隻聽到幾聲哀鳴,6萬八旗精兵轉眼之間作鳥獸散去,戰爭就這麼結束了,就一炮。袁崇煥所使用的是西洋大炮,努爾哈赤沒聽說過,也沒見過。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沒見過這麼大威力的炮,打中了他的中軍大帳,也就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所在的那個中軍大帳。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是否身負重傷,我們現在已經無法查證,因為這對於清朝人來說,是一個非常避諱的事,但是有一點,不容置疑:正月二十五,6萬八旗精兵,轉眼之間,悉數從孤城寧遠退出。

此後,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再沒出山,再沒打過任何一仗。從此以後的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每天都在發愁,每天都在苦思冥想:袁崇煥到底是個什麼人,41歲,一個進士,就把我給打敗了?就在1626年9月30日(陰曆八月十一日),已經深深地陷入了苦悶、彷徨的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帶著深深的遺憾,離開了人世。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去世,使得他的兒子們和侄子們,立即陷入到了一場緊張激烈的汗位爭奪戰之中。在這場汗位爭奪戰中,莊妃的丈夫愛新覺羅·皇太極是個積極參與者,愛新覺羅·多爾袞也是個參與者。參與這場汗位爭奪戰的,還有很多很多的人,這些人不管是誰取得了勝利,都會一舉改變愛新覺羅·多爾袞與莊妃兩個人的命運。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一生,前麵我們介紹過。他娶了16個妻子,這16個妻子為他生了16個兒子和8個女兒。在他死了以後,參加了這場汗位爭奪戰的,主要是他的4個妻子所生的兒子。我們下麵就把參加汗位爭奪戰的這些人和他們的母親簡單介紹一下。

第一位,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第一個妻子,佟佳氏。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8歲結婚,他的第一個妻子是塔木巴晏的女兒,叫佟佳·哈哈納劄青,小名叫詹泰。佟佳氏是滿洲人。滿洲人有647個姓,也有的書說滿洲人有643個姓。佟佳氏是滿洲人六百多個姓中最大的一個姓,人數最多,在1912年以後改姓佟,此前叫佟佳。佟佳·哈哈納劄青,小名詹泰,在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8歲的時候與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結婚,那個時候的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尚不出名。詹泰給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生了兩個兒子,長子愛新覺羅·褚英,次子愛新覺羅·代善。日後,在1626年,參加了這場汗位爭奪戰的是愛新覺羅·代善——詹泰為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所生的次子。話說到這裏,有的讀者朋友們就會問了: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長子愛新覺羅·褚英怎麼不參與這場汗位爭奪戰啊?這個問題我們後麵就會給大家揭示。

日後參加了汗位爭奪戰的還有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第二個妻子所生的孩子。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第二個妻子是富察氏。富察氏也是滿洲八大姓中的一個,人數也是很多的,富察氏一度曾經得到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寵愛。關於富察氏的故事,我們曾經在前麵為讀者朋友們介紹過。這裏單說這個富察氏也給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生了兩個兒子,她生的兩個兒子長子叫愛新覺羅·莽古爾泰,幼子叫愛新覺羅·德格類。富察氏的長子愛新覺羅·莽古爾泰,在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所有兒子當中排行第五,所以又叫五子。富察氏後來因為得罪了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被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下令殺掉:誰來執行殺掉富察氏這個命令?此時此刻,有人毛遂自薦:“我來。”說時遲那時快,從軍營中立即站起一個人來,手起刀落,富察氏就這樣死了,這個嘴裏說著“我來”的這個人是誰呢?這個人便是富察氏和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兩個人所生的兒子愛新覺羅·莽古爾泰——手刃生母的愛新覺羅·莽古爾泰。

1626年,當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去世以後,愛新覺羅·莽古爾泰也參加了汗位爭奪戰。

第三位參與汗位爭奪戰的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正宮皇後葉赫那拉氏的孩子。葉赫那拉氏的名字全稱應該叫葉赫那拉·孟古,有的人就很奇怪,這個葉赫那拉·孟古,她既不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第一個妻子,也不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最後一個妻子,她隻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16位妻子當中既不靠前也不靠後的中間的那個,她怎麼就成了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皇後了呢?而且她早在1603年就死了。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在她死後十好幾年才建立後金政權,她怎麼能夠成為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皇後呢?這不對啊。對的,這裏麵有個故事。

關於葉赫那拉·孟古與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婚姻,我們在前麵也是給讀者朋友們講過的。這裏單說葉赫那拉·孟古與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結婚的時候,葉赫那拉·孟古所在的葉赫部已經跟建州女真,跟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反目成仇了。隻是人家葉赫部不願意在曆史上背上個說話不算數的千載罵名,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才一邊送葉赫那拉·孟古與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結婚,一邊與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所在的建州女真交戰。故而,當葉赫那拉·孟古與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結婚的時候,葉赫部跟建州女真之間,已經是勢不兩立、你死我活了。

就在這種情況下,葉赫那拉·那林布祿——葉赫那拉·孟古的哥哥,仍然是言必信,行必果。雖然咱們兩部已經反目為仇了,但是,我父親說把我的妹妹許配給你,這件事咱們得做,所以,是葉赫那拉·那林布祿隻身送葉赫那拉·孟古與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結婚。這邊結完婚,那邊就走人了。從此以後葉赫那拉·孟古就再也沒有見到過她的親人,葉赫那拉·孟古隻身一人生活在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身邊,她再也沒有探過親。四年以後,葉赫那拉·孟古為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生下了一個兒子,這個孩子就是愛新覺羅·皇太極。所以呢,愛新覺羅·皇太極這個人吧,既沒見過外公外婆,也沒見過舅舅、舅媽,更沒見過姨夫、姨媽,他隻見過媽媽和爸爸。而且,他的舅舅跟他的爸爸是終生的你死我活的仇人。

1603年,葉赫那拉·孟古去世。葉赫那拉·孟古去世的時候,愛新覺羅·皇太極11歲。1626年,愛新覺羅·皇太極也參加了這場汗位爭奪戰,而且他是最終的勝利者。他勝利了,母以子貴,當他的父親也去世以後,他得給他的父母上諡號、廟號,等等。所以,實際上呢,葉赫那拉·孟古這個高皇後,不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冊封的,而是他們兩個人都死了以後,他們的兒子愛新覺羅·皇太極給追封的,葉赫那拉·孟古從來沒有當過哪怕是一天的皇後。

我們回過頭來,繼續說誰參與了這場汗位爭奪戰。

參與這場汗位爭奪戰的還有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大妃烏拉那拉氏所生的三個孩子,愛新覺羅·多爾袞兄弟三人。關於他們的情況,我們前麵介紹過,這裏就不再說了。

問題在於,愛新覺羅·努爾哈赤這個人他死了,他的子侄怎麼也能夠參加汗位爭奪戰呢?按照我們中國曆史的傳統,這個事不應該出現啊,你應該指定接班人啊!你指定誰是你的皇儲,誰是你的繼承人,這不就完了嗎?多麼簡單的一件事啊?不應該出現爭奪啊?這些人都在爭什麼呢?他們憑什麼參加汗位爭奪戰啊?

要是回答這一問題,這話就長了。愛新覺羅·努爾哈赤還真指定過汗位繼承人,而且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指定汗位繼承人還不是一回,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前後共指定過三回汗位繼承人呢。隻不過,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這三回指定汗位繼承人的努力,都沒成功而已。故而,下麵的我們,很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三次失敗的立儲過程。

首先給您介紹的,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第一次失敗的立儲過程。

前麵我們為讀者朋友們介紹過,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有一個弟弟叫愛新覺羅·舒爾哈齊。兄弟兩人一直是同起兵,共成長,同戰鬥,共患難。後來兩個人在建州女真中可謂是平起平坐。那個時候,愛新覺羅·舒爾哈齊的地位,就相當於說書人口中的“一字並肩王”!那個時候,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與愛新覺羅·舒爾哈齊兩個人的權力,一人一半,各占50%。與此同時,愛新覺羅·舒爾哈齊還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指定的實際接班人。但是,再親的兄弟,兩個人也是兩顆心不是?尤其是在如何對待蒙古人的問題上,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與愛新覺羅·舒爾哈齊兩個人,產生了非常嚴重的分歧。

咱們前麵講過,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三次與科爾沁蒙古打仗,14年大戰三個回合,結果怎麼樣?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三次戰敗。在這個情況下,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想到了漢族人的一句話:退一步海闊天空。不如,咱們與科爾沁蒙古聯合吧?咱們與科爾沁蒙古妥協吧?這個時候,愛新覺羅·舒爾哈齊可不幹了: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你怎麼能遇到這點小小的困難你就投降了呢?愛新覺羅·舒爾哈齊不管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想法叫妥協,愛新覺羅·舒爾哈齊不認為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想法可以達到雙贏的目的,在他的心中,這個就叫投降。所以,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與愛新覺羅·舒爾哈齊兩個人,產生了非常嚴重的分歧。

非常嚴重的分歧的最終結果,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用了計策:算了,算了,咱也別爭了,咱兄弟二人喝酒吧。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把他的弟弟愛新覺羅·舒爾哈齊灌醉了。這之後,便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把他的弟弟愛新覺羅·舒爾哈齊鎖在一個小黑屋子裏,關了起來。

這回,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耳朵根子清靜了:你愛新覺羅·舒爾哈齊不用出來了,你愛新覺羅·舒爾哈齊這個人沒了。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把他的親弟弟愛新覺羅·舒爾哈齊關在小黑屋子裏以後,愛新覺羅·努爾哈赤還不滿意,最後,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又把他的親弟弟愛新覺羅·舒爾哈齊迫害致死。這可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親弟弟啊!

這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第一次失敗的立儲,原因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與他的弟弟愛新覺羅·舒爾哈齊二人之間政見不合。

下麵我們再來說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第二次失敗的立儲。

前麵我們介紹到,愛新覺羅·努爾哈赤21歲的時候,他的妻子佟佳·哈哈納劄青(小名詹泰)給他生下了長子愛新覺羅·褚英。愛新覺羅·褚英這個人可以說能征善戰,尤其是在1607年,建州女真再度與烏拉部激戰的時候。愛新覺羅·褚英時年27歲,勇謀出眾,力挫強敵,為建州女真這一次與烏拉部的激戰最終取得勝利奠定了基礎。此役之後,愛新覺羅·褚英的地位日漸升高。

就在此時,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與他弟弟愛新覺羅·舒爾哈齊的分歧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了。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在把愛新覺羅·舒爾哈齊送進小黑屋之後,就確立了愛新覺羅·褚英作為自己的汗位繼承人。

但讓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沒有想到的是,我們通過前麵的介紹可以知道的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兒子太多了,16個兒子,你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憑什麼讓他愛新覺羅·褚英當你的汗位繼承人?為什麼你的汗位繼承人就輪不到我們這些也同樣是你的兒子的人呢?就因為他愛新覺羅·褚英會打仗?我們就不會打仗?

自從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立了愛新覺羅·褚英作為自己的汗位繼承人之後,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那十幾個兒子那叫一個空前的團結啊:他們一致反對褚英作為他們的父親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汗位繼承人,他們隔三岔五的就會到他們的父親愛新覺羅·努爾哈赤這兒說他們的哥哥愛新覺羅·褚英的壞話,說愛新覺羅·褚英這兒也不對,那兒也不對,總之哪兒都不對。其實,愛新覺羅·褚英也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最後鬧得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很煩:自己的十幾個兒子天天內訌,這還怎麼打天下啊?這可怎麼辦呢?

實在想不出什麼好辦法的愛新覺羅·努爾哈赤隻能走出他人生中最狠毒的一步棋:哎,算了,就犧牲了我這長子吧——真是犧牲啊!

1613年,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將自己的親兒子愛新覺羅·褚英的汗位繼承人的身份廢掉。不久之後,他又把他的這個兒子給處死了。這可是他的親生兒子!這可是他的長子!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親生兒子愛新覺羅·褚英就死在了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手裏。就是為一個汗位繼承人的身份。

這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第二次失敗的立儲,原因是這次立儲導致了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諸多兒子們的內訌。

下麵我們再來說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第三次失敗的立儲。

褚英死後,汗位繼承人實際上就落到了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妻子佟佳·哈哈納劄青給他生的第二個兒子愛新覺羅·代善這兒。

史書上記載,愛新覺羅·代善這個人非常好。但是,問題在於:你即使是再好,隻要汗位繼承人的問題沒有解決,導致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長子愛新覺羅·褚英遭人忌妒、最後被殺的原因就不能解決。愛新覺羅·褚英本人沒什麼過錯,就因為他是汗位繼承人,就激起眾怒。所以我們說,愛新覺羅·代善這個汗位繼承人的職位也是坐不牢固的。

最後,完全沒有辦法的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就頒布汗諭:確定,我死了以後,這個汗位繼承人怎麼選呢?咱不是有八旗嗎?由八個旗的首領,你們一塊兒開會研究。由此這就確定了由八大和碩貝勒——和碩是一方一角的意思,和碩貝勒就是八個旗的首領——共同商議新的汗位繼承人是誰。這樣,總算是解決了汗位繼承人的問題。

所以,我們話再說回來,當1626年9月30日這一天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死了以後,這個滿洲八旗的首領就得坐在一塊兒商議:誰是咱們的新任大汗啊?這樣,這個八旗的首領,就參加了汗位繼承人的爭奪戰。

在此之前,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認為,在他的這些個所有的兒子們當中,最適合做汗位繼承人的是愛新覺羅·多爾袞,其次便是愛新覺羅·多爾袞的弟弟愛新覺羅·多鐸。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認為,隻有這小哥兒倆適合做他的汗位繼承人。

此時此刻,問題就出來了:既然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覺得隻有愛新覺羅·多爾袞和他的弟弟愛新覺羅·多鐸小哥兒倆適合做他的汗位繼承人,那你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生前,總得為這小哥兒倆做點什麼吧?

您還別說,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生前,實際上為愛新覺羅·多爾袞和愛新覺羅·多鐸能夠先後繼承汗位,還是做了很多的工作的。關於這些,我們稍後再來介紹。

現在的問題在於: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生前,怎麼就瞧出來愛新覺羅·多爾袞和愛新覺羅·多鐸適合做他的汗位繼承人呢?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怎麼就瞧出來愛新覺羅·多爾袞是第一人選,愛新覺羅·多鐸是第二人選呢?

關於這些,原因非常簡單,就是四個字:子以母貴。我們經常聽說的是母以子貴,這回我們反過來了,子以母貴。我們說,愛新覺羅·多爾袞、愛新覺羅·多鐸他們的母親烏拉那拉·阿巴亥,12歲嫁給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兩個人一起共同生活了25年。在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與他的16個妻子的相處過程中,我們說他們兩個人,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與烏拉那拉·阿巴亥兩個人,是生活時間比較長、感情比較穩定的一對。

曆史上記載,烏拉那拉·阿巴亥,也就是愛新覺羅·多爾袞的母親,她特別善於照顧一天一天逐漸變老的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烏拉那拉·阿巴亥特別善於照顧人,而且這個人吧,他是在一天天變老,所以呢,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越到晚年就越喜歡愛新覺羅·多爾袞的母親。他就越覺得,在我這些兒子當中,將來最能成事的,也就是愛新覺羅·多爾袞的母親教育出來的孩子。

其實您想,那個時候,愛新覺羅·多爾袞14歲,愛新覺羅·多爾袞的弟弟愛新覺羅·多鐸12歲,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就能瞧出來隻有愛新覺羅·多爾袞和他的弟弟愛新覺羅·多鐸這倆人適合做他的汗位繼承人?錯啦!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根本就沒瞧出愛新覺羅·多爾袞和他的弟弟愛新覺羅·多鐸這倆孩子像是他的汗位繼承人!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能夠瞧得出來的是什麼啊?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能夠瞧得出來的,是愛新覺羅·多爾袞和他的弟弟愛新覺羅·多鐸這倆孩子的媽媽是個好人,好人教育出來的孩子將來也是不會太差的,這兩個孩子,將來一定會是通人情、講世故的好孩子。不會像他們的父親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一樣,動不動就殺掉自己的兄弟和兒子!好孩子不會忌妒別人!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是這樣考慮的。

問題在於:在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心目中,愛新覺羅·多爾袞和愛新覺羅·多鐸兩個人的親哥哥愛新覺羅·阿濟格是不是個適合做他的汗位繼承人的人選呢?

此時此刻的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覺得:愛新覺羅·阿濟格已經二十多歲了,他改不了了,他跟他的這些哥哥已經都那樣沒什麼起色了。所以呢,在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心中,他就覺得就他的這兩個孩子愛新覺羅·多爾袞和愛新覺羅·多鐸還可以教育,能夠成為一個統領所有建州女真打下天下的人,能夠承擔起這個責任的人。

話說到這裏,我們就可以看到,既然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認定了愛新覺羅·多爾袞和愛新覺羅·多鐸能夠成就大事——事後的曆史證明,這兩個人還真能成就大事,由此看來,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眼光還是蠻不錯的——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就必然會為他的這兩個兒子先後繼承汗位做出努力。

問題在於: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是怎麼做出努力的呢?這話就得從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建立的八旗製度談起了。

謠言的力量是強大的

我們前麵給大家介紹過,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於1601年建立了四旗,到1615年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又把這四旗擴充為八旗。八旗,每個旗原則上都要包括25個牛錄,每一個牛錄是300人,也就是說,原則上,八旗每個旗應該是7500人,八旗一共應該是6萬人。但是實際上每個旗的牛錄數量不是一樣多的。每個旗有多少牛錄,每個旗打著什麼旗子,都是不太固定的,都是可以隨時更改的。所謂一個旗,就是前麵的一個旗子嘛,還有身上穿的服裝,你今天穿藍色的服裝你就是藍旗的,明天穿紅色的服裝就是紅旗的,這些都是可以隨時更改的。全憑大汗的個人好惡,不是固定的。

這裏我們就要給大家介紹一下,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臨死之前這個八旗的分布,這個您可要看仔細了,我們以後會經常用到這些數字的變化的。

第一個旗,正黃旗,45個牛錄;第二個旗,鑲黃旗,20個牛錄。這兩個旗共計65個牛錄,均由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本人直接領導。

第三個旗,正白旗,25個牛錄,由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八子愛新覺羅·皇太極領導。

第四個旗,鑲白旗,15個牛錄,由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長孫(也就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長子愛新覺羅·褚英的長子)愛新覺羅·杜度領導。

第五個旗,正紅旗,25個牛錄,由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次子愛新覺羅·代善領導;

第六個旗,鑲紅旗,26個牛錄,比正紅旗還多一個牛錄,由愛新覺羅·代善的長子愛新覺羅·嶽讬領導。

第七個旗,正藍旗,21個牛錄,由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五子——也就是手刃生母的愛新覺羅·莽古爾泰領導。

第八個旗,鑲藍旗,33個牛錄,由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弟弟愛新覺羅·舒爾哈齊的兒子愛新覺羅·阿敏領導。

以上8個旗共計是210個牛錄。在這8個旗的210個牛錄中間,我們可以看到,除去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他自己領導的兩個旗,再除去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兩個孫子愛新覺羅·杜度和愛新覺羅·嶽讬領導的兩個旗之外,還剩下愛新覺羅·代善、愛新覺羅·阿敏、愛新覺羅·莽古爾泰、愛新覺羅·皇太極4個人領導的4個旗,這4個人就是我們曆史上所說的四大貝勒。

在這四大貝勒當中,如果我們按照年齡來講——曆史上都是按照年齡來講,愛新覺羅·代善居長,視為大貝勒;愛新覺羅·阿敏——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侄兒,居次,視為二貝勒;愛新覺羅·莽古爾泰居三,視為三貝勒;愛新覺羅·皇太極最小,視為四貝勒。

但是,我們前麵也曾經給讀者朋友們介紹過,說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最喜歡愛新覺羅·多爾袞和愛新覺羅·多鐸了,問題在於: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如此喜歡愛新覺羅·多爾袞和愛新覺羅·多鐸,怎麼會不讓他們二人擔任其中的一個旗的主旗貝勒啊?您別著急啊,馬上這八旗不就要改了嘛,不就要換顏色、換旗號了嘛。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臨終之前自知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所以,他把他率領的這65個錄做了這樣的劃分:把其中的45個牛錄一分為三,分別由愛新覺羅·阿濟格、愛新覺羅·多爾袞和愛新覺羅·多爾袞3個人各領導15個牛錄。但是,還有20個牛錄怎麼處置呢?這不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自己還沒死呢嘛,故而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暫且把這20個牛錄留作自己的侍衛親軍。

關於這20個牛錄的最終去向,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規定:等到自己死後,自己的這20個牛錄的侍衛親軍統統移交給愛新覺羅·多鐸。

這樣您看,重新算過之後,愛新覺羅·多鐸總共會有多少個牛錄的軍隊呢?15+20=35個牛錄啊!愛新覺羅·阿濟格總共會有多少個牛錄的軍隊呢?15個。愛新覺羅·多爾袞總共會有多少個牛錄的軍隊呢?也是15個。

話說到這裏,有人會覺得:這不對啊?這隻能瞧出來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是偏向著愛新覺羅·多鐸的,瞧不出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是偏向著愛新覺羅·多爾袞的。

您急什麼啊?我這話不是還沒說完呢嘛。愛新覺羅·努爾哈赤還有個明確的規定:愛新覺羅·阿濟格將來是鑲黃旗旗主,愛新覺羅·多鐸是正黃旗旗主。

與此同時,愛新覺羅·努爾哈赤還調正白旗到他自己的身邊來,將正白旗原來的旗主、他的長孫愛新覺羅·杜度調入鑲紅旗去工作,而這鑲紅旗原來是愛新覺羅·代善的兒子愛新覺羅·嶽讬領導的。愛新覺羅·杜度原來領導的鑲白旗,將來交給愛新覺羅·多爾袞管轄。也就是說,愛新覺羅·多爾袞既有原來兩個黃旗中的15個牛錄,又要加上來自鑲白旗的15個牛錄,這樣愛新覺羅·多爾袞就湊夠了30個牛錄。現在,我們重新算一算,這個日後根本就沒能夠形成的八旗牛錄數量的分布。

13歲的正黃旗旗主愛新覺羅·多鐸領導35個牛錄,22歲的鑲黃旗旗主愛新覺羅·阿濟格領導15個牛錄,15歲的鑲白旗旗主愛新覺羅·多爾袞領導原來自鑲白旗的15個牛錄和來自兩個黃旗的15個牛錄共計30個牛錄,這樣我們把他們哥兒仨所擁有的八旗數量一算,一共是80個牛錄,占所有210個牛錄的38.1%,其他的人則沒有變化。愛新覺羅·代善家族領導的正紅旗和鑲紅旗共計51個牛錄。其他3個旗,正白旗,正藍旗,鑲藍旗沒有變化,仍然由愛新覺羅·皇太極、愛新覺羅·莽古爾泰和愛新覺羅·阿敏領導。

這樣我們可以看出,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死後,如若都按照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遺囑所規定的那樣去做,正常情況下,就會形成以愛新覺羅·多爾袞為新的大汗的領導核心。在這個新的領導核心當中,愛新覺羅·多爾袞是將來的大汗,他的親哥哥和親弟弟是兩個護衛,他的同父異母的哥哥愛新覺羅·代善和愛新覺羅·代善的兒子愛新覺羅·嶽讬形成外圍的支持陣營。這樣,這些軍隊加在一起,一共是131個牛錄,占所有八旗數量的62.4%。可以說,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一死,愛新覺羅·多爾袞在未來的汗位爭奪戰中將會以62.4%的數量占據絕對優勢地位。

可是,愛新覺羅·多爾袞在未來的汗位爭奪戰中,為什麼會失敗了呢?會不會出現下麵這種可能,愛新覺羅·多爾袞因為喜歡莊妃,也就向莊妃的丈夫愛新覺羅·皇太極讓一步,放棄汗位爭奪呢?也就是說,愛新覺羅·多爾袞本人會不會為了一個女人而做出這樣大的犧牲呢?

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要等到後麵再來交代。現在,我們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問題,需要急於說明一下。

我們前麵在計算愛新覺羅·多爾袞一方的實力的時候,曾經把愛新覺羅·多爾袞的同父異母的哥哥愛新覺羅·代善家族領導的51個牛錄算進了支持愛新覺羅·多爾袞陣營的行列之中,這又是為什麼呢?

愛新覺羅·代善,我們前麵給大家介紹過。他是誰呢?他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和他的第一個妻子所生的次子,他的哥哥是愛新覺羅·褚英。愛新覺羅·褚英在1613年被免去汗位繼承權職位的時候,當時30歲的愛新覺羅·代善事實上就成為了新的汗位繼承人。

曆史上記載,愛新覺羅·代善這個人為人很謙和,對人很好,而且在外麵能征善戰。在家裏呢,愛新覺羅·代善無論是對長還是對幼,都特別好。為人寬宏大量,是愛新覺羅·代善最大的優點。所以此前的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也一直寄希望於自己的這個兒子能夠繼承他的汗位。這樣自從愛新覺羅·代善的哥哥死掉以後,愛新覺羅·代善就成為事實上的汗位繼承人。

但是我們也要知道,愛新覺羅·代善的哥哥本身並沒有犯什麼大的過錯,隻是因為他是汗位繼承人,所以就遭到了其他的兄弟們的忌妒,最後導致自己慘死的下場。愛新覺羅·代善本來應該在這方麵吸取他哥哥失敗被殺的教訓,為人再注意一點,再謹慎一點,再謙和一點,但是,愛新覺羅·代善可能高興得太早了。最後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迫不得已把他的汗位繼承人的職位也免去了。這又是為什麼呢?這裏麵有一個故事,而且,這個故事,還與愛新覺羅·多爾袞有著很大的關係。

當然,我們還要先來給讀者朋友們介紹一下與這個故事密切相關的另外一個人。前麵我們曾經介紹過,說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一生娶了16個妻子。其中,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最小的妻子的名字叫作德因澤。

德因澤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最小的妻子,有一天她在愛新覺羅·代善已經當上了汗位繼承人的情況下,找到了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她在愛新覺羅·努爾哈赤麵前告狀。德因澤在愛新覺羅·努爾哈赤麵前告誰的狀呢?她可不是告愛新覺羅·代善的狀,她告的是愛新覺羅·多爾袞的母親烏拉那拉·阿巴亥的狀,她告烏拉那拉·阿巴亥什麼狀呢?她說烏拉那拉·阿巴亥犯了三大錯誤。

第一,德因澤說烏拉那拉·阿巴亥曾經兩次做了很多好吃的、好喝的,然後把這些好吃好喝的背著愛新覺羅·努爾哈赤送給了別人!德因澤說烏拉那拉·阿巴亥把這些好吃好喝的送給了誰呢?送給了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兒子們,但不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每個兒子都送,她送給了愛新覺羅·代善一份!德因澤還說,愛新覺羅·代善不僅接受了烏拉那拉·阿巴亥送的這份禮物,而且還很高興地把這些好吃的、好喝的都給吃掉、喝掉了。德因澤還說,烏拉那拉·阿巴亥還送給了愛新覺羅·皇太極一份禮物,結果愛新覺羅·皇太極是接受了,但沒有吃。德因澤說這樣的事情一共發生過兩次。這是烏拉那拉·阿巴亥的第一個罪狀。

第二,德因澤說烏拉那拉·阿巴亥曾經多次背著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派人前往愛新覺羅·代善家。至於烏拉那拉·阿巴亥派人前往愛新覺羅·代善家幹什麼去了,德因澤說了,這個我可不知道。

第三,德因澤說烏拉那拉·阿巴亥曾經幾次深夜出宮,去向不明。

這裏就有個問題,德因澤為什麼要告愛新覺羅·多爾袞的母親烏拉那拉·阿巴亥的狀,難道她有什麼陰謀不成?我們前麵曾經說過,曆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所以這裏麵有什麼陰謀我們已經無法考證,所以下麵的話隻能作為一種推斷。有曆史學家據此推斷,認為在德因澤後麵有一個男人,在支撐著德因澤。這個人是誰呢?這個人便是愛新覺羅·皇太極。

史學家考證說,愛新覺羅·皇太極此舉想達到的是一個什麼目的呢?他想達到一箭雙雕的目的。一箭雙雕就是說,他想一方麵通過此舉來打倒愛新覺羅·代善,使得愛新覺羅·代善失去汗位繼承權。另外一方麵,他通過誣陷愛新覺羅·多爾袞的母親烏拉那拉·阿巴亥,來達到另外一個目的:使得愛新覺羅·多爾袞兄弟3人的汗位繼承權,也同時失去。

當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聽到了德因澤的話語之後,馬上下令調查。其實,我們知道,即使調查出來又有什麼呢?無非就是做了兩頓飯送給幾個人吃了,還派人去那兒接觸一下,聊聊天,也沒什麼。結果,經過調查以後,查證結論是屬實,雙方俱對德因澤的說法供認不諱,雙方都認為是有這麼回事。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屬實也從另一個方麵來證明,他們本身就沒幹什麼見不得人的勾當,所以他們就很痛快地說:的確有這回事。在烏拉那拉·阿巴亥和愛新覺羅·代善兩個人看來,他們之間是光明正大的,他們之間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

但是,我們要清楚,那些都想跟愛新覺羅·代善爭奪汗位繼承權的人,他們會把這件事大肆地宣揚。雖然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本人想到的是家醜不可外揚,何況也未見得是一個什麼醜事——代善本人就把這件事放到了一邊。但是,別人卻在蓄意地傳揚這件事,而且每傳揚一次就會添枝加葉一番。在這種情況下,故事越來越走板,走板的結果就是愛新覺羅·代善這個人的汗位繼承權失去了,他在滿洲貴族中的位置大大地降低了。愛新覺羅·代善的威信已經不複存在。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其他什麼更好的辦法的愛新覺羅·努爾哈赤隻得宣布了他的新的汗諭:廢除愛新覺羅·代善的汗位繼承權,同時規定下一任的汗位繼承權由八和碩貝勒(也就是八旗的領袖)共同商議,八旗領袖不但可以共同商議誰做下一任的大汗,他們還有另外一個權力,什麼呢?如果你這個大汗做得不合格,我們還可以開會罷免你。而這個八和碩貝勒共議大事的這種情況一直保存到什麼時候呢?一直保持到乾隆年間。後來還有個專門的名詞叫“議政王大臣會議”,就是這麼來的。

我們回過頭來再說德因澤給愛新覺羅·多爾袞的母親烏拉那拉·阿巴亥告狀的事。由此看來,德因澤的後台愛新覺羅·皇太極一箭雙雕的計策隻達到了一半目的。也就是說愛新覺羅·皇太極陷害愛新覺羅·代善,迫使愛新覺羅·代善喪失汗位繼承權,這個目的看來他是達到了;但是,愛新覺羅·皇太極另外一個目的卻沒有達到,這個目的就是通過陷害愛新覺羅·多爾袞的母親烏拉那拉·阿巴亥,而達到使愛新覺羅·多爾袞兄弟3人喪失汗位繼承權的可能性,愛新覺羅·皇太極完全沒有達到。

為什麼愛新覺羅·皇太極的第二個目的沒有能夠達到呢?我們就必須得從愛新覺羅·多爾袞的母親烏拉那拉·阿巴亥這裏來做出簡要說明了。

領導去哪兒,我就去哪兒

我們前麵曾經介紹過,愛新覺羅·多爾袞的母親烏拉那拉·阿巴亥本人特別擅長照顧一天一天變老的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烏拉那拉·阿巴亥本人對誰都是那麼善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以自己的武功征服了東北,烏拉那拉·阿巴亥以她的善良征服了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所以,這個枕邊風還是很厲害的。在這種情況下,盡管你外麵謠言四起,但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仍然堅信自己的妻子不會做出那些個謠言中的勾當。所以,很快,沒過三天的時間,烏拉那拉·阿巴亥又重新受到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寵愛了,而且不但她重新受寵了,烏拉那拉·阿巴亥為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所生的這3個兒子也是繼續地受寵。

看來,我們從這件事當中可以看到,愛新覺羅·多爾袞的母親烏拉那拉·阿巴亥沒有受到什麼致命的傷害,隻是受了一點點“輕傷”而已,對於自己基本上沒有什麼妨害,不但沒有妨害自己,也沒有妨害自己的兒子的錦繡前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看到,愛新覺羅·多爾袞一方,在未來的汗位爭奪戰中,應該更加勝券在握。

由剛才的故事,我們是不是還能夠做出另外一個推論:不管怎麼說,不管前麵所說的故事的真實性如何,有一點是不容置疑的,就是愛新覺羅·代善與愛新覺羅·多爾袞的母親烏拉那拉·阿巴亥的關係不錯!從理論上講,在未來的汗位爭奪戰中,愛新覺羅·代善完全應該支持愛新覺羅·多爾袞兄弟3人,愛新覺羅·代善完全應該站在愛新覺羅·多爾袞兄弟3人一邊!

但是,這裏的問題在於:為什麼愛新覺羅·多爾袞卻最終喪失了這次汗位繼承權呢?愛新覺羅·多爾袞在未來的汗位繼承中為什麼會失敗了呢?是不是因為他對於莊妃的思念,對於莊妃的渴望,由於他自己過多地喜歡莊妃,而故意地讓出了這個汗位給愛新覺羅·皇太極的呢?

事從兩來,莫怪一人。我們在前麵曾經介紹過,愛新覺羅·多爾袞其實有一個致命的對手,就是愛新覺羅·皇太極。要想知道愛新覺羅·多爾袞失敗的真正原因,我們要從以下兩個方麵來分析:一方麵我們可以看到愛新覺羅·多爾袞最終在汗位繼承權的爭奪中失敗,有他本人調查不夠、不清楚的原因;另外,更為重要的,還是要從愛新覺羅·皇太極這方麵的步步領先說起。

我們前麵給讀者朋友們介紹過愛新覺羅·皇太極這個人。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一共有16個兒子,愛新覺羅·皇太極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

愛新覺羅·皇太極的家庭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家庭。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本人有16個妻子,16個兒子,8個女兒。愛新覺羅·皇太極本人有7個哥哥,8個弟弟。愛新覺羅·皇太極的7個哥哥,他們有5位母親,而這5位母親無一例外,都出自建州女真本部,而隻有愛新覺羅·皇太極的母親葉赫那拉·孟古出自海西女真葉赫部。更有甚者,早在愛新覺羅·皇太極出生之前,海西女真葉赫部就與建州女真結下了血海深仇。愛新覺羅·皇太極本人跟他的母親相依為命了11年,他的母親就去世了。

可以看得出來,一個沒媽的孩子,他要想在未來的汗位繼承權爭奪中取得勝利,那得付出多少辛苦。這個時候,我們能夠分析出來,與愛新覺羅·多爾袞相比,愛新覺羅·皇太極有以下六大優勢。

第一大優勢,就是愛新覺羅·皇太極正值英年。我們前麵介紹過,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去世的這一年是1626年。這一年,大貝勒愛新覺羅·代善43歲,四貝勒愛新覺羅·皇太極34歲,愛新覺羅·多爾袞14歲,愛新覺羅·多爾袞的弟弟愛新覺羅·多鐸12歲。

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幾個重要的人物中,愛新覺羅·皇太極比愛新覺羅·代善的年齡要小一些,比愛新覺羅·多爾袞要大上20歲。所以我們說愛新覺羅·皇太極是能夠做到承前啟後的人物,所以我們說愛新覺羅·皇太極正值英年。從汗位繼承上來講,三十多歲的人,正是幹事業的時候,正是勇往直前的時候,如果把汗位交到14歲的愛新覺羅·多爾袞手裏,您說是不是有點太不合適了?這是愛新覺羅·皇太極的第一大優勢。

第二大優勢,就是愛新覺羅·皇太極非常聰明。對於愛新覺羅·皇太極的聰明,其實我們前麵也已經領略一些。愛新覺羅·皇太極的聰明是從很小就能夠體現出來的。史書上記載說,愛新覺羅·皇太極一聽不忘,一見即識。我們有可能覺得,曆史書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故而對於勝利者的讚揚之詞都統統不可信。但是另外一個問題我們不能忽略,愛新覺羅·皇太極七歲開始就當家理財,整個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一家,老老少少那麼多人,這家是七歲的孩子來當,您說他不聰明我可不大相信。所以史書上記載的說他“一聽不忘,一見即識”,固然有阿諛的成分,但是在某種程度上,也揭示了曆史的真實性。這是愛新覺羅·皇太極的第二大優勢。

第三大優勢,就是愛新覺羅·皇太極意誌力頑強。幼年喪母,還能有如此驚天動地的業績,沒有一個頑強的意誌是根本就做不到的。這是愛新覺羅·皇太極的第三大優勢。

第四大優勢,就是愛新覺羅·皇太極協調力比較強。一個沒有媽的孩子,他要想和別人相處,他要想在眾多的大大小小的兄弟姊妹當中能夠獨樹一幟,沒有一個很好的協調力是根本就做不到的。如若如此的話,愛新覺羅·皇太極很有可能像他的同父異母的哥哥愛新覺羅·褚英那樣,早就被人算計死了。所以,愛新覺羅·皇太極的協調力是不容置疑的。這是愛新覺羅·皇太極的第四大優勢。

第五大優勢,就是愛新覺羅·皇太極長於心計。一個沒有媽的孩子,光憑善良,光憑協調力是做不出驚天動地的成績來的,他必須得學會觀察,學會察言觀色,學會在別人需要我的時候我怎麼做,別人有困難的時候我應該怎麼做,我是應該落井下石呢?還是應該拉人一把呢?不同的環境就需要我們不同的策略。這是愛新覺羅·皇太極的第五大優勢。

第六大優勢,就是愛新覺羅·皇太極功勳卓著。我們說,愛新覺羅·皇太極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要想取得成功可不光是算計心眼,跟人家鬥鬥心眼就能成功。愛新覺羅·皇太極非常清楚地知道,沒有媽的孩子要想取勝,必須追隨他的父親:“父親走到哪裏,我就打到哪裏,我的一生就要追隨我的父親,讓他看到我的英雄本色,我才能夠成功。”在這個方麵,我們有大量的史實證明,愛新覺羅·皇太極從1612年正式從征入伍當兵打仗開始,一直到1626年9月30日他的父親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去世為止,這前前後後接近15年的過程當中,愛新覺羅·皇太極前後參加了十次戰爭。在這十次戰爭中,愛新覺羅·皇太極都立下了汗馬功勞,其中最著名的那次就是1619年發生在東北薩爾滸地區的明軍與清軍之間的薩爾滸戰役。這場戰役在清史上被稱之為“薩爾滸大捷”。在這場戰役中,正是愛新覺羅·皇太極突出奇兵,為後金八旗兵的勝利做出非常重大的貢獻,也是這次戰役讓他的父親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看到了他的這個兒子是非常得棒,所以心裏麵就越來越覺得這個兒子也是不錯的。這是愛新覺羅·皇太極的第六大優勢。

我們話說回來,1626年9月30日,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病死,一場激烈的汗位爭奪戰拉開了序幕。說起這場汗位爭奪戰,我們可以看到,理論上講有能力競爭的有兩部分人,一部分人是以愛新覺羅·多爾袞三兄弟為首的一方,另外一部分人是已經成為四大貝勒之一的愛新覺羅·皇太極為首的另一方。

我們現在來了解一下,與愛新覺羅·皇太極一方相比,以愛新覺羅·多爾袞三兄弟為首的一方有哪些優勢。愛新覺羅·多爾袞一方自認為,他們的優勢有三個方麵是愛新覺羅·皇太極為首的另一方完全不能夠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