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比利時傑出的地毯廠商範德維格無意之中發現非洲各國的官府都要張掛元首照片。由於氣候濕熱,照片極易泛黃變形,因此需要經常更換照片,給工作人員帶來不少麻煩。他還細心地統計了一下,一個非洲總統平均在位10—15年。這樣長的時間,如果根據照片織成壁毯掛在牆上豈不既美觀又耐久?於是他很快開始生產綴有一些非洲國家元首頭像的壁毯。頭像壁毯一問世,深受非洲國家的歡迎,短短時間便銷掉50多塊,收回了全部的研製費用。當年,他製造的阿拉法特頭像壁毯,僅在阿拉伯國家就賣掉了3萬塊。範德維克從此在地毯行業中鶴立雞群,成了遙遙領先的佼佼者。
80年代後期,我國有一家公司生產出天然保健食品——“保靈花蜜粉”。新產品上市後,知名度很低,銷路不暢,公司領導為此傷透了腦筋。一天,公司一名職員翻閱《參考消息》時,無意中發現這樣一則新聞:裏根在擔任美國總統期間,他的女兒透露說:“20年來,父親冰箱裏的花粉從未間斷過,他喜歡每天下午四點吃一次天然花粉食品,長期如此。”這名職員立即將這則新聞送交公司領導。他們如獲至寶,又進行深入調查分析,發現了新的消息:據裏根總統的助理說,裏根總統在健康問題上有自己的秘訣,那就是:吃花粉,多運動,睡眠足。保靈公司借用這些新聞資料,大做廣告。沒過多久,全國各地乃至世界都了解到裏根總統——這位美國曆史上年紀最大的總統——之所以精力充沛,是因為常服花粉食品。於是,保靈公司的花粉食品很快占領了國內市場,進而又躋身於國際市場,成為國際流行的保健食品。
想當初,麗珠製藥廠的創業者們是在鐵皮搭成的辦公室兼宿舍裏籌劃麗珠製藥廠的宏偉大略的。他們認為:隻有吸收世界科技的精華,站在科技的高地上攀登,才不致於跟在別人的後麵爬行,才能摘取世界醫藥科技的“明珠”。麗珠人經過多方調查研討,把目光瞄準了取名CBS的新型胃藥上。
“CBS”(得樂)於70年代在歐洲荷蘭問世。由於早期產品比較粗糙,並沒有引起醫藥界的廣泛重視。直到1983年,國際醫學界發現胃病的元凶——幽門螺杆菌之後,才知道在諸多胃藥中,CBS是惟一能殺滅這種細菌的藥物克星,於是,它的身價倍增。1989年,“第九屆世界胃腸病大會”在澳大利亞召開,CBS的效用再一次得到確認,從而成為世界推崇的新一代胃藥。
信息源源不斷地傳來:國外正大量投產CBS,準備打向世界最大的胃藥市場——中國。國內一些科研機構也在抓緊開發得樂。在麗珠製藥廠完成得樂的研製過程,報請廣東省衛生廳批準試產時,湖北醫藥工業研究所已取得衛生部頒發的新藥證書。怎麼辦?圍繞要不要購買湖北這項技術,麗珠製藥廠產生了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我們已組織科技人員攻關,如果購買別人的技術,豈不前功盡棄?另一種意見認為,自己研製新產品,是為了縮短從生產到市場的進程,盡快把科技成果產業化,現在人家已有了專利技術,我們就不必搞重複研究,而應該實行“拿來主義”,盡快組織開發,推向市場,誰掌握了這個時間差,誰就能掌握市場的主動權。製藥廠領導同意了第二種意見,由公司和藥廠領導組成三人小組趕到武漢,與湖北醫藥工業研究所商談購買技術專利。擁有專利的人也很精明,看到麗珠人這樣急切,原來幾萬元就可談妥的事,現在猛漲了十多倍。然而麗珠人有膽識有氣魄,他們看到了市場潛力,時間就是金錢,再貴也值得。最後以40萬元獲得這種藥品的生產技術和新藥證書,改名“麗珠得樂”。麗珠得樂如今覆蓋全國市場,為廣大胃病患者解除了痛苦,同時也給麗珠製藥廠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麗珠人借他人的成果發了跡。
在美國,有一位叫保羅·道彌爾的人,專門借倒閉企業發財。一次,道彌爾找到一家銀行的經理,開門見山地問:“你們手頭有沒有破產的公司或企業要拍賣?”經理說:“有啊,你想買哪一類公司或者企業?”“什麼都行,你有什麼,我買什麼,特別是難以支撐賣不出去的公司、企業。”道彌爾胸有成竹地說。銀行經理便認真查找,推薦了一家完全垮台的玩具公司。當道彌爾找到這家玩具公司老板說明來意時,老板驚訝得半天說不出話來,喜出望外。原來這家玩具公司早已垮得無人問津了。老板正愁得茶飯不思,完全絕望了。轉讓合同簽好後,道彌爾全麵分析了公司的各方麵情況,找出了經營失敗的原因,然後製訂了他自己改造公司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