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3)(1 / 3)

蒲遠沁把楊伯帶到走廊盡頭的無人處,然後柔聲道:“我不相信一個高中生連個乘法都不會做,有什麼隱情嗎?告訴我好嗎?”

傅生坦然道:“我乘法不會。”

蒲遠沁道:“你可以好好跟你們班主任說你不會,班主任會耐心教給你的,她不會因為你不會而嫌棄你,相反如果你這樣隨便填個答案敷衍了事,這樣老師才會生你的氣。”

傅生一番思索,明白了班主任發火的原因,抱歉地說道:“我明白了,隻是那答案是我腦中算的,我看到一副圖,數字能夠代進去,沒想答案是錯的。”

蒲遠沁聽到這些突然起了興趣,好奇地問道:“是什麼圖?你快說給我看看……不……來,畫在這紙上。”這些圖案就是傅生腦內出現的內景,粗看它雖是圓圓一白,然而細看則錯綜複雜五彩綺麗且又美輪美奐,對此傅生僅能畫個輪廓。

蒲遠沁接過圖案,沉思了許久,突然間極其興奮地叫道:“我想到的是大學數學裏講的‘尤利亞集’與‘曼德勃羅集’,以及數學的《迭代、混沌與分形》的課程,這是大自然造物的規律,我找不出文字來形容這門課。”蒲遠沁盯著傅生看了良久,道:“你可能是天才,你的才華會讓世界震驚!”

傅生對於那“揭示大自然造物的規律”幾字聽得清楚,心中暗暗吃驚:難道這就是廖一師父說的《因緣率》?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對,因為這些圖案是自己跑到我的腦子裏的,廖一師父也從未教過。傅生滿臉的疑惑卻見蒲老師正極度興奮,蒲遠沁盡量平靜下來:“你的情況我會跟你班主任說,你先回教室吧。”

鈴聲驟響,校園忽靜,這節語文課蒲遠沁直直遲到了15分鍾才走進教室。他一開始跟淩丹卿拿出傅生畫的圖,引用數學裏的兩個集圖跟她解釋傅生的天賦,然而淩丹卿從數學的角度驗證了他的判斷是錯誤的。蒲遠沁知道要在數學領域讓淩丹卿承認自己連乘法都不會的學生是個天才是不可能的,他隻得拿出傅生的資料,打親情牌。淩丹卿看到傅生的入學資料上寫著父母因事故雙亡,這才同意蒲遠沁的提議,不對傅生過多幹涉,讓他自由發展。

走進教室後的蒲遠沁十分淡定從容地講著課,他依舊是旁征博引口若懸河的講。他開始放開手腳,有同學要上廁所,他便規定以後上廁所一律不用請示,有同學在偷喝水,他就說水可以光明正大地喝,他在講台說道:“我們語文,最重要的是什麼?”“是人文的精神。”

“同學們可能會覺得精神是高深莫測的事物,是我們一生要竭慮窮思才可企及的一種境界,然而精神的來源實際上卻是十分的簡單與原始的。它就是我們的身體對世界的認知,是我們通過身上的視味嗅聽觸五感與世界的互動,甚至連你們的關於美的感受也取決於你們嬰兒期對於該事物的身體舒適程度。你們先從自然的探索中知道哪些事物是舒適的,哪些是會給你帶來傷害的,吃飽了高興,肚子餓了傷心,媽媽的身體溫暖,尖的事物會刺痛你等等,而後你們把這些感覺提煉出來,形成了人類的感情以及那無法妙語的精神世界。”

“以上所說的都是非常非常簡單的道理,聽完你甚至會質疑她的真實,人有那麼簡單嗎?然而事實就是如此。讓我們回到課上,為什麼允許你們不必坐得端正,因為你們的身體會感到累,身體上的累會跟精神上的累連接起來,你們覺得渴了,或者說餓了,道理也是一樣的。我隻想你們上我的課盡可能地放鬆,甚至筆記都別記。下了課我會把筆記本子留下。當然有同學實在累了的話也可以躺著聽課,以前我教書的時候,有個同學感冒很嚴重,我就讓他躺下來聽課。如果連你們的身體也被束縛住,那麼精神談何自由呢?語文就是一門讓身心靈都放鬆的科目,也是人文的主旨。堂課本身不該是束縛住身心的枷鎖,不應是壓力與任務的集合,否則會她會成為給人以恐懼不安惶恐緊張的夢魘,而非一節具有人文精神的語文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