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節 一個二個都是你身邊的人(1 / 2)

阿青本來不想聽他倆的你來我往,無奈院子不大,即使是在正屋裏麵忙活著,炊間中人說了些啥他是聽得一清二楚。

秦姒不駁斥東宮的謬論,大概是因為並沒有給東宮尷尬的念頭,爭個口舌什麼的實在沒有意義。但阿青卻給東宮惡心得不行,連擱菜和拖坐席的動作都重了起來。

他一腳勾著鞋子,踏出門檻,催促道:“三公子,看夠了的話就過來吧,當心給油煙嗆著!”

東宮沒好氣地回頭瞥他一眼,回答說:“反正又沒有別的事可做,你急什麼急?”

“喔,你不說我都忘了!”阿青低頭,從上衣夾層裏取出剛拿到的密函,當著秦姒的麵遞給東宮,“給,三公子,這好像是京城那邊的人給你捎來的(並不是!)。”

東宮眼珠一轉,不吭聲地接過信函,收進袖裏。

秦姒見狀,笑道:“殿下,你先進屋去吧,要是餓的話,可以先吃點菜。”

“那你呢?”東宮抬眼。

“很快就好,還有一個素菜而已。”秦姒說著,轉身去將鍋抹了抹,複又擱在火上。

於是東宮道:“那本宮先進去了,有什麼要幫忙的話……”

阿青搶白:“——我在呢!不用麻煩三公子了,你去忙正事吧!”

聽得出對方腔調中的陰陽怪氣,東宮應了聲,轉身往正屋去,經過阿青身邊時候,他扯了扯嘴角,對阿青輕蔑地一睨。

阿青雙手抱在胸前,對東宮的敵意舉動就當做沒看見,但也隻讓了條小道,讓東宮從他身側與水缸之間鑽過去。

炊間裏傳來秦姒的輕呼:“阿青,你上回買的西域香料放在哪裏呀?”

“在櫥櫃裏麵第二層,哎,我來拿就是了!”阿青立刻趕過去。

--------------------------------------------

卻說東宮進了屋,返身將門輕輕闔上,也不脫鞋,就靠著門邊坐在疊席上,心急地取出信函檢查。

這信本身沒有什麼蹊蹺和機關,因為隻是齊雲天寫來的而已,東宮也沒那功夫去教他做手腳玩解密。所以,信函的傳送更需要保密。

信封上是沒有字的,開封處有蠟封一層,上麵印的是山賊寨子二寨主的將令符紋。

東宮仔細看了看,確定是那印鑒無誤,這才從另一頭撕開一道口子,伸了兩指進去,掂出幾頁信紙來。

齊雲天的筆跡東宮也是挺熟悉的了,不算寫得多有風骨與大家氣派,但也對得起讀書人這個身份,比起秦姒的字跡,竟然還顯得更有個性一些。

但他寫的信,廢話挺多,東宮往往是要跳著看,才能不浪費時間和勞心傷神。

比如今天的信吧,洋洋灑灑好幾頁,乍看還以為是考場作文呢。要不是東宮知道夏縣軍眾人正在趕路、若非急事不會貿然發信聯係他的話,那他真打算呼一聲頭疼,把書信擱旁邊擇日再讀的。

東宮鬱悶地一口氣看下來,生怕漏過了什麼關鍵的東西,但前兩頁的要點基本都是齊雲天在替自己開脫,解釋為什麼沒有勸動秦之麟,為什麼提早行動,為什麼茫然不知該往何處,為什麼就算沒找到桓王也決定就朝著堇山來,為什麼帶了張緹一道……

等等,張緹?

不是看花眼了吧?

東宮定睛再看,齊雲天果然提到了張舉人。

“有沒有搞錯,把那種麻煩人物帶上做什麼,已經安排到京城去了,就讓他呆在那裏好好動作不成麼?”東宮揉揉太陽穴,“必定是那張舉人主動要求同行,又或許,根本就是因為他的攪和,夏縣軍才不得不倉皇出逃啊!他原本就不是本宮手下的人……”

這種話可是得背著秦姒悄悄說的,不然她聽了大概還會往心裏去。

有什麼辦法呢,張舉人是西朝那邊的人,這是事實,就算他礙於情麵又愛惜性命,目前暫時跟著秦姒又聽從東宮的調派,但是對方到底有多少忠心多少真心,東宮是一點底也沒有的。縱然他張舉人能耐不小,比齊雲天等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家夥好用多了,但東宮仍是對他猜忌得不行,能不碰就盡量不碰的。

這回將人安置在京城常駐,也是這麼個緣由,就當做是流放好了。

結果夏縣軍竟然將人帶著一同往西逃?這還不算,齊雲天信裏寫的是,找不到桓王,所以打算把人先分散隱藏一兩個月,就他、張舉人還有兩名女眷一道結伴前來投奔東宮?

“齊雲天這個庸才!”

東宮越想越氣:他要這四個人跑來做什麼?堇山這裏又不是據點,再說了,就算是據點,也不是收容眾人的地方!他想隱藏自身行蹤還來不及呢,這齊雲天竟然還嫌他目標不夠大,帶著人來投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