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 入蜀(1 / 2)

六十一入蜀

蜀郡的形勢是非常複雜的,這個郡是大秦內地人口最多,地盤最大的一個郡,軍閥數量也是最多的,現在光大一點的軍閥就有鄧錫公、劉楚、劉文光、元祖銘、孫頌堯、劉成功、賴心光、劉從厚、王讚緒還有一個六部聯軍,一共十大勢力。其中這個六部聯軍是原蜀郡督軍楊林的部隊,楊林在前一段時間的內戰中被蜀郡其他軍閥的聯軍打敗跑到江陵去依附吳子孚了。

現在當了革命軍第十軍軍長的熊錦文原先也做過蜀郡的老大,他的名號叫靖國蜀軍總司令,算是革命黨的人,一度勢力很大統治了蜀郡,不過由於熊錦文的“九人團”和革命黨的另一個派別“實業團”發生內訌,造成革命黨在蜀郡勢力的崩壞。在熊錦文和“實業團”的戰爭中劉楚的“速成係”和楊林的勢力迅速崛起,後來劉楚和楊林同熊錦文的勢力發生了多次內戰,最終依靠吳子孚的支持把熊錦文給趕出了蜀郡。

就在革命軍攻打黔山郡和滇西郡時,蜀郡的各路兵頭也在大打出手打內戰,這次蜀郡內戰主要是發生在楊林和蜀郡其他軍閥之間,楊林在領銜驅逐了熊錦文以後實力膨脹,開始夢想統一蜀郡,於是開始出兵討伐劉成功、賴心光等部,一開始倒是蠻順利的,一度打下72縣地盤,結果被逼急的蜀郡其他兵頭又組成了蜀黔聯軍,推舉黔山郡軍閥元祖銘為總司令,鄧錫公為前敵總指揮來和楊林拚命。

不過楊林最後也不是敗在戰場上的,而是輸給了大秦內戰中最管用的武器---銀彈,他手下的主力師師長王讚緒被劉楚收買,臨陣倒戈斷送了楊林的霸業。925年11月1日,楊林通電下野逃亡楚郡去依附剛剛東山再起的吳子孚去了,而他的部分舊部則組成六部聯軍來反動劉楚的吞並。

楊林逃亡以後蜀郡的形勢基本上是楊林的舊部在蜀郡的最東麵,緊挨著楊林舊部的是以合慶為大本營的劉楚,劉楚有七個師的兵力,是蜀郡最大的軍閥。和劉楚混在一起的就是黔山軍閥元祖銘,因為忙著參與油水豐厚的蜀郡內戰而一不留神讓革命軍抄了老窩的就是他,他現在有兩個師加一個混成旅也是蠻厲害的。劉楚以西是以瀘城為老巢的賴心光的邊防軍,賴心輝綽號賴大炮,此人是炮兵出身,做過炮兵團長,手裏好像有一支炮兵部隊,據說炮打得很準。

賴大炮的西麵就是這次羅卓文第一個要收拾的對象劉文光,劉文光是北秦武備學堂二期炮科畢業的,和羅卓文也算是同行了,他地盤分散在蜀郡東麵,蜀都也有一份,老巢則在明江和金水江的交界處的敘州。

在劉文光勢力的南麵還有一個小軍閥,名叫呂平林的,是田文一係的人還是革命黨軍事委員會委員,現在擁有敘州南六縣的地盤,等於是看守著滇西郡通往蜀郡的大門。幫著蜀郡軍閥看大門防守革命黨的居然是革命黨的軍事委員會委員!

有這麼個人幫著看大門,蜀滇邊境的連綿大山對羅卓文的蜀郡討賊軍第一路軍就沒有任何阻礙了。

第一路軍由第九軍、第一軍第三師、獨立第二旅,再加上還在半路上的第八軍組成,羅卓文擔任副總指揮,總指揮是伍若豪,現在正和第八軍一起趕路。此外第四軍和第十軍則組成討賊軍第二路軍攻打淇縣、合慶,總指揮是李濟潮。在這兩路大軍之上則是蜀郡討賊軍,總指揮是陳校長陳士英。

當羅卓文率領的四萬大軍到達敘州南麵的敘濱縣時,劉文光還在蜀都開一個什麼善後會議?不知道是給楊林善後還是給他自己善後,反正羅卓文不太明白蜀郡的事。而幫著蜀郡群雄看大門的呂平林這會兒正瞪大了眼睛和手下一幫旅長團長一起站在敘濱南門門口數大炮。

“69,70,71,72,沒有了,總司令,一共72門897型野戰速射炮!”一個參謀擦擦額頭的冷汗把準確的數字報告給了驚得目瞪口呆的呂平林總司令。

呂平林是蜀黔邊防軍總司令,占有蜀滇黔邊境的六個縣的地盤,還有大約一萬人的軍隊,呃,一萬人就是總司令,蜀郡這個地方總司令也貶值,革命軍那裏連陳士英現在也隻不過是個總指揮。

“總司令!有72門大炮!”參謀湊近了呂平林的耳朵喊了一聲。

“嗬嗬嗬,好!好!72門大炮!我的天哪!總理真的發財了,看來譚婆婆沒有騙我。”呂平林這下可樂開了懷他可是總理田文的忠實追隨者,剛剛被任命的蜀郡保安總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