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火的重要性

火災是威脅人類安全的重要災害,為了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保衛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進行,黨和國家每年要投人數十億元用於防火工作。盡管如此,我國每年因火災造成人員傷亡數量仍然很大,經濟損失相當嚴重。大興安嶺森林火災、黃島油庫火災,都震動了全國,損失十分驚人。

中小學校園裏,火災也是威脅我們安全的重要因素。據有關統計資料證明,中小學校園裏火災比盜竊所造成的經濟損失要高出十幾倍。建國以來,全日製中小學校園裏已發生多起火災。有的學校整座教學樓、圖書館、宿舍樓被燒毀,損失了許多珍貴的標本與圖書,嚴重影響了正常的教學活動。在這些火災中,學生宿舍裏發生的小型火災尤其頻繁,每年可達數萬起之多,燒毀同學的衣物、圖書,燒傷同學們的身體,更嚴重的是,火災容易造成對同學們的精神傷害。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保護國家、人民和公共設施的安全,保護他人和自身的安全,已成為當代青少年的神聖權利和義務。了解、學習和掌握防火知識,協助學校做好防火工作,減少和杜絕火災的發生,保障安全,是實現上述權利和義務的重要方麵。如果火災不斷,危及人身和財產安全,又怎能完成學習期間的學習任務,繼而擔當起重任呢?因而,學習、掌握一些防火、滅火的基本道理和常識,對於維護國家、學校和同學們個人的安全,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二)安全防火

1.管好火源

火源是起火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之一,沒有火源就不會起火能引起火災的火源很多,一般說來,可分為直接火源和間接火源兩大類。

直接火源主要有三種。

(1)明火。如生產、生活用的爐火、燈火、焊接火、火柴、打火機的火焰,香煙頭火,煙囪火星,撞擊、摩擦產生的火星,燒紅的電熱絲、鐵塊,以及近幾年發展起來的各種家用電熱器、燃氣的取暖器等。

(2)電火花。如電器開關、電動機、電鍾、變壓器等電氣設備產生的電火花,還有靜電火花,這些火花能引起易燃氣體和質地疏鬆、纖細的可燃物質起火。

(3)雷電火。瞬時間的高壓放電,能引起任何可燃物質的燃燒。

間接火源主要有兩種。

(1)加熱自燃起火。這是由於外部熱源的作用,把可燃物質加熱到起火的溫度而起火。加熱自燃起火的情況比較複雜,常見的有:

可燃物質接觸被加熱的物體表麵,如可燃的粉塵、纖維聚集在蒸氣管道上;棉布、紙張靠近燈泡;木板、木器靠近火爐煙道等,時間長了,被烤熱起火。

在熬煉和熱處理過程中,由於溫度未控製好,使可燃物質起火。如某學校用烘箱處理木質試件,溫度過高,時間過長,引起了火災。將可燃物質加熱及堆積起來,如把剛炒過的米糠、葵花子、中藥材等堆積起來,極易聚熱自起火。

各種電氣設備,由於超負荷、短路、接觸不良等,形成電流驟增,線路發熱而起火。同學們在學習、生活中接觸電氣設備的情況是很多的,超負荷、短路、接觸不良等現象經常可以遇到,隻要我們及時和完善處置,就可避免引起火災。

由於摩擦的作用,如軸承的軸箱缺乏潤滑油、發熱起火。輻射作用。如把衣服掛在高溫火爐的附近起火;用紙做燈軍起火等。

聚焦作用。如玻璃瓶、平麵玻璃的氣泡,老花眼鏡,以及斜放的鍍鋅鐵皮、鋁板等,由於日光的聚焦和反射作用,使被照射的可燃物質起火。

化學反應放熱的作用。如生石灰遇水即大量放熱,使靠近的燃物質起火。

對某些物質施加壓力進行壓縮,產生很大的熱量,也會導致可燃物質起火。如空氣壓縮到一定程度,產生高溫可引起柴油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