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1b�k��\u0003一提起明清之際的風雲人物多爾袞,相信絕大多數的中國人的腦海裏,馬上就會想起孝莊皇太後,就會想起著名演員馬景濤。為什麼呢?

實話說,實在是因為尤小剛導演的,寧靜、馬景濤主演的電視連續劇《孝莊秘史》太成功了,太深入人心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這部電視連續劇《孝莊秘史》中,本來是介乎於戲說與正說之間的、對於很多不是十分了解那個時代曆史的人們來說有些真假難辨的跟曆史毫無關係的情節,很有可能會在若幹年後被當成真正的曆史來傳誦給後代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我看來,回歸到曆史本身,真的是一件很難很難的事情。正如現在校園中流行著的一句話,叫作什麼“我的快樂我做主”雲雲,看電視劇肯定比讀正史快樂。據說現在美國的很多學生答不出林肯是誰,這大概就是“我的快樂我做主”所致。也許用不了多久,高呼著和平口號的秦始皇、柔情似水的漢武帝、飛簷走壁的唐太宗,人還沒死就大呼廟號的“我孝莊”之類的讓人頓時毀掉三觀的那些內容,便會堂而皇之地出現在莘莘學子的曆史答卷中。

上述這話,絕非杞人憂天之語。現如今的人們腳步匆匆,沒有幾個人能靜下心來讀書鑒史。然而不能沒有的,是要在路邊立起或扶正幾塊指引路徑的標識。

也正是因為如此,關於多爾袞,關於多爾袞和孝莊皇太後之間的關係,還是非常有必要拎一拎清楚的。

當然,對於多爾袞來說,需要拎一拎清楚的問題,那是非常之多的。這裏,我們就先簡單說上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多爾袞和孝莊皇太後的關係問題。

提起多爾袞和孝莊皇太後,人們都在問,多爾袞和孝莊皇太後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呢?那孝莊皇太後後來到底嫁沒嫁給多爾袞呢?這也就成為清宮四大謎案之一。關於這個問題史學界有三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孝莊皇太後沒有下嫁給多爾袞,他們之間什麼關係也沒有。

第二種觀點,孝莊皇太後下嫁給了多爾袞,他們之間是正式夫妻關係。

第三種觀點,孝莊皇太後雖然沒有下嫁給多爾袞,但他們之間保持著情人關係。

當然,隨著問題的展開,在後麵的章節中,我們將會一一為您揭開多爾袞和孝莊皇太後之間關係的謎底。

第二個問題:多爾袞的極為失敗的人生。

說到多爾袞,一般人都會認為他是個大英雄。有很多的證據可以證明這一點。

眾所周知,多爾袞是大清朝創始人努爾哈赤的兒子。在努爾哈赤死了以後,多爾袞的同父異母的哥哥皇太極繼位。皇太極死了以後,皇太極的兒子愛新覺羅·福臨繼位,多爾袞就成為攝政王。

而愛新覺羅·福臨在位的前8年,多爾袞實際上是大清王朝的攝政王——真正意義上的攝政王。多爾袞從1643年開始攝政,1644年清軍入關。在此之後的幾年時間內,大清王朝就迅速統治了整個中國。所以,多爾袞不單是大清王朝的攝政王,更重要的則是在多爾袞攝政時期,大清王朝完成了對中國絕大多數領土的占領。

多爾袞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一個明清之際的英雄人物。多爾袞的人生經曆,可以說是非常不平凡的。

關於多爾袞的非常不平凡的人生經曆,我們再來看看下麵這樣一組數字:

崇德八年,也就是皇太極去世的那一年,1643年,多爾袞擔任了輔政和碩睿親王。

順治元年,也就是1644年,多爾袞擔任了叔父攝政王。

順治二年,也就是1645年,多爾袞擔任了皇叔父攝政王,加了一個“皇”字——皇叔父攝政王。

順治五年十一月,多爾袞擔任的官職又少了一個“叔”字——皇父攝政王,這是1648年。

等到了順治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這個時候已經到了公曆的1651年的年初了,也就是多爾袞剛剛去世的時候。多爾袞的職位又發生了變化,清朝的順治皇帝上給多爾袞一個17個字的諡號——懋德修遠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懋德修遠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這17個字是順治皇帝追封給多爾袞的。

我們要注意,這17個字的封號最後兩個字是“皇帝”,多爾袞死後被追諡為皇帝,是皇帝就要有廟號。多爾袞的廟號“成宗”。成者,得天下也,得天下者是為成。看來,多爾袞去世的時候,已經到了多爾袞人生中最輝煌的時候。

關於這一點,我提醒大家幾句,第一就是關於皇帝的廟號,諡號和年號,這裏我們先不給大家介紹,後麵我們再來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