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朝代的發端從一部AV開始
追本溯源,漢朝的故事要從這個王朝的開山老祖劉邦說起,即使是從正史寥寥數語的描述,我也覺得這位後來的漢高祖的出生像是一部粗製濫造的AV。
公元前257年。那是一個冬天,有一個老漢在他家門口的河邊轉了一個圈。
這老漢叫劉執嘉,家住沛縣(現江蘇省徐州市轄),娶妻王氏,閨名叫做含始。劉執嘉家境一般,渾渾噩噩過了大半輩子,劉老漢一貫作風正派,勤勞持家,與人為善。總而言之,是個好同誌。換個書麵上的說法,是個忠厚長者。歲數既大,村裏尊稱其為“劉太公”。
這天劉太公出門是為了尋找老妻劉氏。對於劉氏為什麼會出門呢?史書上語焉不詳。走親戚、回娘家或者私會情郎?總之是到了該回來的時候,仍未回家。
此時正是隆冬天氣,天近傍晚,突然變了天,冬雷陣陣,電閃雷鳴。冬天打雷是極少見的自然現象。後來有一情癡女子在寫給情郎的情詩中就指天發誓,聲明隻有五樣不可能發生的情況出現才能與愛人分別,其中之一就是“冬雷陣陣”。看見天變詭異,惦念老妻未歸,劉老漢難免心中著慌,急切中提著雨具外出尋找。到了大澤,突然看見了令人驚心動魄的一幕:一龍形怪物趴在老妻身上似乎是在行雲布雨,其上雲煙繚繞便如成人片中的馬賽克。終於煙斂雲收,龍歸於天,一切歸於平靜。老漢上去扶起老妻。老妻王含始對剛發生的一切卻茫然無知,隻說是走路累了,在路邊歇息,夢見神人雲雲。怎麼辦?虧也吃了,這種非物理現象還沒法找人說理。日子還得過吧,劉老漢隻得將妻子扶回家裏。漢書上說劉氏“已而有娠”,十個月過去了,就在第二年九月間,生下了後來的漢高祖。
他是無賴的典型代表
老漢劉執嘉在生下劉邦之前已經有兩個兒子。老大叫劉伯,老二叫劉仲,以此類推,這“龍的傳人”老三應當取名做“劉叔”才對,但最終是叫“劉季”。我分析可能有一個三哥劉叔夭折,劉季就是“劉老四”的意思,這名字總讓我想起《水滸傳》中被楊誌當狗一樣殺了的潑皮牛二,由此可見,劉老漢實在是書讀得不多。
劉季的長相那是相當不錯,高鼻梁,長臉,長脖子,背寬,腿粗,成人後身高七尺八寸(折算成現在的尺寸應是180.18公分),還長了一臉好胡子。最奇特的是左大腿上居然有七十二顆黑痣。如果是長在我等身上,那一定是鬱悶得不得了:夏天遊泳何以示人?可在劉季小子左腿上的痣,各類書籍上一律尊稱為“黑子”。據古書《河圖》的解釋:“左,陽也,七十二黑子者,赤帝七十二日之數也。木火土金水各居一方,一歲三百六十日,四方分之,各得九十日,土居中央,並索四季,各十八日,俱成七十二日,故高祖七十二黑子者,應火德七十二日之征也……”看不明白吧?我也不明白,總之,知道這是上天的印記就行了。《大話西遊》裏的強盜至尊寶都明白“上天安排的最大”。
到底何時由小癟三兒名字“劉季”變為大氣磅礴的“劉邦”呢?據東漢學者項岱說那是在劉季當了皇帝之後,政權都改顏色了,改個好名字有甚難處。因此,在有漢一朝,“邦”字是不能亂寫的,而季字則不必忌諱,此一節,各位不可不知。
如果有人告訴你,人要想成大器,從小一定要有誌向,要努力學習,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雲雲,你大可以拿劉季的故事來反駁他,因為後來開創西漢王朝二百一十五年基業,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平民帝王——漢高祖劉邦實在就是一個少小無行、好吃懶做、好財貪色的不良典型。其實這樣無賴一變而成人才的典型中國曆史上還有不少,比如周處、戴淵、韋應物。為方便大家對無賴的定義作一深刻理解,下麵,將小流氓大無賴劉邦的事跡歸納錄述如下:
好吃懶做,身為貧下中農之後,不思田間勞作,天天東遊西蕩,遊手好閑,無所事事,且呼朋喚友堅定啃老,導致兩個哥哥嫂子哭著喊著逼劉老漢分家。分家後依然劣性不改,由吃一家演變為吃三家,就算老大劉伯早死,依然把寡婦大嫂作為長期飯票,混吃混喝,最終逼得寡嫂一到飯點就關門閉戶,堅壁清野;
賴賬好色,常年堅持到村口兩個寡婦王媼、武負的店裏混酒喝,充分利用寡婦和氣生財不惹是非的心理,堅持吃飯喝酒能賴就賴的原則,長期打白條。長大成人後身為公職人員“亭長”,略有收入便思淫欲,混跡娼寮,娶妻呂氏之後依然包養二奶,和同村曹姓女子長期保持不正當關係,且生有一子,取名劉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