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多次被評為該隊的最佳球員。
博格斯至今還記得當年他媽媽鼓勵他的話,雖然他沒有長得很高很高,但可以告慰媽媽的是,他已經成為人人都知道的大明星了。
後來,這位矮球星說,他要寫一本傳記,主要是想告訴人們:“要相信自己,隻有相信自己才能成功。”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名人也不是完美的,他們也不是生來就是自信的,他們也有過不自信的時候。但是,他們的成功在於他們不斷地磨煉和提升了自己的自信,因此,隻有把自信深深紮根於我們心中,我們才能更好地利用自信。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來培養自己的自信呢?
(1)建立自信,首先要了解自己,認識自己,根據自身的條件和現實環境,使自己的長處得到發揮。
(2)不論什麼集會,都要鼓足勇氣,坐到最前排。
(3)當別人和自己說話時,要正視對方的眼睛,要讓對方感覺到你們是平等的,你有信心贏得他的敬重。
(4)通過提高自己走路的速度來改變自己的心情。
(5)養成主動與別人說話的習慣來增強自己的自信心。
(6)經常默讀“有誌者事竟成”“積少成多,聚沙成塔”“黑暗中總有一線光明”等勵誌的諺語,增強自己的自信心。
(7)經常放聲大笑。
寬容的性格是滋補心靈的雞湯
我們在茫茫人世間,難免會與別人產生誤會、摩擦。如果不注意,在我們輕動仇恨之時,仇恨袋便會悄悄成長,最終會堵塞了通往成功之路。所以我們一定要記著在自己的仇恨袋裏裝滿寬容,那樣我們就會少一分煩惱,多一分機遇。寬容別人也就是寬容自己。
學會寬容,對於化解矛盾、贏得友誼,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滿,乃至事業的成功都是必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對子女、對配偶、對同事、對顧客等都要有一顆寬容的愛心。
哲人說,寬容和忍讓的痛苦能換來甜蜜的結果。這話千真萬確。古時候有個叫陳囂的人,與一個叫紀伯的人是鄰居。有一天夜裏,紀伯偷偷地把陳囂家的籬笆拔起來,往後挪了挪。這事被陳囂發現後,心想,你不就是想擴大點地盤嗎,我滿足你。他等紀伯走後,又把籬笆往後挪了一丈。天亮後,紀伯發現自家的地又寬出了許多,知道是陳囂在讓他,他心中很慚愧,主動找到陳家,把多侵占的地統統還給了陳家。
忍讓和寬容說起來簡單,可做起來並不容易。因為任何忍讓和寬容都是要付出代價的,甚至是痛苦的代價。人的一生中都會碰到個人的利益受到他人有意或無意的侵害的事情。為了培養和鍛煉良好的素質,你要勇於接受忍讓和寬容的考驗,即使感情無法控製時,也要管住自己的大腦,忍一忍,就能抵禦急躁和魯莽,控製衝動的行為。如果能像陳囂那樣再尋找出一條平衡自己心理的理由,說服自己,那就能把忍讓的痛苦化解,產生出寬容和大度來。
生活中有許多事當忍則忍,能讓則讓。忍讓和寬容不是怯懦膽小,而是關懷體諒。忍讓和寬容是給予,是奉獻,是人生的一種智慧,是建立人與人之間良好關係的法寶。一個人經曆一次忍讓,就會獲得一次人生的靚麗;經曆一次寬容,就會打開一道愛的大門。
寬容是一種藝術,寬容別人不是懦弱,更不是無奈的舉措。在短暫的生命中學會寬容別人,能使生活中平添許多快樂,使人生更有意義。當我們在憎恨別人時,心裏總是憤憤不平,希望別人遭到不幸、懲罰,卻又往往不能如願,一陣失望、莫名煩躁之後,使我們失去了往日那輕鬆的心境和歡快的情緒,從而心理失衡;另外,在憎恨別人時,由於疏遠別人,隻看到別人的短處,言語上貶低別人,行動上敵視別人,結果使人際關係越來越僵,以致樹敵為仇。我們“恨死了別人”,這種嫉恨的心理對我們的不良情緒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而且,今天嫉恨這個,明天嫉恨那個,結果朋友越來越少,對立麵越來越多,這會嚴重影響人際關係和社會交往,成為“孤家寡人”。這樣一來,不僅負麵生活事件越來越多,而且自身的承受能力也越來越差,社會支持則不斷減少,以致情緒一落千丈,一蹶不振。可見,憎恨別人,就如同在自己的心靈深處種下了一粒苦種,不斷傷害著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不是如己所願地傷害被我們所憎恨的人。所以,在遭到別人傷害、心裏憎恨別人時,不妨做一次換位思考,假如你自己處於這種情況,會如何應付?當你熟悉的人傷害了你時,想想他往日在學習或生活中對你的幫助和關懷,以及他對你的一切好處,這樣,心中的火氣、怨氣就會大減,就能以包容的態度諒解別人的過錯或消除相互之間的誤會,化解矛盾,和好如初。這樣,包容的是別人,受益的卻是自己。自己就能始終在良好的人際關係中心情舒暢地學習與工作。
無論你一生中碰到如何不順利的事情,遭遇到如何淒涼的境界,你仍然可以在舉止之間顯示出你的包容、仁愛,你的一生也將受用無窮。
春秋時期,楚莊王是個既能用人之長又能容人之短的人。
在一次慶功會上,楚莊王的愛姬許姬為客人們倒酒。忽然一陣風吹來,把點燃的蠟燭刮滅了,大廳裏一片漆黑。黑暗中有人拉住了許姬飄舞起來的衣袖。聰明的許姬便趁勢摘下了那個人的帽纓,接著便大聲請求莊王掌燈追查。胸懷大度的莊王認為,這個臣子可能是酒後失態,不足為怪。莊王對許姬說:“武將們是一群粗人,發了酒興,又見了你這樣的美人,誰能不動心?如果查出來治罪,那就沒趣了。”他立即宣布,此事不必追查。還讓在座的人都在黑暗中取下帽纓,並為這次宴會取名為“摘纓會”。
後來,吳國攻打楚國。有個叫唐狡的將軍作戰英勇,屢立戰功。事後,他找到莊王,當麵認罪說:“臣乃先殿上絕纓者也!”
由於楚莊王胸襟開闊,寬厚容人,對下屬不求全責備,於是才保住了人才,調動了他們最大的積極性。
其實,學著去寬容地對待別人和自己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難,在我們生活中的一些細節之處能做到以下幾點就很不錯了:
1.得理且饒人
不要抓住他人的錯誤或缺點不放,得饒人處且饒人,這樣不僅會減少矛盾,也會提升自己的善良品質,進而會形成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這種與人為善、悲憫眾生的品德,正是人類生存所需要的美德。有缺陷,有急難,甚至有罪的芸芸眾生,誰沒有一兩處需要別人幫助呢?從根本上說,誰又有資格裝出老天的樣子來審判和懲罰他人呢?誰沒有偶爾疏忽或急中出錯,需要別人寬恕的時候呢?如果我們拘泥於這種低層次的偏執,不僅會使他人尷尬難堪,悲從中生,也會讓自己無端生仇。而且在人與人之間的這種相互計較中,社會陰暗麵上升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向善大於任何對錯是非和人間法律。記住這些話,不為難人,得饒人處且饒人。不僅對一般人,也包括那些與我們結有仇怨,甚至是懷有深仇大恨的人。做人要給他人善緣,對他人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