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陳森能夠看到他人頭上的數字後,他就一直在琢磨,這到底代表了什麼。直到有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一個碰瓷的老人,老人坐在地上跟一個女司機爭辯,非說女司機撞到他了。可是,圍觀的群眾都議論說這碰瓷碰得太假了,車都沒碰到,自己往上撞。

“明明就是你撞我的,不要抵賴了!”老人剛一說完,他頭上的數字從“100086”,“噌”的一下顯示“+1”,變成了“100087”。

“我的腿都骨折了,要不要去醫院看看?”他頭上的數字“噌”的一下又多了一個。

“我這麼大年紀了,還會騙人嗎?”“噌”,繼續增加。

老人每說一句話,頭上的數字都會多一個。

陳森驚喜地觀察著這一切,發現老人頭上的數字是自己見過的人中最多的一類,都到六位數了。這時,他才終於意識到,這些數字代表的是什麼。

他來到監獄,一一觀察犯人們頭上的數字。果然,詐騙犯頭上的數字都比較大。原來,這個數字所代表的,是說謊的次數。

小孩子的心比較純淨,很少會說謊,所以數字就小,甚至很多牙牙學語的小孩子頭上的數字都是零。

成年人成天活在虛偽和圓滑中,很多時候言不由衷,數字就會越來越大。而這些碰瓷之類的騙子,滿口假話,數字自然就更大了。

為了驗證自己的推測,陳森拿來一副紙牌,讓一個同事看著紙牌隨便說紙牌的花色,陳森來判斷他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

“陳森,你這遊戲是什麼意思?是說你能看穿別人說謊嗎?”同事笑著問。

“我就試試,剛學了一些微表情解讀,不知道準不準。”

“哎喲,厲害呀,那試試吧。”同事隨手拿出一張紙牌,對陳森說,“這是張黑桃A。”

“噌”,他頭上的數字多了一個。

“說謊,不是黑桃A。”陳森笑著回答。

“牛啊!不會是蒙的吧?”同事又抽出一張牌,“方塊10。”

陳森觀察了一下,同事頭上的數字沒變化。他說:“嗯,這張是方塊10。”

同事瞪大了眼睛,回頭張望了一下,確定陳森沒有作弊。

“再來。”同事接二連三地抽了好幾張牌,有時候說謊,有時候說真話,都被陳森一一看破。

“陳森,你真神了!怎麼學會的?那以後你審問嫌疑犯不是一抓一個準兒?!”

“皮毛把戲而已,嘿嘿。”

陳森摸摸鼻子,心裏樂開了花。

果然沒錯,隻要對方一說謊,頭上的數字就會增加,很容易分辨出他說的話是真是假。

這讓陳森無比興奮,對於一個每天都要判斷真假和是非的警察來說,這簡直是老天爺給的最好獎賞。雖然他是無神論者,但也不禁大喊:“佛祖顯靈啦!”

之後,陳森每次都主動要求審問嫌疑人。隻要對方一撒謊,他就知道離事情的真相又近了一步。比如,一個入室殺人的嫌疑人,隻要直接問他:“是你做的嗎?”他一說“不是”,頭上的數字就會跳。找犯人變成了一件異常輕鬆的事。

一旦確定了嫌疑犯,接下來的工作就容易多了:搜集證據,不斷打破嫌疑人的心理防線。嫌疑犯一旦知道自己說謊被看穿,就會心理崩潰,主動坦白的也不在少數。

審問室裏,陳森詢問著一個與凶殺案相關的男人,眼睛卻盯著男人的頭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