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專注思維,突破命運的樊籠(3)(2 / 3)

“我要辦醫院,我要辦醫院”,德田一邊想,一邊從這家銀行跑到那家銀行,四處奔波。可哪家銀行都不願為他貸款。德田深感徒勞,但他想到或許有一家銀行會貸款給他。於是他就抱著一線希望詳詳細細地擬定了一份建院所需1.6億日元資金的收支計劃,一直忙到深夜。

可能,也許是德田誠心感動了天地了吧。8月的一天,當他無意中翻開報紙時,突然有一則消息跳入了他的眼簾,內容是關於“尼克鬆衝擊”問題。仿佛隻是這則消息使用特大沿字排印似的,它緊緊地吸引著他的視線。

報紙上說,這個“尼克鬆衝擊”將使金融也發生急劇變化,用戶對資金的需求,可望有所緩和。由於設備過剩,大企業不大可能繼續向銀行借款,銀行方麵認為將餘資通融給中小企業不大保險,這樣一來,貸款的對象就會大大減少。

“這是個極好機會!”於是德田又開始每天去銀行,連新設的支行都找遍了。因為新設的這行業較少,說不定對德田的話感興趣。

德田終於在新設的支行中,找到了一家似乎有點指望的銀行。他立即把建院的收支計劃遞了過去。在計劃裏不僅注明了單位人口所需床位數,包括現有床位數、不足床位數、外地患者住院人數,還注明了請求保險菜單的單價、設備、償還等籌款項,連當地居民生活的生活狀況也寫得詳細具體。

“就是銀行調查也沒有這麼詳細的。”對於德田那詳盡的資料,銀行方麵也感到驚訝。

因為對方所需要的各種數據,在德田那份隨手提出的計劃裏,可以說是應有盡有,綽綽有餘。也許是同意這份計劃吧,關於貸款的交涉進展的頗為順利。也就是說,那時,德田抱著一線希望,毫不灰心地製定的計劃起了作用。到了這年年底,德田終於得到了購買地皮用的1800萬日元的貸款。

毫無疑問,假如當初德田憑著自己一知半解的知識斷定:“我沒有私人資金,銀行決不會貸款給像我這樣的人。”“至少等我把私人資金儲到三分之一以後再同銀行進步交涉,隻能把設想先搞到這兒為止了。”如果這樣考慮的話,恐怕直到10年後的今天,醫院也一定是建立不起來的。正因為德田立即付諸行動,所以僅用了一年時間就達到了目標。打定主意之後,德田就立即行動,邊實踐邊吸收有關知識。這些知識是他親身體驗過的,所以它才在創建醫院的過程中起了很大作用。自古以來人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因為失敗往往是身體力行過程中的失敗。

毫無疑問,德田先生是一個為了理想而專注著且契而不舍奮鬥的人,正是這種專注的精神促使了他在事業上的成功。立即行動的能力和善於安排行動計劃的能力對個人成功都是非常重要的。缺少這種能力,縱使你的目標再好,最終也難以達成。

10.決不輕言放棄

每個人都想突破命運的樊籠,從而走向成功,但是真正能夠做到這一點,走向成功的人又實在不多。

隻有那些意誌堅強的人,那些遇到困難絕不輕言放棄、專注於自己夢想的人,才有可能成為傑出人士,獲得成功。

著名的南非黑人領袖曼德拉就是一位認準了目標就絕不輕言放棄的人。他的成功就是因為他有著超人的意誌和專注的精神。

曼德拉出身於滕希人王族。他的父親是滕希人大酋長的首席顧問,按照他父親和大酋長的意願,是要把他培養成酋長。

在他22歲時,他認識到自己要被培養為酋長,而他卻已下定決心決不做統治壓迫民族的事。他逃跑了,他以此來拒絕將來擔任酋長,他夢想成為一名律師。

對他的政治態度影響極深的是他在約翰內斯堡的日子,在這個城市生存的熔爐裏,他看到了白人和黑人生活的鮮明對照。白人生活在寬闊的市郊,到處是繁榮興盛的景象。可是非洲人——“土著人”卻被限製在許多“郊區土著人鄉鎮”和城市貧民窟裏,這裏居住擁擠,條件極差,還不斷地受到警察的搜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