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 劉永好成功之道16(1 / 3)

3)“批”字訣:批倒項目得高獎金。

劉永好說即使他大部分決策都是正確的,但是絕非外界想的那樣“神聖”。

“新希望有個係統嚴密的決策體係,戰略決策要由投資決策委員會共同討論,且要谘詢專家,經營管理部做了詳盡的市場調查後,再由領導小組進行價值分析和風險分析。”而在投資決策委員會中,劉永好有一票否決的權利,卻沒有一票讚成的權利。

新希望集團內部還有一個“項目批判式論證製度”:新希望集團如要新上一個項目,要請有關人士出麵論證。“這種論證不是從項目的可行性說起,而要先拿項目的可否性開刀。”

新希望的每個項目出來均要進行三輪“批判性論證”,第一輪在企業的內部論證,第二輪是邀請企業外部的專家論證,第三輪是集中企業內部人員和外部專家共同組織論證。“論證中不能說優點和可行性,隻挑刺,誰批倒了就給誰大獎,隻有經過這幾個回合的論證仍駁不倒的項目,集團就要研究這個項目投資上馬的時間問題了。”

這是劉永好當初為了解決避免企業領導層一拍腦袋就幹的盲動做法,“批”死了眾多的項目。“而邀請企業外部人來批,如果一般人發1000元費用的話,批倒項目的人就發5000元獎金。”一個所有人都批不倒的項目,其成功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在卸任大部分集團管理職務以後,劉永好三分之一的時間蹲在農村搞調研,三分之一時間用來請教政府、專家和成功企業家,以便決策更理性。“用事實和數據說話,麵對機會先進半步,麵對風險先退半步。”劉永好說。

3.新希望企業文化的三個層次

象家庭、象軍隊、象學校,是新希望企業文化的三個層次。

一支善打硬仗的軍隊,一個溫暖可靠的家庭,一所培養人才的學校,是希望集團一直以來塑造的企業形象。在此基礎上和新的環境條件下,劉永好提出新希望的企業文化三段論:要“象家庭、象軍隊、象學校”。

象家庭。“企業應該像家庭一樣,和睦溫馨,團結一致,但必須避免家族式的管理。”“我們這個企業,要像家庭一樣互相友愛。母、子、父、女、兄弟之間,要互相關愛,互相支持,互相幫助,同甘共苦。我們這個企業就是一個家庭,一個溫暖的大家庭。”中國是一個家庭觀念十分強的國家,新希望集團提倡企業文化要象家庭,就是提倡一種有凝聚力的親情文化。

象軍隊。“好的企業應該像軍隊一樣,紀律嚴明,令行禁止。”在工作過程中應按這個原則去做:定一個規則後,對的就要肯定,錯的就要批評。劉永好認為,新希望在管理上堅定不移地抓住了兩個關鍵點:一是財務獨立,子公司的財務一律接受總部直接領導。嚴格的財務製度使集團能夠充分了解和把握下屬公司的情況,杜絕了許多問題,“從來沒有發生過公司的大筆錢財被拐走的事”。二是推行技術的垂直管理體係,保障了集團的技術創新,有效地扼製了隻顧眼前利益的短期行為。企業規模做大之後,集團式的管理首先需要的是嚴明的製度和紀律,新希望集團倡導企業文化要象軍隊,就是要倡導一種有執行力的嚴格文化。

象學校。“優秀的企業也應該如同一所學校,讓它的員工能夠不斷成長、提高。學校的概念是什麼呢?就是有老師、有同學、要學習。我們要學習新東西、學習做人、學習科技、學習企業管理,還要學習怎麼樣去遵守國家的法規和企業的紀律。”劉永好認為,現代企業如果不學習就落伍,學習首先要學習如何做人,好的人品決定好的產品,好的產品才會打造出好的企業品牌。在此情況下,新希望成立了自己的商學院,選拔優秀的基層管理人才進行深造,合格的學員給予更大的舞台。新希望倡導企業文化要象學校,就是提倡一種有生命力的學習文化。

劉永好和他的哥哥都順利度過了貧窮的歲月,並且都通過上學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畢業後都有了穩定的工作。知青生涯結束後,劉永好又回到了他曾就讀的四川省機械工業管理幹部學校任教,在學校裏,結識了他的妻子李巍。

他們的初次見麵有些偶然。有一次,打字員李琴帶著一個女孩來找劉永好幫忙修理收音機。聽李琴介紹,同來的女孩叫李巍,在學校裏當校醫,是華西醫科大學畢業的,剛被分配到學校裏。李巍每天都跟著廣播電台的英語講座節目學習英語。不巧,這天收音機壞了,正急得坐立不安時,被李琴撞見了。正好李琴知道劉永好是修收音機的高手,於是,就帶著李巍到物理教研室來找劉永好幫忙的。

1.浪漫愛情:記憶那段美好的日子

劉永好開始愛好無線電時,還是個初中生,後來下鄉,就自學無線電維修。當時,無線電維修劉永好做得很好,很認真。這對他後來的經商生涯也有很大的幫助,因為修理無線電需要邏輯判斷,不斷找出機器的毛病,然後改正它,這一點跟辦企業道理是相同的。

修收音機對劉永好來說是舉手之勞,當天晚上就修好了歸還給李巍。從那次認識以後,劉永好有事沒事,就總愛往學校醫務室裏跑,目的就是為了見到李巍。這件事情後來讓李琴知道後,主動提出要為劉永好做紅娘,劉永好哈哈大笑道:“謝謝,一個堂堂男兒,愛一個女人,連向她求婚的勇氣都沒有,算什麼男人?”

一天,李巍正在宿舍看書,劉永好猛地推門而入,臉上漲得紅紅的。進門就勇敢地說道:“李巍,我們可不可以作為超乎一般意義上的朋友相處下去?”李巍不假思索地脫口說出不行兩個字。劉永好卻一臉的自信的對李巍說:“你先別忙著說不,先考慮考慮再答複我。”

過了幾天後的一個黃昏,李巍站在醫務室門口,遠遠看到馬路上走來一位穿著黑色衣服的男人。他走得特別有氣勢,這景象讓李巍突然產生了一種很異樣的感覺。定睛仔細一看,原來是劉永好。這時,李巍便感覺劉永好就是自己期待的想要找的男人。劉永好原本以為自己一廂情願的愛情就要化為泡影了。讓他忽然有了“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當時李巍和劉永好的愛情並不被親朋好友看好:劉永好出生在小縣城,家境不好,生活清貧,隻是一名中專生,李巍是醫科大學畢業的大學生,兩人看起來不般配。李巍的父母也不十分滿意。他們覺得劉永好這小夥子人長得不錯,身體也挺好,就是票子少了點。可能因為這一點,多多少少他們有一點瞧不起,不過當時的社會工資誰都一樣多,38塊5角。

但愛情之火一旦燃燒起來,力量是無窮的。那時,愛已使李巍不再有絲毫的猶豫。李巍覺得夫妻感情是要講個緣份的:茫茫人海中,無數男男女女在苦苦尋求著自己的另一半。當終於有一天,他們相遇了,這樣的相遇便是一種緣份,看似很偶然的事情,其實是一種必然。

相識半年以後,他們結婚了。結婚那天,家裏不寬裕,他們請不起客,就稱了六七斤水果糖,挨家挨戶的發了。家裏麵最奢侈的東西就是李巍攢了幾個月工資買的一塊英納格女表。

新婚的日子是甜蜜美好的,每天傍晚下課後經常會看到他們手挽著手,在夕陽染紅的郊野小徑上散步。劉永好對妻子李巍承諾:“作為一個丈夫要滿足一個女人所有的希望和願望。”李巍聽完了這句話,都感動得一塌糊塗。

從劉永好後來的實際行動來看,他不僅承諾了自己,還承諾了企業,承諾了企業的千千萬萬個家庭,承諾了所有他的服務對象,他是個值得托付一生的男人。劉永好真是一個非常有信心的男人,那個時候每個人都拿38塊5毛錢的工資,就敢承諾這樣的願望。

婚後,李巍鼓勵丈夫報考電大,並親自去找學校的領導求情,希望給劉永好一個機會。學校領導同意了劉永好在職上學,但不能影響正常的工作。

劉永好上電大的期間,正趕上李巍懷孕。為了能夠讓劉永好集中精力讀書,李巍給劉永好找了一間單獨宿舍,讓他下課後就躲到裏麵去學習,不到吃飯的時間不能提前回家。等李巍做好了飯菜,到時間她就去宿舍喊劉永好回家吃飯,吃完飯又催他回去讀書。

有一天,單位招待所的領導找到李巍,說招待所正找人洗床單,問她願不願意做。李巍知道這是招待所領導給她的一種特殊關照,這種掙錢的機會實在太難得了,眼瞅著自己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了,以後的花費會越來越大,她沒來得及顧上自己的身體,就連忙答應下來了。

洗床單都是在晚上,此時的劉永好正在宿舍的燈光下,安靜地讀書。李巍腆著大肚子蹲不下去,就隻好雙膝跪在水房的地上上用刷子刷洗床單,一洗就是三四個小時,日子雖然過的辛苦,李巍心裏卻高興,洗完十幾床被罩床單,能掙七八塊錢,就能改善生活了。在李巍的腦子裏全是劉永好,劉永好就是她的一切。

2.妻子眼裏的“頭號好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