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創新思維,突破發展的瓶頸(4)(2 / 3)

豐田公司的副總經理大野先生打破常規,勇敢地采取了“倒著幹”的辦法,變“終點”為“起點”。即後道工序在需要的時候到前道工序領取所需數量的零部件的方法。因為最後一道工序總裝配線,市場營銷部門隻要給總裝配線下達生產計劃指出所需的車種、需要的數量、需要的時間,裝配線就可以按計劃到前道工序領取各種零部件。這樣就使製造工序從後到前倒過來進行,直到原材料供應部門都連鎖地、同步地銜接起來,從而滿足恰好準時的市場需要。既使產品適應了市場,又能將管理工時和生產成本減少到最低限度。不用實地考察,從中我們也能領悟到這一創新工作的難度。傑出人士大野先生的成功就在於戰勝自我,適應市場,而不是去適應原有思維方式與管理模式。

運用逆向思維進行創新,還要克服“隨大流”跟風走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仔細觀察我國的市場,人們不難發現,不少企業缺乏創新,從產品開發到市場營銷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跟風”現象。生產電視賺錢,都一窩蜂去搞電視生產線,生產VCD時髦就大量引進VCD生產線,人家搞豪華包裝,自己也不惜血本豪華起來,人家當標王出了名自己也花巨資去稱王稱霸。實際上,如果看人家“進一步”前途光明的話,運用逆向思維,我們“退一步”也可以海闊天空。

河北一家清潔劑廠家的經曆可以使我們大開眼界。在日常生活中,清除廚房油汙是一件叫人撓頭的事情:黏糊糊的油汙,布擦不掉,水洗不淨。於是各種各樣的專用清洗劑應運而生,什麼去油靈、除油淨,有液體的,有粉狀的,著實叫人眼花繚亂。仔細看,這些企業的產品無不體現一個“洗”字,就是絞盡腦汁把油汙清洗下去。河北某廠沿著去汙的思路來解決這一問題,他們從化妝品的麵膜中得到啟發,改變給廚房用具“洗澡”為“穿衣”。它的產品沒有任何去汙功能,而是在“防汙”上打主意。隻要將其均勻地塗在廚房器具的表麵,20分鍾後便形成一層透明的防護膜,等到油汙積到一定程度,一撕即掉,就像女同胞日常用的麵膜。這樣,比起為廚具“洗澡”更省力。上市後,一炮打響。

運用逆向思維來解決企業經營中的問題的事例不勝枚舉。這些事例告訴我們,如果鍋燒開了要止沸,往鍋裏加水是一招兒,從灶裏抽出柴火同樣是一條路。“揚湯止沸”與“釜底抽薪”同有異曲同工之妙。麵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那種一條道兒走到黑的思維方式,那種不撞南牆不回頭的行為方式,是不能在商戰中取勝的。

8.有創新才有出路

傑出人士取得事業上的發展雖然不是簡單的事,但也沒有某些人認為的神秘性。他們在發展中創造的奇跡有賴於他們的創新精神。

世界上因創新而發展起自己的事業並獲成功的傑出人士簡直是不勝枚舉。

法國美容品製造師伊夫·洛列是靠經營花卉發家的。

伊夫·洛列從1960年開始生產美容品,到1985年,他已擁有960家分號,各個企業在全世界星羅棋布。

伊夫·洛列生意興旺,財源茂盛,摘取了美容品和護膚品的桂冠。他的企業是惟一使法國最大的化妝品公司“勞雷阿爾”惶惶不可終日的競爭對手。

這一切成就,伊夫·洛列是悄無聲息地取得的,在發展階段幾乎未曾引起競爭者的警覺。

這有賴於他的創新精神。

1958年,伊夫·洛列從一位年邁女醫師那裏得到了一種專治痔瘡的特效藥膏秘方。這個秘方令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他根據這個藥方,研製出一種植物香脂,並開始挨門挨戶地去推銷這種產品。

有一天,洛列靈機一動,何不在《這兒是巴黎》雜誌上刊登一則商品廣告呢?如果在廣告上附上郵購優惠單,說不定會有效地促銷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