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詝十指交叉放在胸前緩緩的攪動,心中反複的思量,穆章阿這次所謂下戰書的目的是什麼?而且從他的話中也可以看的出他對西方文化不是一竅不通,至少這證明穆章阿本人不是一個老古董,一定有什麼目的才對,自己的五萬狼軍就在城外,隻要自己一聲令下,要對付穆章阿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但是現在的情況也確實如穆章阿所說——現在動了他實在是一個最差的選擇,奕詝作為一個皇帝是不能把自己放到所有臣子的對立麵的,這樣就是逼著所有的臣子聯合起來對付他,到時候本來不過因為利益而加入到穆章阿一方的人也不得不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對抗皇帝而真正的加入進去,那時候奕詝才是真正的有麻煩了。
另外現在的奕詝身邊的人才儲備實在不足,雖然由林則徐主持了兩次的科舉,檢拔出了一批人才,但是想要憑借這麼一點人就掌握整個中樞實在癡人說夢,到時候中國自己反而要亂起來了,說到底還是人才不足啊!奕詝派出國外的人還隻回來了一批,而且其中多是工人,學習行政絕對沒有這麼快的,而且人才也不能隻通過留學這種方式,中國自己的教育也一定要辦起來,說到底通過科舉檢拔出來的人其中也沒有幾個可以另奕詝滿意的。
國事紛繁複雜,有時候真的會有一種令人拋棄一切,遠遠跑開的衝動,但是奕詝知道如果自己真的怎麼做了,中華民族在“原來”曆史上所受到的災難全部都要再嚐試一次,那些奕詝自己重生還有什麼意義呢?奕詝每每用這樣的話振奮自己。
實在因為掌握的東西太少了,奕詝也想不出頭緒,隻好先放在一邊了,隻要自己還做在皇帝這個位子上,沒有一個臣子可以威脅到自己的地位的,奕詝深信這一點。
******
接下來的時間,奕詝通過自己過人的精力投入到軍改的推行中,奕詝的軍改是一步到位的,這也就是說,奕詝想要一次性把中國的軍隊的陋習完全改變,或者說至少在製度上完全改變,反正所謂的大清軍隊已經爛到沒有辦法再爛了,這個過程必然會牽扯到各方麵的利益,通過軍隊撈錢,通過軍隊為自己的後代謀求官場利益,甚至還涉及到一些走私的行為,奕詝通過對太平軍的一場大勝的餘威,他的命令現在根本沒有人敢質疑或者正麵對抗,所以奕詝的命令下達起來非常順利,那些封疆大吏還不敢直接對抗中央,這個時候林則徐執行任務的時候再沒有一個省的官員全部對抗政策的情況出現,但是所謂你有張良計,我有過橋梯——沒有錯皇帝的威嚴不容侵犯,那麼就使用迂回策略,在奕詝發布命令的時候整個朝廷都是轟然應諾,但是卻不去實際執行,反正理由多的很,安置問題啦,裁撤問題啦,費用問題,想要推脫起來也是非常容易,這樣的軟對抗手法也正是穆章阿派係中那些不願意真正和皇帝為敵的人所樂意看到的。
在開始的一段時間內,奕詝也確實對這樣的辦法沒有應對之策,那些官員提出的問題也確實是非常實際的問題,不是空口白話,但是奕詝也有自己的應對之策,隻要中央維持著運轉,奕詝不介意緩緩的推行自己的政策,奕詝的人才不足以掌握整個中樞,但是如果隻是控製一些關鍵部門的話人手還是足夠的,奕詝借著那麼官員推脫財政問題的理由,開始裁撤這些官員,對國家財政重要部門進行滲透,奕詝的手段也簡單,用軟手段對付官員的軟對抗,這樣的對抗持續了三個月,奕詝成功的在直隸和山東地區進行了改革,而且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種改革速度還會繼續加快,這個時候穆章阿一派中的不少人已經在也沒有了開始的從容逍遙,開始慌亂起來,沒有想到皇帝不僅僅擁有製軍的能力,玩起政治來也一樣是熟練的很,這一點即便是穆章阿也沒有想到,事情發展到現在,皇帝已經漸漸開始擁有了國家的財政和軍隊大權,穆章阿一方除了人事還有一點優勢外,已經全部落後了,而本來就是一個鬆散集團的穆派內部問題遠比奕詝方麵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