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區別培養 (4)(1 / 3)

美國人鮑勃.胡佛是個有名的試飛駕駛員,時常表演空中特技。一次,他從聖地亞哥表演完後,準備飛回洛杉磯。倒黴的是,飛行時剛好有兩個引擎同時出現故障,幸虧他反應靈敏,控製得當,飛機才得以降落。雖然無人傷亡,飛機卻已麵目全非。

胡佛在緊急降落以後,第一個工作就是檢查飛機用油。不出所料,那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用過的螺旋槳飛機,裝的是噴射機用油。回到機場,胡佛見到那位負責保養的機械工。年輕的機械工早已為自己犯下的錯誤而痛苦不堪,眼淚沿著麵頰流下。你可以想象胡佛當時的憤怒,一定會對這個機械工大發雷霆,痛責一番。

然而,胡佛並沒有責備那個機械工人,隻是伸出手臂,圍了圍工人的肩膀說:“為了證明你不會再犯錯,我要你明天幫我修護我的F-51飛機。”麵對領導如此寬容,那位年輕的機械工淚流滿麵。後來,這位機械工人在美國飛行界對飛機的修護和保養達到了一流的水平。

雨果說過:“世界上最寬闊的東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真正的寬容,當是以大局為重而超越了個人恩怨的。

《菜根譚》上有這麼一段話:“寬人之惡者,化人之惡者也;激人之過者,甚人之過者也。”意思是說:寬恕別人的錯誤,就是幫助別人改正錯誤;用激烈的態度對待別人的錯誤,就是要讓別人再錯上加錯。

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沒有誰能保證一輩子都不做錯事。因此,對待有過錯的人要有寬容的胸襟,不要因為對他們的期望值高而求全責備。人的成長就是在不斷犯錯、不斷總結的過程中進行的,不然何來“經驗”一詞呢?隻有吃一塹,才能長一智,領導應該能明白這個道理。

其實,你放手讓優秀人才去做的事情都是比較重要的,相對而言,也比較容易出現閃失,因此,你就應當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有可能出現的過錯。對於那些過錯,你應當對各種情況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去理解和原諒下屬。作為管理者,應當認識到,優秀人才都會犯錯,任何人,包括自己恐怕也難以避免。因此,就算是因為對方個人的原因,你也要盡可能采取一種寬容的態度,畢竟不能因為一次過錯就否定整個人。正確的做法是:讓下屬在失利的陰影中站起來,他們會奮力一搏,最終取得成功。曆史上“戴罪立功”的例子已不算少,而那些有過錯的個人因為總結了深刻教訓、受到領導的信任與鼓勵,往往能作出比那些一帆風順的人更大的貢獻,由此讓人“刮目相看”。所以,能否讓有過之人得到從頭再來的機會,關鍵看領導的方式與方法了。

9.發現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人生的成功是和個人興趣緊密相連的,做自己真正有興趣的事情才會離成功更近。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美籍華人丁肇中說過:興趣比天才重要。愛因斯坦對物理學的濃厚興趣使他提出了影響我們一個多世紀的《相對論》;化學家諾貝爾冒著生命危險研製炸藥,終於取得了最後的成功。從心理學角度講,興趣是人的需要的心理表現,它使人對於某些事物優先給予注意,並帶有積極的感情色彩。興趣起源於個體的需要,在社會實踐中形成,這種內在的個體心理傾向可以在人的心理和行為中發揮積極作用,使你長期專注於某一方向,做出艱苦的努力,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

作為領導者,不僅不應該扼殺下屬的興趣和愛好,而且要尊重一切有益的興趣,並對下屬的興趣進行適當的管理,以促進下屬個人和組織的發展。

那麼,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應當如何處理好這個問題,以便更好地調動下屬的積極性,推進事業的發展呢?

要用心發現下屬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我認為對一切來說,隻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郭沫若也說過:“愛好出勤奮,勤奮出天才。”一個人如果對某種事物有了感情和興趣,就會全神貫注、如癡如醉地沉湎於其中;不僅吃苦受累在所不惜,而且常常因此寢食俱廢,甚至獻出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許多令人矚目的成就和石破天驚的奇跡就是這樣創造出來的。所以,從一個人的興趣,往往可以窺見一個人的思想、氣質和用心所在,可以發現一個人的潛力和才幹,這無疑給管理者知人善任提供了極好的信譽。所以每一個管理者都要用心觀察和發現下屬的興趣,以作為考察和發現人才、培養和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