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章 姥姥(1 / 2)

大年初一這天,方婷婷打算去鄉下的姥姥家。姥姥名叫劉雲。住在石牌(鍾祥下屬的一個鎮-農村)今年七十歲,自從十年前老伴離世後,便一直獨居在一棟老房子裏。她共有兩兒一女,兩個兒子也就是方婷婷的舅舅則都在荊州工作並買了房成了家;至於她的女兒則便是方婷婷的母親了。

方婷婷在幼年時,則經常去姥姥家玩耍,隨著年齡的增大。去的次數逐漸減少——至於為什麼?她自己也說不清。

這天早上八點,她便起了床,洗刷完畢後,先是去超市買了些營養品。然後便去了汽車站。

而因為今天是大年初一的原因,而走親戚拜年的人特多。候車室裏人頭攢動,喧嘩異常,售票窗口前已經排滿了幾條長龍。她耐心的排在了一位農民打扮的大伯麵前——這人右手拖著提著一個蛇皮袋子,不知道裏麵裝了什麼東西。

票價不貴,不過六元錢。擠上車後,她便找了個靠窗戶的位置,以便在旅途中可以觀賞風景。

這是輛小型巴士,很舊,座位都有些破損了,也不知道已經開了多少年。車內也並不寬敞,最多也隻能坐上十幾個旅客。方婷婷環顧四周,發現他們全是老人小孩,而售票員檢查完票後,司機立即發動了引擎。

車徐徐的開出了車站,在平坦的公路上行駛著。走到鍾祥大橋橋頭時,方婷婷看見橋邊左側小巷子裏有幾個胖乎乎的清潔工正費力掄起鐵鍬,鏟著地麵上僅剩下來的一點積雪,頓時有了一絲感悟;是啊!這些社會底層的勞動者們,拿著最低的薪水,卻要幹最髒最累的活。社會不公啊!

巴士很快便穿梭過了大橋,出了市區,進入了田園地帶。而司機此時也加快了車速,中巴車風馳電掣般的在顛簸的土路上行駛著,弄得車廂裏乘客們不停搖來晃去。她連忙用手扶住前排座位,好固定自己身體。

因為是冬季的原因,路邊青鬆翠柏早已經脫光了枝葉,隻剩下了光禿禿的樹幹,並飛快從車窗外晃過。

大概過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巴士在繞過一個拋物線似的大彎道後,便到了地點。方婷婷下了車,朝姥姥家走去,在事先她已經給姥姥打了電話,自然不用擔心她不在家。

姥姥住的是一棟破瓦房,雖然破,不過麵積倒大的很,共有205個平方,還不算後院。這瓦房是方婷婷姥爺生前請人砌蓋的——他是個軍人,曾參加過抗美援朝。砌蓋這套房子的時候他才22歲,還沒有和姥姥結婚,到至今也不知道存在多少年了。

走到門口的時候,方婷婷便看見了正在隔壁院子裏與鄰居打麻將的姥姥,立即喊了一聲。

“哎呀,婷婷來了”姥姥立即丟下麻將蹣跚著跑了過來。

方婷婷仔細觀察姥姥,發現她頭發已經完全斑白,臉上的皺紋顯然也比以前更多了。

隨後,姥姥將她領入家中開始虛長問短,方婷婷如實回答了。

“你去上麵看會電視,我給你做菜去”姥姥樂顛簸的跑去了廚房…

方婷婷走到後院,便看見了姥姥養的那隻瘸腿黑狗和那隻大花貓,它們此時都安靜的趴在院邊的牆根下,一動不動。

“孤獨的姥姥時常也隻有這些寵物陪伴她吧”她心想。

這天,方婷婷留宿在了姥姥家裏,她想多陪伴這個老人幾天。在吃過晚飯後,她便走出了家門去外麵閑逛。

天-已經麻糊糊了,西邊的殘陽隻剩下了一抹紅色,眼見便要沒入黑暗之中。方婷婷漫無邊際的在鄉間的小道路上行走著,時不時用用腳踢踏地麵上的小石子。同城市的喧嘩相比,農村自然寧靜的多,卻偶爾會串出幾隻灰狗,把她嚇得夠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