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到了山南地區的浪卡子縣城,就到羊卓雍措的湖邊。羊卓雍措是一座難以形容的美麗的湖、藏民族靈魂所係的聖湖!
傳說中,羊卓雍措是天上仙女下凡的化身,又是空行母益西措傑施法救生的善湖,還是神靈發出達賴喇嘛轉世靈童神詆聖意的聖湖。
地圖上,羊卓雍措是一隻站在高山回望的山羊,又像一隻高舉蠍鉗的蠍子,還像一個鑲嵌在山的耳輪之上的耳墜。
遠古時代她是一條冰河,大約4億年前,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形成了麵積678平方公裏的高原堰塞內陸湖。湖麵巷叉縱橫,像珊瑚枝一般,湖岸曲折蜿蜒,如同“神女散落的綠鬆石耳墜”,被藏民稱為“上麵的珊瑚湖”。
眼前的羊卓雍措象一位臨空飛舞的飛天仙子,婀娜的身姿,舞動著長帶。湖水在群山中靜走,順著山形蜿蜒著130多公裏的勝景。美麗多姿、安詳神秘、若隱若現、空靈超脫,從什麼角度也看不清其全貌。
她與三個姐妹空姆措、沉措和巴久措在巨大的湖盆中,手足相連,難舍難分。姊妹四湖中,羊卓雍措如透明的綠鬆石,空姆措象結晶的藍寶石,沉措卻是晶瑩的藏青瓷,巴久措宛如一款潔淨的綠瑪瑙。羊湖中部山地突兀,湖內分布有大小不等的21個小島,島上牧草肥美,野鳥成群,是夏季食草動物的天堂,冬天候鳥的理想憩地。世界海拔最高的抽水蓄能電站——羊湖電站即坐落於此。
羊卓雍措因美麗的傳說越發美麗,因能傳達神詆聖旨更加神秘。
傳說中有座大湖邊的白地村,出落個姑娘羊卓雍,美麗善良姑娘羊卓雍有了心上人,就是村中英俊硬朗的後生。有天夜裏,村中的農奴主躲在湖中,乘姑娘下水洗澡時要強占她。危急時刻,立在雲端的神女用佛珠打死了壞蛋,但他死死抱著姑娘不放手,姑娘也被湖泊永遠留住了。次日黎明,鄉親們呼喊著“羊卓雍”四處尋找,一隻白色的水鳥從湖中飛出。多少年過去,人們念著《甘珠爾經》,叫著“羊卓雍”轉湖,湖泊才有了美麗的名字。每當人們對著湖麵呼喚,戲水的天鵝或水鳥總會飛起,人們如得到了她靈魂的呼應,就親切地叫著這片碧水“羊卓雍”。藏語的意思就是“碧玉”、“天鵝”。
羊卓雍措被奉為西藏的三大聖湖之一。不僅是因神奇的傳說,而且是她能幫助尋找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達賴圓寂後,西藏上層僧侶組成尋找靈童的班子,先請大活佛打掛、巫師降神,指出靈童所在的大方位;然後到羊卓雍措頌經祈禱,向湖中投哈達、寶瓶、藥料等,通過湖中的顯影,指示靈童的具體方位;接著派出人馬,循所示方位尋找靈童。
在藏傳本教與藏傳佛教融合的過程中,起初對天地山川、日月星辰的敬畏、崇拜、虔誠,以及佛家的普渡眾生的濟世思想,逐漸被政治統禦策略和凡心世俗欲望衝淡。
宗喀巴大師宗教改革後,通過祈願大法會等創建了達賴、班禪兩活佛的轉世係統。後來藏傳佛教內部教派林立,尋找轉世靈童就帶有教派利益的政治色彩和滿足個人欲望的捷徑枉念,本真的修行和信仰早就離其遠去,湧現的數千個轉世係統與世俗化的爭鬥,影響到西藏的政治穩定,於是乾隆皇帝在1792年確立了金瓶掣簽製度,通過高層佛教會議對靈童逐人審查鑒定,最後從所有的靈童中篩選出三、五位,將其名字寫在象牙簽上,密封於金瓶中頌經禱告,用抽簽決定最終的轉世靈童。
據說,虔誠的佛教徒每年都要繞湖一圈,騎馬需要一個月左右。這樣做,等於他們到拉薩朝聖一次,佛至少會保佑他這一年吉祥平安。藏民族的靈魂要選一個最美麗最富靈性的地方寄居,羊卓雍措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