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人,都有緣;緣未到,分不見;緣到後,分才顯;世間事,都有分;分無至,緣無近;分欲來,緣先問;早晚事,莫沉淪;不期至,是緣分。”沒錯,相信緣分,相信總有一天會遇見理想中的那個他。等待有時也是一種享受。
對於有些女孩而言,愛情是她的全部,她可以為了愛情,為了一句小小的承諾,為了那句“等我回來”,而等待一生。
男孩和女孩在一棵梧桐樹下分別,因為那個男孩要到遠方去尋找自己的夢想,女孩支持他,堅定地選擇等待。為了等待這個心中愛著的男孩,女孩從豆蔻年華等到了青春不再,從對愛的熱切等到了對愛的彷徨,從純真年代等到了年老時代,但她直到現在,依然在等……
身邊的人勸了又勸,告訴她許多前輩的經驗,讓她找一個歸宿,好好生活,不要為了一輩子無望的守候而留下一生的遺憾。可是她依然我行我素,依然追求著對愛的執著。
許多人都不明白,像她這樣,用一生的時間去等候一份真愛的到來,是否值得?她的朋友、親人,不厭其煩地為她做媒。她也不忍傷害親人的期待,配合地一次又一次地去相親。每相完一次親,身邊的人就為她洗一次腦,可是沒有一個人能走進她的心。到最後,與她相隨的,還是她自己的身影。
她從來沒有絕望過,她心裏一直相信,那個她愛的男人一定也會像她一樣,期待兩人的相逢、相知、相偕到老。
她想,到那時,她一定要對他說:“謝謝你讓我等了這麼久,給我留下如此充足的時間享受隻屬於自己的美麗人生。”
當然,女人也有可能用盡一生的時間也等不到所愛的人。人生百味,從古到今,多少人明知相思苦,偏偏苦相思。明知愛情短暫易逝,卻喜歡天長地久的承諾,恪守著一份沒有結局的牽掛。正是因為那些沒有結局的等候,愛才更顯得彌足珍貴。享受等待的過程,當你熬過時間的摧殘,經過歲月的磨礪,你會發現,等待也是人生難得的享受。
14.獨居,但不要24小時獨居
獨居不是大眾路線,卻能使人獲得彈性和空間,但也難免寫著無奈。女人選擇獨居是一種不錯的方式,但不要24小時獨居。
獨居是一個機會,讓女人長大。27歲的思樂大學本科畢業,如今是某化妝品公司區域經理。她已經有了三年的獨居經曆,自己購買了一套二室一廳、一廚一衛的居室,不到100平方米,每月還貸2000多元。回想起從畢業到獨居的那一年時間,思樂有頗多感慨:“那時候我剛工作,壓力比較大,所以情緒不是太高,下了班也不愛說話,更不喜歡父母像管小孩子一樣叮囑我要多穿衣服,多吃飯什麼的。還有,如果我哪天回來晚了,他們就會問我跟什麼人出去了,去幹什麼了,事無巨細都要一一彙報。最讓我頭疼的是他們對我感情生活的過分關注,看到我跟男人約會會擔心我太年輕,怕我在感情上受傷害;又擔心我嫁不出去,張羅著讓我去相親。但是我已經是個大人了,想有自己的生活,於是我主動搬出去獨居。”
對許多獨居女人而言,獨居的生活更像一隻放飛的風箏,有約束力,也有很大的自由度。從小到大,我們的行為和意識多數情況下會受到父母、老師乃至老板的影響,自己不過是它名義上的主人,完全沒有自主能力。等到終於擁有完全屬於自己一個人的空間後,這種不能自己做主的狀態就發生改變了,生活由平麵變得立體。於是,生命也好像變得能自由地展開與呼吸了。獨居的女人從此感歎:不管未來會在充滿規則與霸權的公共空間受多大的委曲,我都已經有了一個讓自己盡情怒放的天地!獨居的生活能讓女人獲得自由的空間,以及趨向野生植物的那種自然美感,單身女人愛上了獨居生活。
單身女人獨居其實也是很受考驗的。首先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雖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幾乎沒有哪個獨居女人不希望把自己的小天地打扮得符合自己的個性,讓人一看就知道主人的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