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李霄帶來的震驚(1 / 2)

陳玉,字泓天,生於西元1884年,現年25歲,原南洋蘭芳共和國人。

蘭芳共和國,全稱蘭芳大統製共和國,是1770年(清乾隆四十二年)到1885年之間存在於南洋婆羅洲(現印度尼西亞占據稱加裏曼丹島)上的華人國家。創立者為廣東梅州人羅芳伯。

1770年廣東梅縣客家人羅芳伯在東南亞西婆羅洲(今加裏曼丹西部)成立了“蘭芳公司”,1777年羅芳伯將“公司”改為“共和國”,成為“蘭芳共和國”。蘭芳大統製建立時,第一任總長是陳蘭伯,第二任總長是羅芳伯,蘭芳大統製名稱取之於此。

蘭芳共和國以坤甸(東萬津)為首都,並將立國之時,西元1777年當年定為蘭芳元年。國家元首稱大唐總長或是大唐客長,意思是華人作客海外的首長,且「國之大事皆眾谘議而行」,以類似於民主選舉和禪讓的形式傳承,前後曆任十二位總長。

後來由於清朝在外交上多次失利,西歐開始認識到清朝已經衰弱,無力再顧及境外的事,趁著中法戰爭的爆發,荷蘭開始重新部署占領行動。

1884年,荷蘭入侵蘭芳共和國,蘭芳共和國雖進行了抵抗,但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其殘餘勢力逃至蘇門答臘島。不過,由於仍害怕清政府作出反應,荷蘭並未公開宣稱已占領蘭芳地區,而是另立了一個傀儡以便進行統治。直到西元1912年清朝滅亡、中華民國成立後,荷蘭才正式宣布對蘭芳地區的占領。蘭芳共和國自立國至滅亡,共經曆一百多年。

陳玉出生的那一年,正值蘭芳大統製國被荷蘭殖民者吞並,荷蘭人在蘭芳瘋狂殺戮蘭芳人,蘭芳共和國的殘存抵抗勢力流落在南洋各地。

作為蘭芳共和國著名的家族,陳玉家族流落蘇門答臘島,憑借著勤奮和過人的經商頭腦迅速在蘇門答臘島立足,靠著種植橡膠,二十多年過去,家族積累了不菲的財富,在蘇門答臘島擁有不小的勢力和聲望。

陳玉是陳家長孫,作為家族的重要接班人理所當然的受到家族的重點培養,因此在他二十歲的時候便前往法蘭西留學,學習經濟和管理。

半年前,陳玉結識了李霄,並在李霄的迅速崛起中看到了李霄的與眾不同的神奇之處,從此瘋狂崇拜李霄,並且追隨他,靠著經商和管理的專業水平和過人天賦成為了李霄的重要臂膀。

坐在莊園的大廳裏,胡振、老三和陳玉相互之間言談甚歡,但話題主要是圍繞著李霄在歐洲的一些發展和胡振等人在果敢的發展情況等。

陳玉年紀雖輕但察言觀色、處事老道,對於李霄在歐洲的事一直是點到為止,例如關於林景棟和塔法裏之間的事便接口不提,任憑胡振旁敲側擊也不能從他口中套出話來。見此,胡振也不惱,說道秦丘莊園在果敢的發展,胡振也是避重就輕,把一些在果敢眾所周知的事擺出來說說。

幾人在大堂裏言笑晏晏,看似賓主甚歡,董蕁也上來倒了幾次茶,眼看已經到了後半夜。

胡振見陳玉一臉疲憊,輕輕打了個嗬欠,笑著說道:“泓天老弟遠來疲憊,卻陪胡某嘮叨半宿,實在是招呼不周,還請泓天老弟到客房休息一番,明日當為老弟接風洗塵。”

陳玉抬起手腕看了看表,心道這個時間確實不好安頓,況且漢庭大哥讓我帶過來的禮物還沒有到秦丘莊園,便笑著回禮:“恭敬不如從命。泓天來時已經花重金買通了緬北的幾位英國專員和沿途的英軍軍官,漢庭兄長的禮物運輸起來不方便,過兩日才能夠到達莊園,哈哈,這些禮物定能讓漢興兄滿意。泓天要在莊園叨擾兩日了!”

莊園的仆人、老媽子都放假了,董蕁熬不住也早就入睡了,胡振和老三便親自將陳玉和他的隨從送到了客房。

送完陳玉兄弟倆睡意全無,一起來到了平日商討要事的會議室裏,這個會議室除了胡振本人,就隻有胡連山、董蕁和孟林可以進來。

會議室雖然隱秘,內部卻十分的寬敞,沙盤、地圖、各種情報文件都在這間屋子。

進到會議室,胡連山便開口道:“大哥,快打開信看看吧,李霄這小子向來是神神怪怪的,林老二已經給了我們很大的驚喜了,想必李霄的禮物絕對不輕!”

胡振心裏也對李霄的禮物很好奇,方才陳玉在場胡振還忍得住不拆那封信,現在沒有外人在場,那裏還有什麼顧忌,不等老三的話說完便急急忙忙掏出懷中那封信,兩步來到桌前,打開會議室的台燈。

然後慢慢的打開那封輕輕的信,胡振緩緩伸手將信從信封裏抽出,一同抽出的除了信紙外還有三張銀行本票。

兩兄弟沒有先看信上的內容,而是把目光先放在了銀行本票上,瑞士銀行本票500萬英鎊!花旗銀行1000萬美金!大英帝國皇家銀行600萬英鎊!!!

看著這一串串的數字,兄弟倆目瞪口呆,這也太多了吧!要知道這個時代的錢可不是兩次世界大戰後通貨膨脹的錢,三家銀行折合約1500萬英鎊,1500萬英鎊,這是什麼概念,要是換成後世足有10億英鎊了,十六億美金,100多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