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目國
〔明〕蔣應鎬《山海經(圖繪全像)》
根據《山海經·海外北經》,“深目國在其東,為人深目,舉一手一目,在共工台東”。不過此處“一目”頗可疑,既是一目,為何與深目分開敘述?既在某國之東,為何又在共工台東?袁珂先生認為“一目”當然是“一曰”之誤,這樣一來就解釋通順了:深目國最明顯的特征隻是眼窩深,並不是一隻眼睛。
另一篇《大荒西經》中提到一個吃魚的深目之國,該國是朌姓。《屍子》中提到蠻夷的貫匈國、深目國、長肱國,都受到黃帝德行的教化。晉代郭璞《山海經圖讚》提到“深目類胡”,“深目”應該是一些西域國家、民族的特征;但《逸周書》提到深目國是南蠻人。
清代小說《鏡花緣》中深目國也有出現,小說中的深目國保留了高舉一手的特征,並對這種行為進行了解釋——因為深目國的人眼睛長在手上,需要向上看的時候就高舉雙手,他們的視力範圍隨手上動作的改變而改變。其實《山海經》的“舉一手”應該隻是按圖的敘述而已。清代成或因《山海經》圖本中深目國也是兩目,作者應該懷疑到“一目”是“一曰”的訛誤。