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林語堂:行走中頓悟生命的純美(1 / 2)

人生因夢想而精彩

幸福是什麼?幸福不是大把大把的金錢帶來的物質愉悅,也不是顯赫一時的聲名帶來的精神滿足。幸福隻是一種態度,一種讓人可以在平凡中體會出美的態度,一種讓人可以在簡單中領悟出甜蜜的態度。在本章中,請跟隨大師的腳步,在行走中頓悟生命的純美。

夢想是什麼?是一種信念,一個目標,一個身份,還是隻是一段路?每個人的夢想都不同,在林語堂先生的心中,夢想即是成為另一個自己。我們因為它的新鮮與不曾接觸,而把它當做心中的夢。夢想讓人變得高尚、積極、精力充沛。很多人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因為比別人多做了一個夢。

而夢的根植可能很早很早,就像先生在《談夢想》一文中說的,很多人的夢想產生於童年。無論是在屋頂的閣樓上、穀倉裏,還是潺潺的溪水邊,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都對夢想懷著一顆思慕的心,擁著熱切的希望去睡覺,希望醒來後美夢成真。雖然這種事不可能通過一覺實現,但夢想的種子卻在那時生根發芽,隨著生命的延展,不斷激勵我們奮鬥。所以,先生鼓勵我們擁有夢想,因為它給我們力量和奮發的精神,而生命也會因為夢想而更具價值。

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真實地觸摸到自己的夢想。隻有在麵對困難時能夠勇往直前的人,才能夠最終采摘到成功的果實,球王貝利就是這樣的一個強者。

在巴西,踢球幾乎是每個男孩子的夢想,貝利也不例外。很小的時候,貝利就渴望成為一名偉大的足球運動員,但是對於窮人家的孩子來說,這並不容易。家裏沒有錢,貝利買不起足球。

一天,貝利走過他所在的貧民窟的時候,看到有一戶人家的晾衣繩上搭曬著許多襪子。他突發奇想,用襪子是不是也可以做一個足球呢?於是他立刻跑到自己的家裏,先找到一隻最大的襪子,再不斷往裏麵塞滿破布和舊報紙,然後把它盡量弄成球形,最後,外麵用繩子紮緊,一個“足球”就這樣誕生了。貝利非常高興,他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足球”。盡管有人嘲笑他,貝利卻並不在意。但是,這種“布球”因為裏麵填充的是破布和報紙,沒有足夠的分量,踢起來輕飄飄的。如果球場是濕的,那這個“布球”就會吸水,慢慢地會沾上許多泥巴,泥巴越滾越多,球踢起來就會比成人踢的標準足球還要重許多。

這樣,隨著年齡增長的同時,貝利的腳力越來越大,“球”裏麵塞的東西也越來越多、越來越重。這使得貝利的球技日益見長,他漸漸能準確地判斷出足球和隊員位置的變化,並在恰當的時機搶占到最有利的位置進行有效的攻擊。貝利不但射門準確有力,還能射出各種旋轉球,使守門員防不勝防。可以說,正是那個破舊的“布球”練就了貝利獨特超群的球技,而支撐貝利一直將這個“布球”踢下去的動力,正是他自己的足球夢。他知道,隻要自己努力,就一定可以戰勝困難,實現夢想。

而事實也正如他想的那樣,憑著自己的努力,他一步步走進了足球殿堂。1962至1970年,貝利帶領巴西國家隊贏得了兩次世界杯冠軍。連巴西總統都稱他是“國寶”,自此,貝利成為了聞名全球的球星。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困難和瓶頸,隻有敢於向未知挑戰,向看似嚴峻的困難挑戰,才能開發自己的潛能,拓寬前進的道路。柳暗花明的幸福時光永遠是自己爭取得來的,隻有敢於挑戰,敢於向一切不可能說不,才有成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