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塵埃落定 (一)(1 / 2)

康熙四十八年二月,康熙遣官祭告天地、宗廟、社稷,複立胤礽為皇太子,又以大學士溫達、李光地為使,持節授胤礽冊寶,至此,傳揚於外的議儲之事終於塵埃落定。隻是這二月早春的暖意並不怎能溫暖人心,佟國維罷爵閉門思過,其孫舜安彥革去和碩額駙,馬齊及其弟馬武,馬榮保革職下獄議罪,幾個領頭推舉胤禩的漢臣如王鴻緒、李振裕、蔡升元、楊瑄等皆是原品休致。最冤枉的要數護軍統領趙賴,革職,交該管王令入辛者庫當下賤差使,罪名卻是稀奇的緊,推舉太子時稱病不到…。一眾人等,黜的黜,關的關,著實是一片淒風慘雨。有人悲,自然也有人得了彩頭。三阿哥胤祉晉誠親王,四阿哥胤禛晉雍親王,五阿哥胤祺晉恒親王,七阿哥胤祐晉淳郡王,十阿哥胤礻我晉敦郡王,連著九阿哥,十一阿哥,十二阿哥,十四阿哥都晉了貝子。隻八阿哥胤禩雖複了貝勒,卻是告病不起。

望著麵前左手邊朱漆條盤之上簇新的四團龍補服,和右手邊那頂上銜紅寶石頂,鑲了十顆東珠的冬朝冠,胤禛卻不似府內旁人一般笑顏逐開,而是淡淡吩咐道:“若是有人上門道賀的,禮物可收,一律加一成回禮。若是十四爺來,請他入內說話,其他人等,便說本王身體不適,謝客便是。”撂下一句話,便回轉入內院而去。

烏喇納喇氏早在內侯著,她亦是同時得了親王正妃的金冊,正被李氏,宋氏,鈕鈷祿氏,耿氏簇擁著道賀,眾女嘰嘰喳喳個不停,笑做了一起。李氏看著案上供奉的金冊最是眼熱。

闔府之中,遍數眾人,除了福晉,還有哪個誕下過阿哥?雖說弘昐未能站下,可她身邊還有弘時,弘昀兩個,弘時更是如今王府的大阿哥。日後若是烏喇納喇氏再沒有嫡出之子,那這王爵便自然是李氏之子承嗣。就算烏喇納喇是嫡母,可母以子貴,自己的地位也是水漲船高。如若烏喇納喇氏走在前麵,扶正的除了自己還能有第二個?這本來的如意算盤眼下遇到樁麻煩事,皇上年前欽封了年氏為側,雖說年氏看著柔弱,不似個能生養之人,可架不住萬一。她家世好,身份又高,若是她也生了兒子,其子地位自然越過弘時去。如此看來,自己隻有一計可行,得緊著些巴結著福晉,若能得福晉之助,在自家爺麵前撞個木鍾,上折子請冊自己為側妃,那局麵自又是不同。

想到此節上,李氏更添了幾分笑,道:“姐姐,今兒是喜慶之日,妹妹特意在廚下做了幾味精致小菜,給爺和姐姐慶賀。知道姐姐隻慣喝些梅子酒,府庫裏雖有,卻不是最好的,妹妹我去年四月下就自己醃泡了一小壇,姐姐回頭可一定要賞臉嚐嚐?”烏喇納喇氏笑道:“難為你如此費心,這梅子酒也是咱爺也是極愛的。”一旁宋氏打趣道:“李姐姐好是偏心,幾時也沒看到為妹妹們張羅這些?”李氏麵孔稍有漲紅,嗔怪地輕啐了一口,道:“就你說嘴,甚麼時候虧待了你了?日日價跑到我那兒蹭點心餑餑的又是哪個小蹄子?”宋氏笑道:“姐姐這話妹妹可應不得,那是給爺特意做的素餑餑,爺最惡浪費,妹妹是沾了爺的便宜,又幫了姐姐把剩下的餑餑用了,讓姐姐你是兩頭落好。”

甫進入內堂的胤禛恰巧聽得這一句,笑道:“是哪個兩頭落好?”眾人聞著,才稍收了聲,由烏喇納喇帶了,向胤禛一福,齊聲:“王爺金安。”胤禛現實啞然,繼而哂笑著道:“又不是在人前,這麼齊整,可是在村爺呢?”眾人隻是笑,李氏還待說話,隻見胤禛坐了堂上,緩聲道:“我與福晉有些話說,你們且自去安置,過兩日自去尋你們說話。”眾人不免有些怏怏,尤其是李氏,一雙眸子像是要滴出些水來。隻眾人都知道胤禛的脾性,也不敢多留,一一辭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