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1 / 2)

隻要我們不能準確知道自己決定後的結果,就會麵臨不確定性;隻要我們的決定導致的結果不止一個,同樣得麵臨不確定性。對於麵臨眾多選擇的人來說,不確定性讓人躊躇,因為吉凶莫測;對於迷失或者不了解自己的人來說,不確定性讓人迷惑,因為恍惚無法決定。

不確定性是人們一心想避免的,因為它意味著迷惑,意味著損失,意味著風險。但是比較吊詭的是,我們在人生中,在麵對選擇時,常常唯一能夠確定的就是這種不確定性。

但不確定性一定就不好嗎?不見得。

反過來看,不確定性有利於人們認識自我、認識世界,有利於人們在認識過程中把握自己,體驗到自己在世界上的力量,並獲得機會的垂青,成為命運的主人。同時不確定性也意味著可能性,意味著一切皆有可能。

林書豪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在NBA書寫草根神話時,人們開始奚落那些錯過他的球隊,使林書豪收獲了一係列道歉和後悔。他選秀落選,是因為不確定性;被勇士下放裁掉,是因為不確定性;被火箭裁掉,是因為不確定性;在尼克斯時獲得一份非保障合同,還是因為他的不確定性。

如果沒有這些不確定性,林書豪的勵誌功能就沒那麼強大;如果沒有那些不確定性,就不會出現後來的好萊塢版本的夢幻情節;如果沒有那些不確定性,林書豪追逐夢想自強不息的努力就不能糾正美國對華裔的偏見。

正是因為那些不確定性,林書豪在提升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正是因為那些不確定性,林書豪在認識NBA,認識環境,認識自己對抗的世界,並在這不確定性中抓住了機會,一飛衝天。

事實上,火箭總經理莫雷作為麻省理工學院的畢業生,對哈佛出身的林書豪非常感興趣,並與他有過接觸,被不確定性吞沒的林書豪未能贏得莫雷的肯定。“他當時的不確定性非常強。”莫雷說,“他當時的心態是奢望得到一份訓練營合同。即便他留在這裏,我們可能也不能物盡其用。即便他從訓練營中留下來,也不會獲得什麼上場時間,然後在截止日期被裁掉。我們本不知道他能如此優秀,如果知道,我們肯定留下他。”

錯失林書豪的又何止是火箭?勇士也是如此,其他球隊也是如此,也許,當時林書豪的火候真的還不到。

就如“失敗是成功之母”的道理一樣,當時的不確定性讓林書豪得到了足夠的錘煉,使他的心誌和技術得到了全麵的提升,使他的故事具有了足夠的鋪墊,這一橋段使林書豪的職業生涯充滿了戲劇性,而且非常美妙。

一切皆有可能

林書豪的故事已經成為一個神話,一個傳奇,一個好萊塢式的勵誌故事。

林書豪走過的路啟示我們:一切皆有可能!他相信自己能夠進入NBA,他進入了;他相信自己能夠獲得機會,他獲得了;他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變人們對華裔的偏見,他改變了;他相信自己能夠實現自己的籃球夢想,他實現了。全世界都在關注議論他,他是所有人、所有媒體、所有商家的寵兒。

在我們轟轟烈烈地走向未來的曆程中,曾經將很多不可能變成可能,創造了數不勝數的奇跡。我們未必能像林書豪那樣在NBA創造奇跡,但我們可以從這個奇跡中汲取力量,在各自的行業、各自的位置傳承林書豪的精神和品質。

比爾.蓋茨輟學創業,成功創辦了微軟,成為世界首富。喬布斯在車庫裏建公司,創造了最偉大的公司蘋果,成就了卓越的技術和富可敵國的市值。紮克伯格步其後塵,在宿舍裏設計了Facebook,成為世界最有名的社交網絡,他成為最年輕的億萬富翁。16歲的澳大利亞小姑娘傑西卡獨自駕駛帆船完成了環球航行,成為完成這一壯舉的最年輕的人,成為國家的驕傲和澳大利亞年輕人的英雄。英格蘭蘇珊大媽因為相信《我曾有夢》,演繹了一個灰姑娘變白雪公主的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